本书主要介绍作者在20余年的肿瘤临床中的体验与感悟,检讨目前肿瘤防治工作中的一些观念偏差或不妥的方法,提出较多全新的癌症防治理念,特别是针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书中配有大量的病例加以佐证,说服力强,内容实用,可供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社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图书 | 癌症只是慢性病(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视点)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作者在20余年的肿瘤临床中的体验与感悟,检讨目前肿瘤防治工作中的一些观念偏差或不妥的方法,提出较多全新的癌症防治理念,特别是针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书中配有大量的病例加以佐证,说服力强,内容实用,可供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社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录 新观点 事实:让人触目惊心 全世界:每日2万人死于癌症 中国:癌症发病率与病死率明显上升 尴尬的局面:贫癌、富癌皆高发 癌症:擅长自我变异的杀手 十个癌症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 向癌症宣战 需从应对战略失败中走出 癌症:只是慢性病 寻求共识与3个“1/3” 人本主义与肿瘤的新防治观 有害无益的过度化放疗 诱导分化与凋亡:通过华山天险的新路 远方的呼应 美国与上海的数字比较 杀尽癌细胞,谈何容易 小鼠癌症模型的陷阱 美国FDA官员的反思 癌症只是慢性病 癌症只是慢性病的两个涵义l 对付癌症应像对待慢性病一样 本质:生物体的“内乱” “1/4”的提示——难以避免的生物现象 癌基因是正常基因 “好孩子、坏孩子”理论 癌症非炎症,乃机体“内乱”也 “生物场”理论:“内乱”自有根源 不良精神心理:癌症的“催化剂” 不良生活方式:加剧了“内乱” 让博士却步的“30岁”现象 癌症发展:一个渐进的慢性过程 免疫“监管”下,癌可以长期休眠 权衡:呵护生命优先于征服癌症 记住教诲:“人”比“病”重要 首先,以不伤害为原则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生给患者的首先是心,然后才是药 …… 新治疗 新康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癌症只是慢性病(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视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裕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3948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6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3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