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乌托邦/朱大可守望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位于江苏吴江震泽镇的锄经园,占地只有240平方米,园内建有四面厅,在其中一个锐角部位,还建了二层楼阁“藜光阁”,阁内仅能容纳一桌。此外还有游廊和假山,山上甚至建有半座亭子,成为现有盆景化园林的样板。它的存在,向我们昭示了“细小美学”所能企及的高度。

这无非是一种盆景化生存的策略。但“小”正是我们切入江南园林的逻辑起点。这种奇怪的花园,响应着“天人合一”的哲学,却是一个反向的文化黑洞。它没有融入广阔的自然,而是恰恰相反,它要把花木、山峦和池沼等自然形态收纳到花园内部。这种看似错乱的逻辑,正是我们要探究的真相。“反向合一”蕴含着花园的危机。园林设计师将面临这样的追问:究竟要多大的人造空问才能容纳整个宇宙体系?

江南园林机智地解答了这个难题。反向的“天人合一”要在一个微小的时空里填入宏大的宇宙,就必须把宇宙(自然)元素转换成一堆符号。其中,山体符号由湖石堆叠的假山来表达,水体符号则是那些精心挖掘的池沼,住宅符号主要由亭台承载,而山林符号就是那些精心布局的树木。这些被缩微的符号,构成了园林营造的基本语词。正是这种符号重新定义花园空间,制止了它对土地广度的渴望。

但江南园林符号是发育不完全的,它介于符号和实体、能指和所指之问,仿佛是一堆进化过程中半途而废的产品。这正是设计师所预期的后果:江南园林既完成了文化象征,又捍卫了建筑实体的功能,也即居住和游走的权利。这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文化发明,符号化进程没有瓦解实存,却把花园变成了最具诗意的居所。

符号化手术修改了传统花园的属性。那些被压缩的空间是畸形的。咫尺间距的世界,从漏窗借入的景致,自我交叉的回廊,阻拦视线的围屏、院墙和树木,所有这些造园手法,都旨在把大量事物(亭阁和山水)挤压在一起,制造出空间的变形、弯曲、交叠和自我缠绕。与此同时,时间也遭到了压缩,在行走的过程中,景色在不断置换,四季悄然涌现,这是人在围绕时问旋转。而在另一方案里,四个方向开窗的厅轩四周,被栽种了四季植物,这是时间在围绕人进行旋转。这两种旋转方式都制造了时间的折叠。

经过适度的折叠之后,被挤压的时空就能被用以栖居和旅行。居者与游者在其问同时诞生,他一方面静居和坐卧,一方面涉过高山流水。他是居民和游民的合二为一。园林主人足不出门,却已完成了规模浩大的出游。江南园林抚平了居与游的冲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内在地统一在围墙里。生命的感受性被全部打开了,人得以尽其可能地生活。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建筑体,能够像江南园林那样,以符号化的方式解决存在的两难困境。

时空的符号化压缩,导致了精神不可名状的弯曲。一种自我回旋的哲学涌现了,灵魂被折叠起来,蜷缩在一个抽象的空间里。精神旅行的路线被涂改了。对于园林而言,家居就是驿站,假山就是浩然宇宙,精神旅行的起点与终点是同一的,江南园林的本性,就是要制造出各种时空的循环。这种循环不是希腊式悲剧,而是一种超然的东方喜剧,它容忍了人的多重分裂,并且制造出一个终极之圆,被游戏的弧线所描绘。人是这圆的造物主,也是这圆性情温和的囚徒。

在文官们留下的历史笔记里,园林总是被描述成最蛊惑人心的存在游戏。它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乌托邦,超越人类以往所有的花园经验。几乎所有的园主都沉陷于这个神话,被虚构的自然、市井、书斋和家居所蛊惑。这正是符号迷宫的特点,却没有像米诺斯迷宫那样使人产生焦虑。它用意象替代了怪兽,不倦地制造着文人诗情的狂欢。它不仅阻止了入侵者,也阻止了主体逃逸的狂乱脚步。迷宫描绘出文化安全的假象。

被折叠的时空具有精神弹性,足以防御来自外部的痛击。在晚明时期,严重的民族危机已经逼近,旧的王朝行将破碎,入侵者以反面的激烈方式,探查着士大夫的忠诚度。死亡还是生存,这个问题变得异常尖锐,刺伤了文官的良知。如果园林没有被焚毁,那么它的游戏法则就会庇护园主,使本质化的实存变得轻盈起来。

钱谦益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在背叛了旧主之后,他携手妓女柳如是,躲入园林深处,以摆脱士大夫群体的责难。根据历史记载,他的避难所里到处是名瓷、奇石、法帖和古版图书,那些经过题写的女人和古董就是最有效的吗啡,令政治失贞者产生文化童贞的幻觉。他就此跃入精神的自我循环。他是迷失在园林意象里的最孤独的符号。P17-19

后记

承蒙东方出版社组织编辑班子,耗费人力和精力来研究我的作品,将新作和旧作重新加以整合,形成一个新的图书系列——“朱大可守望书系”。对于许多作者而言,这似乎意味着自己正在被“总结”和“清算”。

自从1985年进入公共写作状态以来,除了《流氓的盛宴》、尚未完稿的《中国上古神系》,以及刚上手的《中国文化史精要》三部专著,这些文字几乎就是我的全部家当。我的书写历程较长,但作品甚少,跟那些著作等身之辈,相距甚为遥远。这是由于近三十年来,我始终处于沉默和言说、谛听与絮语的交界面上,犹如一个持续运动的钟摆。话语是一种魔咒,它制造狂欢,也引发忧郁和苦痛。我无法摆脱这种周期式的涨落。

即将出版的几部文集(《神话》、《审判》、《时光》……),其素材选自两个方面,其一为已经出版过的旧作,如《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话语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月历》、《记忆的红皮书》等;其二是一些从未结集出版的文章,分为建筑、器物和历史传奇等三种母题。它可能会面对更为广泛的读者群落。东方出版社以打散重编的方式重出这些旧作,是因为大多数文集印数甚少,传播的范围极为有限,其中《话语的闪电》又被书商盗版盗印,状况甚为糟糕。我之有幸被出版人选中,并非因为我的言说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在中国文化复苏思潮涌现之前,需要有更多反思性文献的铺垫。

在自省的框架里反观自身,我此前的书写,经历了三个时期:狂飙时期(青春期)、神学写作时期和文化批评时期。其中30~40岁有着最良好的状态,此后便是一个缓慢的衰退和下降过程。我跟一个不可阻挡的法则发生了对撞。我唯一能做的是减缓这种衰退的进度。如果这衰退令许多人失望,我要在此向你们致歉。但在思想、文学和影像全面衰退的语境中,如果这种“恐龙式”书写还能维系住汉语文化的底线,那么它就仍有被阅读或质疑的可能性。

好友高华不久前在邻城南京溘然去世。他的辞世令我悲伤地想到,在这变化跌宕的岁月,有尊严地活着,就是最高的福祉。2012,玛雅人宣称的历史终结之年,犹如一条乌洛波洛斯蛇(Ouroboros),头部衔住尾部,形成自我缠绕的圈环。这是时间循环的连续体,接续着死与生、绝望与希望、终结与开端的两极。它描述了世界自我更新周期的刻度。今天,我们正站在这个伟大的刻度之上。历史就这样垂顾了我们,令我们成为转折点的守望者,并握有转述真相的细小权利。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呢?是为跋。

朱大可

2012年9月18日

写于上海莘庄

目录

花园:莺歌与毒药

花园是女人的乌托邦

花园是亡灵的安魂所

江南园林的折叠时空

章华宫的细腰文明

阿房宫的辞赋火焰

圆明园的奢靡幻像

迷墙:风景与哲学

墙的精神分析

长城脚下的国族叙事

哭墙上的眼泪与教义

柏林记忆:大墙、逃亡和涂鸦

世界需要一张轻柔的皮

中国建筑的母题冲突

石器文明与木器文明

三维民族与二维民族

圆形政治与矩形政治

照射中国的光线

感官饥饿的庆典疗法

火炕:人口制造业的最大机密

瓦斯灯里的忧伤气体

电灯是权力的象征

霓虹灯下的哨兵

光明城市的乌托邦

焰火影像的礼赞

权力美学与新建筑运动

赢政和朱棣的形象工程

奇迹背后“看不见的手”

高楼上的“顶戴”和“皇冠”

摩天大楼的阳具政治

混凝土暴政和城市硬化危机

十里洋场咏叹调动

情欲在上海尖叫

外滩的精神分裂

南京路的歌舞霓虹

衡山路的文化碎片

淮海路的肉身战争

空间的乌托邦

西方想象运动中的身份书写

第三世界的乌托邦面孔

谁主沉浮:两种旧天地的博弈

“新天地”:青砖和玻璃的双重神话

祈福新村:第二代建筑乌托邦运动

华夏地理牛皮书

徽州民居的权力布局

乌镇的乌托邦

丽江与大理的双城记

内容推荐

《乌托邦》内容介绍:由几何形状构成的建筑,由各种建筑组成的城市,它们缄默地矗立在大地之上,表达着人的各种信念。经典的“剧目”,如园林、宫殿、广场、大厦在不断上演。与此同时,街道、咖啡馆、酒吧、茶楼,这些“小品”也穿插其间,好似城市里与建筑间的各色光线。它们或明或暗,使人时而陶醉在夺目的璀璨中,时而又深陷于暖昧的昏黄里。我们就在这种浑噩中,徘徊、沉沦。

朱大可从不吝于用他那精准的语言来破解晦涩难懂的隐喻,朱大可也从不惮于用他那犀利的思想来斩断浮夸矫情的伪饰。由建筑构成的城市,以及城市中的每一条光线终究是一连串文化的符号。表面上,这些具象的形态矗立在大地之上,是视觉的狂欢,是情欲的盛宴,但这种叙事只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在文化土壤上绽放的谛异的花朵。

《乌托邦》的作者是朱大可。

编辑推荐

2012,玛雅人宣称的历史终结之年,犹如一条乌洛波洛斯蛇(Ouroboros),头部衔住尾部,形成自我缠绕的圈环。这是时间循环的连续体,接续着死与生、绝望与希望、终结与开端的两极。它描述了世界自我更新周期的刻度。今天,我们正站在这个伟大的刻度之上……

朱大可创作的《乌托邦》讲述了他眼中我们未曾体会到的建筑与城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乌托邦/朱大可守望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大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51293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86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