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眼睛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视知觉深入到了普通人所不及的地方,因而他的表现往往会有令人意外的豁然大悟或震撼灵魂的视觉效果。
苏百钧,自幼得其父苏卧农指导学习书法、绘画、古诗词、文学及画论、临摹师伯方人定原作近百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创作院、广东画院聘任画家。《当代名家艺术观·苏百钧创作篇》收集了苏百钧先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展示给读者,内容图文并茂,丰富翔实,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 | 苏百钧创作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艺术家的眼睛与众不同就在于他的视知觉深入到了普通人所不及的地方,因而他的表现往往会有令人意外的豁然大悟或震撼灵魂的视觉效果。 苏百钧,自幼得其父苏卧农指导学习书法、绘画、古诗词、文学及画论、临摹师伯方人定原作近百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创作院、广东画院聘任画家。《当代名家艺术观·苏百钧创作篇》收集了苏百钧先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展示给读者,内容图文并茂,丰富翔实,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推荐 苏百钧,1951年出生,广州市人。自幼得其父苏卧农指导学习书法、绘画、古诗词、文学及画论、临摹师伯方人定原作近百幅。1984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导师黎雄才、陈金章、梁世雄教授读研究生,专攻宋元工笔花鸟画,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副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创作院、广东画院聘任画家。《当代名家艺术观·苏百钧创作篇》收集了苏百钧先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展示给读者,内容图文并茂,丰富翔实,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序 试论“意”是工笔花鸟画的灵魂 一、象须有意,否则失去生命力 二、从生活中获“意” 三、托物寓意情境交融 随“意”赋彩 《姜花》 《昨夜风雨》 《雨霁》 《松鹤图》 《圆寂》 《小憩》 《谧·花问之三》 《愁绝水一方》 《追忆的故园》 《雨后》 《暮韵》 《晚风》 《春寒》 《归途》 《七月盛开的三棱剑花》 《热风》 《拒霜》 《秋韵》 《割禾之后》 《露寒》 《退潮》 《尚午·韵语之二》 《清溪》 《冬种之_二》 《寻寻觅觅》 《秋桐》 《田间》 《秋荷》 《高秋集禽图》 苏百钧访谈录 苏百钧作品展研讨会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百钧创作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百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467866 |
开本 | 8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387 |
宽 | 283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