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哀悼日--中国第一个为民众所设哀悼日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2008年5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哀悼日——中国第一个为民众所设哀悼日纪实》一书约22万字,分为“珍重生命”和“人权中国”上下两篇。该书以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的全国哀悼日为主题,收集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纪实作品和评论文章,真实记录了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沉痛哀悼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庄严场景,阐释了全国哀悼日在中国人权乃至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

内容推荐

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编辑推出的《哀悼日——中国第一个为民众所设哀悼日纪实》一书六日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为该书作序称,这是中国首次为自然灾害遇难民众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次为罹难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昭示中国政府对生命的关爱和对人权的尊重。

《哀悼日——中国第一个为民众所设哀悼日纪实》分“珍重生命”、“人权中国”上下两篇,共计二十二万余字,以二○○八年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的全国哀悼日为主题,收集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纪实作品和评论文章。

《哀悼日——中国第一个为民众所设哀悼日纪实》一书作为中国人权的真实纪录,是珍贵的历史档案。希望通过该书出版,能帮助国内外读者进一步认识中国生命至上、人权至尊的国家意志,了解中国团结协作、仁爱友善的社会价值,感受中国无私奉献、勇担责任的公民精神,体会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明进步、现代开放、人权发展的良好形象,增进在人权问题上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目录

上篇 珍重生命

国殇

北京:中国加油!

四川:四川不哭!中国万岁!

陕西:愿灾难远离中华民族

甘肃:逝者安息生者奋斗

天津:不能靠近你也要温暖你

上海:烛光里的哀悼

重庆:起来,起来,起来……

河北:人定胜天

山西:举国哀悼尊重死者

内蒙古:同心默哀

辽宁:暂别悲伤 扶你前行

吉林:四川,我们在一起

黑龙江:为灾区祈福

江苏:尊重生命

浙江:停传火炬祭亲人

安徽:中国人压不垮!

福建:四川挺住!

江西:坚强活着

山东:万支蜡烛照亮“天堂路”

河南:揪心疼痛哭汶川

湖北:千船齐鸣祭亲人

湖南:天佑汶川天佑中华

广东:爱洒汶川

广西:为幸存者祈福

海南:汶川,一路走好

贵州:这不是一个人的悲痛

云南:以人为本生死不离

西藏:邻里相帮患难相恤

青海:万民空巷祭亡魂

宁夏:血肉相连血浓于水

新疆:汶川加油!

香港:天若有情在,为此当同哭

澳门:绵绵阴雨如泪悼亡魂

台湾:感同身受哀同胞

下篇 人权中国

我们同悲共泣我们风雨同舟

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中国人权的崭新形象

灾难让我们更坚强

擦干眼泪 继续前行

在饱历磨难中迈向民族复兴

为苍生泣血我们举国致哀

第一次,黎民享国哀

哀悼日人权所思

抗震救灾:以人为本的颂歌响彻云霄

废墟上的升华

凝视“5·19”的国旗

中国不哭

哀悼日博文

外媒评论哀悼日

部分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吊唁汶川地震遇难者留言及谈话

试读章节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5月19日至21日为中国的全国哀悼日。一些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19日和20日纷纷前往中国驻外使领馆和中国驻国际组织代表处,吊唁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

中国遭受的损失超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想象。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国际社会与伟大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中国在挑战面前所表现出的“力量、韧性和勇气给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整个联合国系统都将支持中国应对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许许多多的人在这场灾难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对逝者和幸存者来说这都是一场巨大灾难。我希望、也祝愿中国人民能够尽快战胜这场灾难。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主任奥尔忠尼启则

我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向四川汶川地震受灾同胞致以深切的哀悼。中国政府在救灾过程中的表现高效透明,以人为本,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本人亦致以崇高的敬意。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

对中国救灾的迅速有效表示钦佩,相信中国人民能够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万国邮联国际局总局长达扬、副总局长黄国忠

日本政府和人民相信伟大的中国人民将战胜这次自然灾害,希望北京奥运会在世界人民的祝福中成功举行。

——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高须幸雄大使在吊唁簿上留言

我代表美国向遭受地震影响的所有人表示哀悼、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正努力应对和克服这次灾难,我向他们致以良好祝愿。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哈利勒扎德大使在吊唁簿上留言

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对于发生在友好邻邦的这次灾难,阿富汗人民感同身受。

——阿富汗人民院议长加努尼

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对在此次汶川地震中的遇难者表示哀悼,并向他们的家人表示深深的同情和诚挚的慰问。阿尔巴尼亚政府和人民愿同中国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共同面对这场灾难。

阿尔巴尼亚政府对中国政府在此次抗震救灾中迅速有效的反应表示钦佩,相信灾区人民一定能够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很快地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阿尔巴尼亚总理贝里沙

中国政府在灾害发生后反应迅速,全力以赴,体现了一个大国政府的责任感。我谨代表澳大利亚政府和人民,向在5月12日汶川地震灾害中死去的人表达深切的哀悼。此时此刻,澳大利亚政府和人民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史密斯

我对地震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深表痛心。我们向中国人民表示同情和支持。

——智利参议长萨尔迪瓦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感同身受。我谨代表智利众议院深切悼念地震中的遇难者,并向中国和中国人民表示慰问。

——智利众议长布斯托斯

我谨代表科特迪瓦总统、科政府及人民向中国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中国人民表示慰问。

——科特迪瓦外交部长巴卡约科

相信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机构负责人金永春、崔泰福、

卢斗哲、朴义春、崔昌植、文在哲、朴景鲜等

近日发生的地震袭击了兄弟的中国人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我谨代表奥比昂总统和赤几政府向地震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

——赤道几内亚总理里卡多

在如此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坚定地与中国人民在一起。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奇 对汶川大地震遇难者致以最沉痛的悼念。

——法国国民议会议长阿夸耶 我们沉痛悼念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并对死难者和他们家庭的不幸表示悲痛。

——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轮值主席、萨尔州教育部长

克兰普—卡伦鲍尔

今悉你们遭受严重的地震灾害,以色列人民和以色列政府也为此低头默哀。

——以色列旅游部长兼环境部长埃兹拉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立即代表日本参议院向中方发去慰问电,19日愿再次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此次地震属于特大自然灾害,可谓“全球之痛”,需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日本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民深表同情,愿意为抗震救灾提供必要援助。相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奋发努力,早日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日本参议院议长江田五月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人民在一起。

—_哈萨克斯坦副外长叶尔梅克巴耶夫

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的英勇精神表示敬意,对中国政府的抗震救灾行动表示声援。

——吉尔吉斯斯坦副议长巴耶科娃

地震给中国造成了数万人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我以黎巴嫩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向友好的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黎巴嫩站在友好的中国一边,相信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渡过目前的难关。

——黎巴嫩外交部长萨卢赫

向全体中国人民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们与你们同在。

——荷兰外交部秘书长克荣伯格

中国政府设立全国哀悼日,这表明中国政府珍视普通百姓的生命,以人为本。

——新西兰贸易部长戈夫、国家党领导人约翰-基

我对中国遭受巨大灾害和重大人员伤亡深感痛心,并代表秘鲁政府和人民对中国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和同情。我由衷钦佩和赞扬中国政府迅速有效的抗震救灾工作,相信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在世界各国的共同支持下,中国一定能尽快战胜灾害困难,并成功举办奥运会。

——秘鲁总统加西亚

坚信中国人民将很快渡过难关。

——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

我谨代表苏丹总统巴希尔和苏丹人民,向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表达对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中国公民的哀悼。我们希望中国人民早日战胜灾难。

——苏丹外交事务国务部长科尔提

塔吉克斯坦人民永远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一起。

——塔吉克斯坦外交部长扎里菲

我代表泰国政府和人民向地震遇难者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并希望灾区民众的生活生产尽快恢复正常。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同心同德,非常及时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表示钦佩和赞赏。  ——泰国外交部长诺帕敦

在此苦难和悲痛时刻,我代表英国人民向中国人民表示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灾难规模和人员伤亡令全世界每个人震惊。此时此刻,英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英国政府将尽一切努力向中国提供援助。

中国人民为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值得称赞。中国人民表现出的顽强精神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为拯救受困者付出的努力是伟大的。

——英国首相布朗

我和夫人劳拉代表美国人民向遭遇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在这个悲痛的时刻,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并为中国地震遇难者及其亲人祈祷。

我对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慷慨互助精神和坚强品格表示钦佩。美国时刻准备着以中国所希望的方式提供援助。

——美国总统布什

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灾难,北京奥运会不会因震灾而受到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长诺罗夫

委内瑞拉政府愿意为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援助。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马杜罗

越南祖国阵线对中国汶川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感到无比悲痛。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中国人民的努力,中国必将早日克服地震造成的困难。

——越南祖国阵线主席黄担P196-199

序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数万生命顷刻陨落。灾难袭来,山河失色,草木同悲。

民之痛,国之殇。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三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史以来首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民众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第一次为罹难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这一举措昭示中国政府对生命的关爱和对人权的尊重。

哀悼日,给生命以尊严,给牺牲以敬意。举国志哀,体现对逝者的至高尊重,书写对生命权、生存权的万般珍爱。五星红旗为平民降下,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当普通民众从抽象的“人民”概念中走出,成为一个个鲜活的“人”时,“生命高于一切,人性重于一切”的国家伦理得到直观体现。

哀悼日,彰显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举国志哀,用庄严的仪式展现出政府与人民生死不离的血肉联系。天灾,考验着民族素质,更检验着国家责任。为生民立命,解民于倒悬。中国政府以“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切实行动,再一次向国人兑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哀悼日,是对民族情感的凝聚。举国志哀,表达的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更是对生者的鞭策与激励。多难兴邦,以13亿华夏子孙的名义为遇难同胞志哀,折射出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民族气概,以及坚韧不屈、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人道主义光芒在对生命的尊重中释放,民族精神在众志成城中得以升华。

哀悼日,寄托对罹难同胞的哀思,既顺应民意,又符合国际惯例。在全世界见证下的中国哀悼日,饱含着爱国情怀,闪烁着人性光辉。中国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在灾难面前百折不挠、以对生命的关爱践行“情为民所系”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将进一步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国际风向标的意义。

逝者安息,生者奋进。面对灾难,中华民族在挫折中奋起;举国同悼,中国人民更加坚强。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同心协力、顽强拼搏,将不屈斗志凝聚成重建家园的强大力量,必将夺取这场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哀悼日--中国第一个为民众所设哀悼日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伯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19500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316.2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