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每年只有一位或两位作家得此桂冠,但汇集起来就出现了一个“擎着光明火炬”的作家群体,也提供了一片多元文化展示与碰撞的园地。
肖淑芬的《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大观》一书就是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她并不参与关于作家获奖是否公正的讨论,而是专注于对作家创作的解析和对文本的研读。她的研究思路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大背景的分析;个案研究;相关研究这三个方面。
图书 | 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大观/审美文化系列/扬泰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每年只有一位或两位作家得此桂冠,但汇集起来就出现了一个“擎着光明火炬”的作家群体,也提供了一片多元文化展示与碰撞的园地。 肖淑芬的《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大观》一书就是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她并不参与关于作家获奖是否公正的讨论,而是专注于对作家创作的解析和对文本的研读。她的研究思路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大背景的分析;个案研究;相关研究这三个方面。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评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学术著作。作者不仅比较详尽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百年获奖作家及代表作,更多的是以女性的目光加以审视,从而使人在有限时间得以饱览文学大师们创作丰碑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份睿智的审美情趣。 目录 序 总论 跨文化语境下的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章 1901~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苏利·普吕多姆 第三节 西奥多·蒙森 第四节 何塞·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 第五节 亨利克·显克维奇 第六节 罗德亚德·吉卜林 第七节 保尔·海泽 第二章 1911~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莫里斯·梅特林克 第三节 盖哈特·豪普特曼 第四节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第五节 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 第六节 克努特·汉姆生 第三章 1921~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 第三节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 第四节 乔治·萧伯纳 第五节 格拉齐娅·黛莱达 第六节 西格丽德·温塞特 第七节 托马斯·曼 第八节 辛克莱·刘易斯 第四章 1931~194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约翰·高尔斯华绥 第三节 伊凡·布宁 第四节 尤金·奥尼尔 第五节 罗歇·马丁·杜·伽尔 第六节 赛珍珠 第七节 弗朗士·艾米尔·西兰帕 第五章 1941~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约翰内斯·维·延森 第三节 赫尔曼·黑塞 第四节 安德烈·纪德 第五节 T.S.艾略特 第六节 威廉·福克纳 第六章 1951~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第三节 欧内斯特·海明威 第四节 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 第五节 阿尔贝·加缪 第六节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第七章 1961~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约翰·斯坦贝克 第三节 让-保尔·萨特 第四节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第五节 希莫尔·约瑟夫·阿格农 第六节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第七节 川端康成 第八节 萨缪尔·贝克特 第九节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第八章 1971~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巴勃罗·聂鲁达 第三节 海因里希·伯尔 第四节 帕特里克·怀特 第五节 索尔·贝娄 第六节 艾萨克·巴希维斯·辛格 第九章 1981~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艾利亚斯·卡内蒂 第三节 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第四节 威廉·戈尔丁 第五节 纳吉布·马哈福兹 第六节 卡米洛·何塞·塞拉·特鲁洛克 第十章 1991~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纳丁·戈迪默 第三节 托妮·莫里森 第四节 大江健三郎 第五节 达里奥·福 第六节 高行健 第十一章 2001~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沙德·奈保尔 第三节 凯尔泰斯·伊姆雷 第四节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第五节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 第六节 哈罗德·品特 附录一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 附录三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女性形象论》序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大观/审美文化系列/扬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淑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51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7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15.6 |
丛书名 | 审美文化系列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3 |
宽 | 143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