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太平天国:旧式“汤武革命”而非近代政治革命

 一、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与太平天国领导者的个人缺陷

 二、从“江永女书”看江永劳动妇女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者的真实态度

 三、动态的历史过程与辩证的历史分析

第二章 逼出来的“新政”:政治革命的一个背景

 一、19世纪国家振兴良机的丧失

 二、“无形之瓜分”

 三、“新政”的开端

 四、新气象与新问题

第三章 来自“中等社会”的奔走呼号

 一、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

 二、1903年的留日学生与1905年的中国同盟会

 三、关于政治革命的笔战真相

第四章 “新政”的深化与危机

 一、软硬夹击中的承诺

 二、预备立宪面面观

 三、“新政”补议

第五章 武昌起义与政治革命的转机

 一、同盟会的组织分裂与中部总会

 二、刘复基——一个被遗忘的武昌起义主要筹划者

 三、鄂湘之别:静候黎元洪与速杀黄忠浩

 四、反满大合唱与政治革命的契机

 五、共时性的“三角戏”

第六章 评说与沉思

 一、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

 二、阶级基础: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与历史结局

 四、“规律”及其他参考书目举要

附录一 中国近代史研究需要理论的突破

附录二 毛泽东的近代史论刍议

附录三 筹划庚子勤王运动期间梁、孙关系真相

附录四 郭世佑论著代表作要目(1981-2008)

后记

增订版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以政治革命为视角,重新探究辛亥革命的内涵、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革命性质等重大问题,力求透过错综复杂的晚清政治风云,把握近代政治革命的真实场景,而不是局限于孙中山等人的活动来论述近代政治革命与辛亥革命,也不以简单的历史结果来推导复杂的历史过程。作者既充分注意到暴力方式的重要作用,又不把“革命”仅仅等同于暴力,而是以审慎的态度,以世界近代历史为重要参照,将梁启超、张謇等真诚的君主立宪论者的言行也作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反革命派”来考察,由此所展示的历史画面就不是线形的与褊狭的,而是立体的和完整的。

本书既立足于历史事实本身,注重某些资料的考据,也看重“革命”、“革命派”、“资产阶级”等基本概念的确定性与一致性;既不囿于某些传统的论点,也不为尊者讳,对许多自相矛盾的定论与思维方式提出挑战,以洗练清新的文字展示史实与逻辑的力量。

编辑推荐

辛亥革命史研究早已具备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学科形态,在此基础上撰著突破性的学术著作,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但浙江大学郭世佑教授的这本新著堪称是近年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力作。该书独辟蹊径,以基础理论突破和史料考证为前提,敢于对学术界早已视为通说定论的一些认识发起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世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18086
开本 16开
页数 4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7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92.52
丛书名
印张 2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