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学班主任(教师专业化教育新课程)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教育读者如何培养形成中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书籍。书本以班主任工作具体案例为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案例情境中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的理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教材中的案例讨论、情境分析等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抓手。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锻炼与培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与素养,教材每一章都有学习活动设计,这些活动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也可以作为课后的学习与思考活动。

内容推荐

本书是教师专业化教育新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旨在培养学习者形成中学班主任专业素养。教材共分为九章。以中学班主任工作实务的展开为逻辑线索,从一名新手班主任如何初建班集体开始,到指导学生身心发展,组织班级活动,进行班级纪律管理,整合班级教育力量,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以及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过程和内容。最后引领学生从专业化的角度理解班主任工作,培养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目录

总序//1

前言//1

第一章 走近中学班主任//1

 第一节 班级:成长的家园//1

 第二节 班主任:班级之魂//9

 第三节 学做班主任//17

第二章 班集体初步建设//27

 第一节 理解班集体//27

 第二节 班集体初建的主要内容与途径//38

 第三节 班集体初建:典型问题与对策//46

第三章 学生发展指导//58

 第一节 学习指导//59

 第二节 品德发展指导//69

 第三节 心理和身体健康指导//78

第四章 班级活动组织//87

 第一节 班级活动概述//87

 第二节 班级活动的开展//92

 第三节 举办主题班会//98

第五章 班级纪律管理//105

 第一节 从秩序到纪律//105

 第二节 班级冲突的应对//112

 第三节 对违纪行为的惩罚//123

第六章 班级教育力量整合//127

 第一节 整合教师教育力量//127

 第二节 整合家庭教育力量//132

 第三节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144

第七章 班级文化建设//149

 第一节 班级文化概述//149

 第二节 形成良好班级文化的途径//154

第八章 中学班主任评价//163

 第一节 班主任评价的常见问题//163

 第二节 中学班主任评价的理论//165

 第三节 中学班主任评价的实务//172

第九章 中学班主任的专业化与专业发展//181

 第一节 中学班主任专业化的时代背景//181

 第二节 中学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188

 第三节 中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路径//198

附录//202

试读章节

二、班主任的威信

问题思考

吕老师担任班主任,每天很早到校,对学生要求严格,且教学水平较高。每次吕老师进教室,无论原来有多吵闹,都会立刻安静下来。任课老师有时“镇不住”学生,便搬吕老师做救兵。任课老师都说,班主任到底是班主任,就是威信高。吕老师也很满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你怎么看任课老师的评价?你认为吕老师有威信吗?

威信,即威望和信誉。班主任威信是指班主任所具有的一种通过其人格、能力、学识及职务在学生心理上引起信服与尊敬态度的感召力量。

威信这个词往往容易与“权力”相联,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权力是指个人或团体控制或影响他人行动的能力,不管这些“他人”是否愿意合作。班主任具有学校赋予的制订班级计划,组织班委会和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进行表扬、批评、奖励、处罚等权力。这种权力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是与班主任本身的职务相应的。在这一点上,有别于其他任课教师。但是,如果一个班主任只凭手中的权力去管理班级,那必然导致专制,不可能实现其集体的目标和领导的功能。威信,是运用权力的心理基础。威信与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行为密切相关,它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建立在信服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自然发生的。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只有把权力和威信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一)班主任威信的来源

班主任的威信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班主任的职务带来的,二是由班主任个人的人格和能力带来的。前者为职务影响力,后者为个人影响力。

职务影响力是每个班主任都具有的。担任了班主任,就承担了更多的对某个班级及班级全体学生的教育责任,拥有更多的对学生进行考核、奖惩和评价的权力,这就使得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更多的影响力。

个人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品格因素,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能使学生产生敬爱感,自觉地仿效;能力因素,包括自学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教育能力等,它能使学生产生敬佩感,具有心理磁力,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影响;知识因素,教师的知识渊博,能使学生产生信赖感,其教育影响力也会增强;情感因素,凡能使被教育者产生亲切感,使学生相信班主任的确爱护、关心自己,或赞同班主任的见解、喜欢班主任的做法等方面的情感体验,都会产生加倍的影响力,都会使班主任的施教产生更显著的效果。

(二)班主任威信的形成

班主任威信的来源中,更重要的是其个人影响力。任何规章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组织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中的人格力量。离开教育者的人格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那么真正能深入到灵魂的教育是不可能的。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而久远,甚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形成班主任威信的方法有很多,根据我国的教育现实和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有三条形成原则需要班主任予以重视和实践。

首先,真诚为基、平等共事、师生相容。班主任培养自身威信的首要一点是以真诚对待学生,而真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管理中做到师生平等,也就是班主任不超越于班级或凌驾于班级之上,而是把自己当作班集体的一员。

将一个原初的班级塑造成具有精神性的班集体,使班级不仅从知识获得的角度而言具有精神性,而且在人际交往上也具有精神性,需要师生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接受并遵循班集体的约定,认可他们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被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规定,这也表明,任何规则对教师应该具有同样的约束力。有的班主任将真诚明确落实到了班级的规章制度上,下面的《班规》中便包含了“班主任”一项:

整个《班规》包括“学习纪律”、“寝室纪律”、“清洁卫生”、“体育锻炼”、“值日生”、“班干部”、“班主任”、“其他”共八个部分四十条,每一部分内又有若干细则,基本上覆盖了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便充分体现了《班规》的“广泛性”。《班规》的每一条都写明了执行者,并对执“法”不严者有明确的惩罚规定,如:“在教室里随地吐痰、扔纸屑脏物者,一经发现,罚其扫教室,此项由生活班委监督执行。如生活班委监督执行不严,罚其扫教室。”这就防止了班干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同时,在我的主动要求下,《班规》专门设了“班主任”一项,并对我有如此规定:“每月出现下列情况中任何一种,均罚款两元或罚扫教室一次。1.对学生发火超过一次;2.上课拖堂两分钟以上;3.错批评同学一次;4.用不文明语言侮辱同学的人格;5.未经同学允许占用自习课上语文;6.执行本《班规》不严。对班主任的惩罚,由班长执行,全班同学监督。”《班规》还特别规定:“全班同学每月以无记名形式对班主任工作投一次信任票,信任票未获半数,罚独自扫教室一次;连续两次未获半数,由班委向校长写投诉信。”这充分体现了《班规》的“互制性”。

班主任以真诚的心与学生平等共事,自觉地把自己融入班集体中去,其身份便能获得班集体成员的认可,使班级充满亲密与协商、平等与合作,学生情感上容易接纳班主任,也为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奠定了基础。

其次,行教为重、身先士卒、师生相促。培养班主任的威信,还要求班主任加强品德修养,严于律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好表率作用。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往往更能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许多优秀的班主任都注重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总是首先做到;要求学生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自己就要十分注意仪表和举止;要求学生诚实,自己就应该是个表里如一的人。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敬爱,才能像磁铁一一般地吸引着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追求。

案例阅读

这学期,我接了学校有名的一个乱班。第一天走进教室让我目不忍睹:桌仰椅翻,纸片飞舞,污物满地。看到这种情况,我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又把桌椅重新摆好,一切都整治好了,才请同学们进教室上课。坐在老师亲手打扫过的教室里,全班学生一个个都出奇的规矩。第二天,我依旧如此。有一些同学说话了:“张老师,让我们扫吧。”我微笑着说:“不,这一周张老师做值日。”一个星期后,我安排了值日表,每天值日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就连屋角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教室卫生向来由学生轮流打扫,很少见过老师也做教室值日的。这位班主任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做在学生之前,做得一丝不苟。学生由起初的费解到后来的肃然起敬,这就使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感情上的理解和交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班级的热爱、对学生的尊重,也使学生从中感到一种压力——我们应该像老师那样做。

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这位班主任以身作则的带动下,我们这个昔日学校有名的乱班,如今周周得到卫生流动红旗,还经常得到学校的表扬。由此不难看出身教在形成班主任威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互促互生作用。

第三,言教为引、开智启慧、师生相应。班主任的威信是班主任开展教育的条件,是一种教育力量。但对威信的某些不恰当认识有时也增加班主任的焦虑。威信是建立在能力、品德、职责基础上的影响力,体现了一种信服和信任的情感。但是,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承认这些失误,会不会影响班主任的威信,该如何对待失误呢?以下两位教师的言行为班主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案例阅读

老师们在新班级里第一次点名时,如果遇到他们不认识的名字,有的不会坦言自己的无知,而是故意把不认识的名字漏过去,等点名结束后再询问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如果哪个学生站起来说他(她)的名字没有点到,老师会接着问他(她)叫什么名字。某年级不同班的两个人——张海昶和赵志枨,常常就有这样的遭遇。

有一次,又遇到新老师点名,这一次却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张海昶的老师又使用了上面那个“聪明”的做法,点到最后,果不其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你把我的名字漏了。”“哦,你叫什么名字呢?”“我叫张海永。”老师一边装模作样寻找他的名字,一边说“抱歉,把你的名字给漏了”。赵志枨的老师想回避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已经读出了名字的前两个字,凭感觉读吧,这样的错误率又太大了。他尴尬地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在停顿了十几秒后,他只有实话实说了:“对不起,这个字我不认识,大家能告诉我吗?”说着他把那个“枨”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cheng,我叫赵志枨”一个男生站起来响亮地说。伴随着赵志枨响亮的回答声的还有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原来,学生们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而且他们非常厌恶痛恨那种虚伪的老师。所以当老师勇敢地承认自己不认识这个字的时候,学生们都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因而给了他那么多的掌声。而张海昶的老师在不久之后的一节公开课上却遭遇了戏剧性的一幕。“张海永同学,请你起来说说。”他提问了,但张海昶却一动不动,于是他走过去,把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张海永同学,请你起来回答。”不料,那个张海昶突然嘶哑着嗓门说:“老师,你是叫我吗?我的名字不是张海永,我的名字叫张海昶(chanq)。”全班哄堂大笑。原来,张海昶已经几次碰到“漏掉”名字的做法,这次是故意治治老师的。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与价值观。当教师真正地从学识、能力、品德等角度人手提升自身水平树立威信时:他的言语就会真实有力,对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上例中赵志枨的老师,学生对他不认识名字能坦然告知的言行,不仅不轻视,反而报以热烈的掌声。而当教师对威信没有正确的认识,教育有失误时,就难以正视自身的失误,言辞虚闪,就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如上例中张海昶的老师因为不坦诚读错名字而引起学生们不服气的哄堂大笑。这启发我们在树立班主任威信时,需要班主任的言语、行为要真诚、谦虚、开放、有力。

P13-17

序言

班级是中学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职责是教师的天赋使命,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是称职的班主任,每一位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人都要做好担任班主任的准备。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具备良好的班主任专业素养是胜任班主任之职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在教师专业化教育中,必须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班主任专业化教育。

本书是教师专业化教育新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旨在培养学习者形成中学班主任专业素养。教材共分为九章。以中学班主任工作实务的展开为逻辑线索,从一名新手班主任如何初建班集体开始,到指导学生身心发展,组织班级活动,进行班级纪律管理,整合班级教育力量,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以及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过程和内容。最后引领学生从专业化的角度理解班主任工作,培养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书以班主任工作具体案例为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案例情境中阐述班主任工作的理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教材中的案例讨论、情境分析等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抓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与培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与素养,教材每一章都有学习活动设计,这些活动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也可以作为课后的学习与思考活动。

教材每一章都设有学习指南和学习小结。学习指南是对本章将要学习的问题提出引导性思考,学习小结则是对本章主要内容进行回顾性概括,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本章学习要旨。每章均列有几个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每章的关键内容,也是全书的精髓所在。核心概念是学习本教材时必须加以认真掌握和理解的内容。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材中适时安排了一些拓展阅读,附录部分还收录了一些与班主任工作息息相关的文件与法规,以增进学生对班主任工作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性教学,教材编写组还编印了学习手册,并精心选择案例,制作成视频教材,与本书配套使用,帮助学习者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自己的班主任专业素养。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李学农教授对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设计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冯奕兢副教授始终参与并指导课程建设的各项活动,为教材编写组深入中学班主任群体开展座谈与交流牵线搭桥;张国森老师为课程视频教材的制作不辞劳苦,废寝忘食。本书的编写还得到了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人民中学、如东县孙窑初级中学以及省内其他多所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各位老师为课程建设殚精竭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表敬意!

感谢南京师范大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的使用者,他们对教材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要求,使编者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想学习者所想,供学习者所需,从而保证教材在更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徐蕾、王涛老师一直关心本书的编写,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谨表谢忱!

本书由周晓静任主编,许立新任副主编,各章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邵博学,周晓静;第二章,许立新;第三章,徐志刚;第四章,史菁;第五章,周晓静;第六章,安春梅;第七章,马超;第八章,王加强,周晓静。

编 者

2008年8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学班主任(教师专业化教育新课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晓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17984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5.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