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奇瑞狂人尹同耀
内容
编辑推荐

他在车轮滚滚的重量级赛场上奇兵出击,为平民家庭开得起车,蹚出一条实惠之路,他让人尊敬之处在于,在强手如林的领域树立一个自主品牌并苦苦坚持,奇瑞的一小步,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一大步。他就是身为奇瑞的当家人——尹同耀!

本书将为您介绍这位奇瑞狂人尹同耀,是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成为民族汽车工业的翘楚,如何处理其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让我们一同来领略这种奇瑞精神!

内容推荐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1962年11月生,安徽巢湖人,毕业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1984年进入一汽集刚:1991年10月至1996年11月,在一汽人众汽车有限公司任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1996年11月离离一汽汽集团进入奇瑞公司工作:1996年11月至2004年2月,任奇瑞汽车有限公词执行剐总经理;2004年2月至今,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个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评为“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1月,入选“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最令尹同耀高兴的是他已经拥有国内外上百万忠实的用户,以及一个坚定用户奇瑞品牌的汽车俱乐部——新奇军。

目录

第一章 奇瑞诞生草房中

  第一节 三九造车:诱发芜湖人的轿车梦

  第二节 三顾茅庐:詹夏来诱骗尹同耀南下造车

  第三节 拓荒之路:小草房里的创业人

  第四节 出“奇”不意:奇瑞险些叫“中华”

  第五节 钥匙工程:离开外国人行吗

  第六节 血统之谜:风云轿车系出何门

  第七节 破釜沉舟:走上自主研发“不归路”

第二章 奉子成婚好生崽

  第一节 风云上市:怀上孩子没户口

  第二节 加盟上汽:为的就是一纸“准生证”

  第三节 增资扩股:上汽吃了闭门羹

  第四节 分道扬镳:只因我们同床异梦

  第五节 遮风挡雨:上汽看得见的支持很多

第三章 红顶商人闹风波

  第一节 精神教父:下放芜湖来造车

  第二节 事先征兆:“东方之子”痛失服务“两会”

  第三节 红顶商人:市长无奈卸任董事长

  第四节 奇瑞断奶:尹同耀从后台走到前台

第四章 多生孩子好打架

  第一节 风云:汽车价格回归价值的标杆

  第二节 奇瑞QQ:开拓微轿市场的“蓝海”

  第三节 东方之子:驶出8级车高“价”桥

  第四节 旗云:经济型轿车的风向标

  第五节 瑞虎:SUV当做轿车卖

  第六节 奇瑞A5:通吃车市“新三样”

  第七节 奇瑞V5:收获的只是勇气

  第八节 商用车:另辟蹊径,以微面开局

第五章 分网销售革谁命

  第一节 商家卖车:三个和尚没水喝

  第二节 修条中间道:4S店低下高贵的头

  第三节 分网销售:尹同耀演绎营销神话

  第四节 “模范夫妻”:奇瑞与捷顺早期恩爱的故事

  第五节 反目成仇:尹同耀挥泪斩马谡

  第六节 弦外之音:同室操戈到底是谁的错

  第七节 奇瑞模式:能否带来网络高效

  第八节 纵横天下:尹同耀全国造“城”

第六章 都是QQ惹的祸

  第一节 QQ撤展:不做亏心事怎怕鬼敲门

  第二节 通用发难:逼奇瑞跳出抄袭陷阱

  第三节 专利之争:QQ是创新还是侵权

  第四节 诉诸法庭:通用报杀SPARK之仇

第七章 点燃价格战导火索

  第一节 攻“价”为上:奇瑞头痛医了脚

  第二节 SPARK放水:QQ抗衡对手价格挑衅

  第三节 数字游戏:谁为利润止血

  第四节 配件跳水:把火烧到售后市场

  第五节 速降反攻:到底是清库还是减配

  第六节 稳定价格:奇瑞为何金盆洗手

第八章 孵化器下的作坊

  第一节 断货事件:德尔福领军封杀奇瑞

  第二节 奇瑞科技:布局零部件链条

  第三节 开门造车:操纵奇瑞研发的幕僚

  第四节 造芯运动:奇瑞引擎盖下的猛兽

第九章 男陵务绝不是作秀

  第一节 服务品牌:千辆代步车启动“快·乐体验”

  第二节 服务系统: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空话

  第三节 服务营销:别把召回当秀场

第十章 “土方”练就大事业

  第一节 模仿海尔:每个员工都当老板

  第二节 复制丰田: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三节 质量革命:做不好就是一剂毒药

  第四节 成本杀手:奇瑞“抠门”之道

第十一章 不换思想就换人

  第一节 派系斗争:“八大金刚”初长成

  第二节 空降奇兵:连诱带骗延揽人才

  第三节 孙勇下课:奇瑞水土不养人

第十二章 跨国牵手议和亲

  第一节 全球化之路:奇瑞三条路径闯世界

  第二节 出口叙利亚:奇瑞首次跨出国门

  第三节 进入伊朗:奇瑞梅开二度

  第四节 曲线入“马”:奇瑞一波三折

  第五节 进军俄罗斯:奇瑞遭遇市场“封杀令”

  第六节 逐鹿美国:奇瑞跌入“梦幻”陷阱

  第七节 贴牌道奇:奇瑞沦为打工仔

  第八节 订婚菲亚特:奇瑞国际化布局再落一子

第十三章 奇瑞是否在搞大跃进

  第一节 飞跃四年:遭遇第一个寒冬

  第二节 激昂2005:奇瑞卖车十八万销量翻倍

  第三节 奔腾2006:快速奔跑续写三十万神话

  第四节 飞跃2007:百万大军攻城略地

  第五节 战略转移:奇瑞消化不良减速度

第十四章 公司亏损我就下课

  第一节 利润质疑:谣传奇瑞亏损7个亿

  第二节 资本短腿:奇瑞是百万富翁还是亿万负翁

  第三节 重组困难重重:“大安汽=江淮=奇瑞”计划搁浅

  第四节 上市补血:奇瑞摸着石头过河

附录 奇瑞成长简历

试读章节

即使芜湖现在有许多汽车企业,也不能说明当时芜湖就有发展汽车工业的良好基础。

芜湖原先是一座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支柱产业是轻纺。芜湖市的轻纺最鼎盛的时期达3万多人,纺织厂绝大多数是女工,加上她们的配偶和子女,就有10万多人。要知道,芜湖市是一个只有60多万人口的中小型城市。但后来,芜湖市的轻纺倒闭了。这对芜湖的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经济急需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芜湖濒临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长江三角洲,交通四通八达。于是,安徽的轿车项目落根芜湖。也许只有一些另类的企业,才能在小城市生根发芽,不过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芜湖老百姓的心中更珍藏着一个“汽车梦”。1958年在北京举行的国庆成就展上,当时向世人展示了3辆国产车——“解放”牌卡车、“上海”牌轿车以及一辆由芜湖江南汽车修理厂生产的“江南”牌三轮汽车。此举在国内引起了极大轰动,芜湖的名字就此被载入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扉页”。

195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江南汽车修理厂又推出了芜湖第一辆自行设计的“鸠江”牌轿车,特意参加了全市的节日巡游。随后,由于历史原因,芜湖的汽车工业烟消云散,但芜湖人造车的梦想却一直没有破灭。

20世纪70年代,芜湖市的领导提出发展汽车工业的口号,初步设想在市郊建设汽车工业园,芜湖人从此憧憬起了自己的“汽车梦”。1991年安徽水灾之后,为改变落后状况,为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寻找新的支柱产业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安徽省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芜湖市趁着这股东风立马提出建设“汽车城”的目标,将汽车及其零部件作为三大支柱中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来培育和发展,因而得到安徽省的鼎力支持。

芜湖市最早的造车活动应该追溯到1992年。1992年10月,从河南洛阳兵工厂来了一批最早的造车者,奇瑞企业中负责研发的副总陆建辉就是那批从河南来的造车者之一,由芜湖新芜区政府出面和五七二○厂(军工单位)合作创办成立了芜湖特种车辆厂,后来改为安徽通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在国家客车目录“6字头”下生产微型车,就是后来在芜湖出租车市场露过面的通宝。据传此批车总共卖出去4000多辆,基本上是靠手工打造,当时的市场也曾一度红火。但是由于自身的产品和工艺都比较落后,企业规模也不大,而且是在客车目录“6字头”下生产微型车,很难发展起来,加上竞争的压力,通宝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了。

不难想象,通宝是催生奇瑞面世的一个原始诱惑。因为它曾经创造了一年手工敲打几百台车一个多亿的产值,不能不引起当地领导的无限遐想。

随后,又出现了华阳汽车,它也是一家生产微型车的企业,生存状况和通宝的情况差不多。由于自身的原因,决定了它们都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大型汽车企业。而没有规模的汽车企业,要么走破产的道路,要么走被人兼并的道路。据传重庆力帆集团想收购它,芜湖市政府在中间阻挠,希望奇瑞能够整合华阳,使华阳成为奇瑞的一个微型客车生产基地,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但是最终未能如愿。

通宝与华阳尽管不能帮助芜湖造轿车,不过轿车的种子却撒在了芜湖。这一现象引起了苦于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领导的注意,由此更加坚定了芜湖造车的念头。也许是受到诸如此类不成规模的造车活动的启发,再被正规造车产业相对较长的产业链所吸引,1993年经济相对落后的芜湖市开始萌生建立自己的汽车产业的计划。这样,安徽省“951工程”应运而生,“951工程”含义为“九五期间安徽省第一号工程”,从这个神秘的代号可以看出,安徽省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蕴涵着安徽对轿车产业的追求。

“951工程”出炉后,当时三九集团也有造车的愿望。三九集团的前身是赵新先于1985年以500万元创办的南方制药厂。三九集团在最鼎盛的时期,曾在多领域投资和并购,并且涉及八大热门领域,纷繁众多,其中就包括汽车业。

三九集团计划在芜湖制造轿车这件事确实让当地人高兴了好一阵子。三九轿车项目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大项目,芜湖市政府在这个项目里也拥有一定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很少。由于当时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扶持“三大三小”,这个项目并没有成功。三九集团的这个轿车美梦尽管灰飞烟灭了,但是再次掀起了芜湖市政府造轿车的冲动。P2-3

序言

尹同耀给中国带来什么?

李光斗

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一个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于个人而言,汽车已经演变成为人们相互之间进行识别和自我识别的符号;于国家而言,汽车是民族工业的基石。20世纪初汽车业在美国崛起,福特和通用当占首功;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业在世界崛起,丰田、三菱居功至伟;而新的世纪,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受瞩目的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大型汽车市场。

中国大型汽车集团开始绘制自主品牌发展的宏伟蓝图时,尹同耀领导的奇瑞已经代表自主品牌向国家和市场交出了第一个百万辆的答卷。奇瑞已从一个没有户口的野孩子,成为中国汽车民族品牌的代表。诚然,奇瑞走过的道路正是世界上所有成功的汽车巨头所走过的道路,奇瑞的创新机制、技术先导、品牌独立、国际化战略等都是任何一个企业正常发展的本能追求,但是这些属于企业发展的基本禀赋在中国进入21世纪后仍只能在少数企业中得以成功体现。

奇瑞能在自主品牌上取得成功,离不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和汽车行业的合资历史,更离不开尹同耀的远见卓识和奇瑞入的创业精神。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奇瑞得益于起步时的逆境和藩篱,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从天时因素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寥寥数家汽车合资企业市场坐庄时,过高的市场价格为奇瑞产品留出难得的极大发展空间。从地利因素看,安徽属于农业大省,又是全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穷则思变。如果将汽车工业作为省里的支柱产业,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极具竞争力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还可以从上下游全面带动安徽和芜湖的地方经济发展。而人和因素,更是奇瑞成功的独特要素。作为芜湖市委书记的詹夏来亲自担任奇瑞首任董事长,使奇瑞在最艰难的起步发展时期能逢凶化吉、遇水搭桥,解决外部环境中的一切困难。

当然,奇瑞的成功更离不开后来成为奇瑞老总的尹同耀。他本身是从现代化汽车制造业中锻炼出来的专业人员,是熟悉当代汽车制造先进工艺和流程的管理者。作为奇瑞的舵手,他懂得从技术上拾遗补缺,这就比从其他行业转到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领军人物更有专业优势;他的以身作则和奋力投入,更是奠定了奇瑞初期企业文化的基础、塑造了团队凝聚力。

奇瑞的掌门人尹同耀与福特、丰田、本田等企业创始人有几分相似之处:激情、执著、坚韧。尹同耀的愿景、德行、禀性和魅力是鼓舞奇瑞这个团队士气的精神支柱。尹同耀最大的贡献,是对创办民族品牌的近乎疯狂的执著和信念,他从一开始就树立了“誓做自主品牌”的雄心壮志。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起初的设想是三段论:第一步引进先进的产品技术,第二步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第三步达到自主开发。20多年过去了,我们离自主开发这个目标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为什么?因为这个三段论的假设是错误的。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建立真正的民族汽车工业,必须从一开始就坚持自主开发。

曾有别有用心的外国专家为中国研发自主品牌汽车开出过一张清单:必须要有年产20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1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1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8000~10000人的研发队伍,30~40个实验室,才可能实现。仅这张清单就可以让许多厂家望而生畏。

资料表明,世界排名第二的丰田2007年生产的汽车刚刚超过六百万辆,也就是说这世界上除了通用,别人都不能搞自主开发吗?然而丰田从来没跟人合过资,一开始就是自主开发,从它几万辆、十几万辆时就是自主开发的。奇瑞的成功也为外国专家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反面注脚。把我国的民族品牌做大做强,尽管其道路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困难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相反我们更应该大胆地去探索。尹同耀豪情万丈地表示,我们要有信心,不要无谓地将“自主品牌”神化,也不要制造“血统论”。汽车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我们只要和国外若干技术部门合作,用极小的代价、灵活的方式买断专利,为我所用,把自己变成外国人的老板,就可以大大缩短技术开发过程。

尹同耀说的这种“为我所用”就是在资本结构上可以多元化,在品牌主权上只有独占性。全球化的企业几乎都有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和独占的品牌主权。这是必须尊重的普遍规律。因为有多元化的资本结构,所以自主品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能排斥国际合资与合作,关键是要让自己在其中掌握话语权。因为品牌是企业的主权,所以必须独占。

也正是因为这种“独占”,才使得奇瑞逐步培养和形成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销售服务体系,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形象,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主配套体系,掌握了一批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

最重要的是,奇瑞开辟出了一条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自主开发轿车,发展民族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占领国内外两个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型企业。从财富奇瑞到品牌奇瑞,奇瑞的发展契合并融入到了中国品牌崛起的世纪潮流中,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李光斗

2008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通用公司未来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的丰田和中国的奇瑞。

——通用公司CEO 瓦格纳

奇瑞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奇瑞经验已经超出汽车行业范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普遍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原部长 徐冠华

奇瑞是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的一根标杆,奇瑞精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

——国家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李学勇

奇瑞l0年走过的路比较艰难也很坎坷,但毕竟坚持了下来。10年100万辆的成绩,足以说明市场认可奇瑞的产品。

——清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 宋健

身为奇瑞的当家人,如今摆在尹同耀面前的是必须尽快使奇瑞完成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惊险一跃”,跃过去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奇瑞。

——搜狐汽车评论员、麦威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程文兵

他在车轮滚滚的重量级赛场上奇兵出击,为平民家庭开得起车,蹚出一条实惠之路,他让人尊敬之处在于,在强手如林的领域树立一个自主品牌并苦苦坚持,奇瑞的一小步,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一大步。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

我是中国人,我开奇瑞车,我最牛!

——新奇军车友会会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奇瑞狂人尹同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雪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8833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