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近代史研究方面的论文精选,作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青年学者,而且文章资料翔实且有独到的见解,是近代史研究者可参考的一部著作。本书对于推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拓展,对于扩大人们的研究视野,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图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有关近代史研究方面的论文精选,作者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青年学者,而且文章资料翔实且有独到的见解,是近代史研究者可参考的一部著作。本书对于推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拓展,对于扩大人们的研究视野,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录 清朝基层社会法秩序的构建:会馆禀请与衙门给示 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研究中的准条约问题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赔款的偿付 国是、议论、风气与西学东渐——以洋务时期为例 1871年以前清朝与“互市国”日本的关系 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 汉译日本教科书与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立(1890~1915) 中日甲午战争开战前夕清政府的对日政策 近代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述评(1896~1931) 中国专制与专制主义的理论谱系:从戊戌到辛亥 中国新型女性形象的构画——从维新报刊对康爱德、石美玉的描绘说起 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考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 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 清末民初“国民外交”一词的形成及其含义述论 民国初年中英存药交涉始末 民国社会学家视野中的“社会调查派” 《现代评论》“争国家的自由”中的几个问题 丁文江任职淞沪督办公署总办的再评价 汪精卫与国民党的派系纠葛——以宁粤对峙为中心的考察 胡适与上海亚东图书馆 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裁局改科”——以江西、福建为中心 陈衡哲之三进四川——兼论《川行琐记》事件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民众动员 《野玫瑰》罢演风波 略论英国政府对马歇尔离华前半年中国政局之应对和分析 台湾族群政治的历史分析 崔小萍事件述论 修改《农会法》与战后台湾农会体制的再改革(1972~197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55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2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