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文学伦理学批评建设丛书”之一,全书共分4个章节,主要对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冲突、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和解、谭恩美小说中的性爱纠结、母女关系中的战争事件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建设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文学伦理学批评建设丛书”之一,全书共分4个章节,主要对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冲突、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和解、谭恩美小说中的性爱纠结、母女关系中的战争事件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学者关于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谭思美长篇小说研究的首部学术专著,也是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美国文学的首部学术专著。本书以谭恩美五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伦理的角度对其小说中的母女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不仅描述了母亲们过去在中国大陆所经历的痛苦的两性关系、残酷的战争事件与神秘的东方文化,并且将两性、战争与文化三种要素作为母女冲突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小说中所着重表现的“和”的正向与反向的共存,不仅是其小说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其小说具有巨大情感、思想与艺术张力的根源,这种伦理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以对小说文本的独到分析为起点,并提出“文化阴影”、“阴阳凝视”、“时空混合体”等新概念。本书着重于文本中种种神奇现象的分析与新的理论阐释,论述深入浅出,饶有趣味,可读性强,适合于高校文学专业师生及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序 引论 一、谭恩美:当代杰出的美国作家 二、谭恩美长篇小说主题的多重性 三、《喜福会》:谭恩美长篇小说的创作总纲 四、小说伦理思想的艺术现实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 六、几个关键词与本书的创新 七、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烦恼与忧伤: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冲突 第一节 谭恩美长篇小说中母女关系的四种类型 一、分离与寻找型 二、依恋与关爱型 三、困惑与冲突型 四、了解与和解型 第二节 母女对立与冲突:《喜福会》的核心关系 一、四对母女:《喜福会》的主要人物关系 二、母女冲突的四个主要领域 三、母女冲突的四种运行方式 第三节 《接骨师之女》:母女冲突的集中与深化 一、露丝与茹灵之间的情感纠葛 二、茹灵与宝姨之间的情感纠葛 三、六次“自杀”事件:母女纠葛的极端化形态 第四节 《通灵女孩》:母女冲突的异态化 一、姐妹交替讲述自己的故事 二、奥利维亚对李邝姐姐的伤害 三、李邝姐姐的无怨无悔 四、无边的爱来自前世的姻缘 第五节 母女之间发生伦理冲突的五种差异 一、生活环境的差异 二、人生理想的差异 三、行为准则的差异 四、家族传统与个体观念的差异 五、择偶标准的差异 第二章 记忆与共鸣: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和解 第一节 在记忆链接中实现的母女和解 一、《喜福会》中的母女和解走向 二、三代女性的历史连环:《喜福会》的母女关系图解 第二节 在寻找记忆中产生的情感共鸣 一、《接骨师之女》中三代母女的“情感合唱” 二、《接骨师之女》:家族记忆中的三重写作 第三节 缺失与变异:母爱的一种解读 一、《喜福会》:由母爱的缺失到母爱的变异 二、《灶神之妻》:由母爱的寻找到母爱的痛苦 三、《接骨师之女》:由母爱的未知到母爱的“痴迷” 第四节 超越个体与种族:姐妹关系的一种解读 一、“喜福会”:生的快乐与幸福 二、传播爱与美的福音的“育婴堂” 三、胡兰与杜姨婆:正义与勇毅的化身 四、姐妹情在母女和解中的意义 第三章 痛苦的记忆:谭恩美小说中的性爱纠结 第一节 《灶神之妻》:残酷无情的性虐待 一、江雯丽与文福的性关系:小说故事的核心内容 二、文福:自我中心主义的典型 三、文福对江雯丽:触目惊心的性虐待 第二节 《灶神之妻》与《接骨师之女》:性淫乱的恶果 一、《灶神之妻》中的性淫乱描写 二、《接骨师之女》中的乱伦后果 三、性淫乱描写的依据与伦理意义 四、《灶神之妻》:女性性知识的缺失 第三节 性的寻求与性的和谐 一、洪天余:性无能的一个样本 二、《接骨师之女》:性的欢愉 三、《接骨师之女》:对三对老人性寻求的肯定 四、作家笔下当代美国人的性寻找 第四章 恐惧的记忆:母女关系中的战争事件 第一节 《喜福会》:战争条件下的人生悲剧 一、桂林逃难事件的发生 二、世界史上少有的逃难奇观 三、“鱼”的象征 四、失去双胞胎的悔恨 五、战争阴影与母女关系 第二节 《灶神之妻》:两性对立与战争对决 一、江雯丽与文福:美与丑的对立 二、对五大战争事件的解读 三、两性与战争的双重结构 第三节 逃难中的痛苦与希望 一、跳上跳下的小孩意象 二、文福杀猪意象 三、雾中“红裙子”意象 四、“晾望星空”意象 五、“寻找剪刀”意象 第四节 《接骨师之女》:“育婴堂”与日军的对抗 一、女性眼中的“七七事变” 二、八路军的抗日斗争 三、日本兵打摔美国国旗事件 四、潘开京烈士被杀事件 五、北京人头骨失踪事件 结语 一、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三个伦理维度 二、“和”的正向与反向 三、两种相反力量产生的伦理张力 四、“和”的阴界与阳间 五、“和”的东方与西方 六、以“和”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之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建设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建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2381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4 |
宽 | 15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