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米歇尔·奥巴马
内容
编辑推荐

2008年2月,随着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美国有线新闻网络的主持人拉里·金在《拉里·金现场》采访了将来有可能成为第一夫人的米歇尔·奥巴马。米歇尔谈到了她的丈夫,她相信他丈夫的一些特质会促使他成为最优秀的总统;她也谈及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她——一个美国女性、一个事业型母亲和一个有可能成为第一个黑人总统夫人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想,哇,这可真是个机遇!”但被问到丈夫的当选对她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她是这样回答的,“这意味着我将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去谈论影响国家的大小事务;这意味着我将有一个什么样的特权有机会说出民众的心声,成为影响这个国家走向的一部分。”……

内容推荐

她有趣而严肃,热情而直率,有时富有同情心,而有时又显得苛求。这位被巴拉克·奥巴马称为“老板”的女人是谁?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一位真实而亲近的米歇尔,让我们看到了当今政界最有活力的家庭。作者捕捉了这位不寻常的女人,以及她不寻常的人生。

目录

前言 成书之路/1

引言 米歇尔·奥巴马/17

第一章 一席之地/1

第二章 常春藤岁月/17

第三章 为世界美好原貌而奋斗/39

第四章 我和你(我们可以征服这个世界)/57

第五章 第一夫人的第一份工作:母亲/87

第六章 无坚不摧/101

第七章 紫色/123

第八章 种族、性别和年龄问题/138

第九章 新天地/163

第十章 米歇尔·奥巴马无处不在/180

第十一章 决胜之路/190

第十二章 越过终点/201

第十三章 我心骄傲/208

后记 致谢/224

附录 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227

试读章节

玛丽安·罗宾逊也在《新闻周刊》上透露,她女儿因为考试成绩“而对自己很失望”。“她曾经不擅长应对考试,所以她做了最大的努力来弥补。我确定是心理因素,因为她学的那么用功,而她哥哥只是随便翻翻书就能通过考试。当这样的人就在你身边的时候,即使你已经不错了,你还是想变得更强。”

然而,米歇尔公然反抗自己的老师去追求更高仅仅是因为哥哥的竞争激励了她吗?或者是因为她脑海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意识告诉她,她可以,并且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是有关在这个白人主导的世界里,她作为一个非洲裔美国女孩能企及到怎样的高度?希拉里·克林顿也有过类似的决心,她想看看在一向由男人主导的办公室里,她一个女人能摇撼出多大的力量?

2008年1月,米歇尔在卡罗莱纳州南部的哥伦比亚大学本笃学院发表演说,她鼓励多数的黑人听众,即便面对敌手,也要抓住机会,搏手一击。

我们总会遭遇怀疑者。那些人告诉我们不能去做。你还没有准备好。你不够优秀。你不够聪明。你太高。每个人都听过,感受过这些阻碍。一些人让你跌到谷底,定义你的局限。你是谁?你清楚地知道你能做什么……这次大选就跟这些问题息息相关,就像它跟变革息息相关一样。因为事实是在这个国家里有千百万跟我们一样的人。孩子们生活在阴影下,社会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你们知道吗,每次有人跟我说“不,你不能做那个”的时候,我就无视他直接我行我素,去争取我的一席之地了。

米歇尔深信父母是她的头号支持者,他们倾其所有只为保证她能大放异彩。她能争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我父母反复跟我说,‘不要告诉我们你做不到什么。也不要担忧你会做错,”’她说。

这些话就像已经根植在她脑海中一样,在米歇尔的人生里,她很多次都不假思索地回想起这些话来。当她不顾老师的建议义无反顾地申请普林斯顿的时候,当随后她又申请哈佛法学院的时候。当她选择辞去律师事务所的高薪工作去当个公务员的时候。当她同意巴拉克去一步步竞选公职的时候,从州议员,到国会议员,再到参议员,直到最后竞选总统。当她处在漫长的民主党初选以及竞选前数月的阶段时。毫无疑问,在将来的岁月里如果她能人主白宫,这些话也将会在米歇尔的脑海中持续回荡。

米歇尔的父母还拿自己顽强拼搏的事例鼓舞她,不懈努力,扫清障碍,永不言弃。在竞选活动中,米歇尔经常讲述她父亲不让多发性硬化症影响到生活的故事。弗雷泽曾经是个出色的游泳健将和拳师,还参过军,不料后来跛得厉害,几乎连过马路都成了问题——只能拄着两根拐杖——但他还是毫无怨言地每天去工作,没向病痛屈服。米歇尔二十五岁那年,她父亲在一个肾脏手术之后去世了,但他永远留在米歇尔的心里。

“我一直试图让他以我为傲,”米歇尔在一次竞选演说里这样说道。“父亲会怎样看待我的选择,我选择怎样的生活,选择怎样的事业,选择怎样的丈夫?我脑海中的这个念头让我完整,让我脚踏实地,让我还是那个来自芝加哥南部的女孩,不管房间里有多少摄像机对着我,不管人们要我签多少名,也不管我们取得了多少成功。”

也是米歇尔的父母给她上了有关回馈的第一课。他父亲即使是在与病痛做斗争的日子里,还是为这城市日夜工作,他还在戴利市长的芝加哥志愿当民主分局的队长。同时,她母亲也在她孩子们的学校当义工,帮忙确保孩子们都好好的,不仅是为了她自家的孩子,也是为了其他孩子,优质的教育是通向他们光明未来的铺路石。

米歇尔继承了父母的衣钵。她原来在公司律师事务所工作,遇见了她的丈夫,后来她辞去了那份高薪工作去了一个公共部门,这个理查德·M.戴利市长办公室的职位给她的薪水只抵得上原来在盛德奥斯汀的一小部分。之后她又辗转于非盈利性领域的一系列工作岗位上,包括担任芝加哥公共盟友的执行董事,负责帮助年轻人投身到公共服务中来,她非常适合这份工作。最近,她担任芝加哥大学医院副院长,负责对外事务。在这个岗位上——竞选期间她离了职——她把大学医院和她长大的芝加哥南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这又给她的独特人生经历添上一笔。

她还在一些委员会任职,包括芝加哥全球事务所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像她母亲之前做的那样,她在那里帮忙确保孩子们的学校是最好的,不仅为她自己的女儿们,也是为其他想通过接受教育迈向光明未来的孩子们。

序言

前进吧,女孩!

传闻说,一个来自伊利诺斯州的极具魅力的参议员震惊了整个华盛顿。跟多数人一样,我是在听到这些谈论很久以后,才对米歇尔‘奥巴马有所了解。是我十几岁的儿子,而非媒体或政界精英们,向我首次灌输了这个概念:巴拉克·奥巴马极有可能成为我们下届总统。他在东北部一个学术氛围和政治色彩浓厚的高校上学,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的名字就在走廊和教室里回荡。(跟我志趣相投的是,卡洛琳·肯尼迪也是从她十几岁的孩子那边了解的这位候选人。(竞选民主党内提名时,她是奥巴马最高调的支持者之一,后来也被挑选做帮助他寻找竞选伙伴的成员之一。

之后,随着竞选日趋白热化,我开始关注场场辩论和演说,也逐渐能体会到激动人心的所在。至少,奥巴马在他的雄辩里,做出了变革、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米歇尔·奥巴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伊丽莎白·莱特福特
译者 杨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4098255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6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