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以作为巴夏礼的生平传记来阅读。作者将个人置于历史之中,生动地刻画了巴夏礼的成长历程,对其性格之形成的分析细致人微。作为一名行动主义者,幼年的巴夏礼具有超群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来到中国之后所经历的变化和工作上的转战使他一步步成为处理中国事务的明日之星。他管理中国的城市,参与条约的谈判,担任领事和外交职务,在能力方面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他的野心在功名和荣誉的鼓励下,越发膨胀。巴夏礼抓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每一个良机来好好表现自己,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公众的称许和英女王授予的荣誉。
图书 | 巴夏礼在中国/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作为巴夏礼的生平传记来阅读。作者将个人置于历史之中,生动地刻画了巴夏礼的成长历程,对其性格之形成的分析细致人微。作为一名行动主义者,幼年的巴夏礼具有超群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来到中国之后所经历的变化和工作上的转战使他一步步成为处理中国事务的明日之星。他管理中国的城市,参与条约的谈判,担任领事和外交职务,在能力方面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他的野心在功名和荣誉的鼓励下,越发膨胀。巴夏礼抓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每一个良机来好好表现自己,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公众的称许和英女王授予的荣誉。 内容推荐 本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利用了大量未刊信函,其中弥足珍贵的是巴夏礼的日记及私人信件,加上与阿礼国、包令、额尔金、卜鲁斯之间的来往公函,较全面地再现了1842至1865年间巴夏礼在中国担任翻译官、副领事、领事的全部生活和工作图景。本书作为历史文献资料性质的著作,对了解和研究英国人眼中的殖民历史、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大有裨益,其中的珍贵书信资料,是那段历史的标本。本书是巴夏礼的生平传记,也是理解当时英国对外方针的读本,还可以被当成展现当时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著作。 目录 译者前言 第1章 第一次中英战争1828—1842 第2章 扬子江上1842 第3章 学徒1842—1844 第4章 翻译官1844 第5章 和阿礼国在一起1844—1845 第6章 福州1845—1846 第7章 上海1846—1849 第8章 岛上的任务1849—1852 第9章 广州1852—1854 第10章 暹罗条约1855—1856 第11章 “亚罗”号事件l856 第12章 入城问题1856—1857 第13章 占领广州1857—1858 第14章 西江远征1859 第15章 等待战争1859—1860 第16章 向北京行进1860 第l7章 北京的囚犯1860 第18章 沿河口岸的开放1860—1861 第19章 广州使命的终结1861 第20章 上海1864—1865 第21章 在中国的戈登1864—1865 第22章 琉球与台湾1874 第23章 朝鲜1874—1883 第24章 东京问题1883—1884 第25章 在北京的外交1883—1884 第26章 尾声 译名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巴夏礼在中国/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斯坦利·莱恩-普尔//弗雷德里克·维克多·狄更斯 |
译者 | 金莹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785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5.617=4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