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者归来(中国CEO的困境与出路)/鸿风管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专为企业老板、CEO写的书。如果你已经是或梦想成为这样的人,可以阅读此书。它为老板或CEO的突破勾画出了一条路径。

这不是一本快餐书,需要你用心来读!阅读时,如果你不接受它,也不要轻易地反对它。如果你感觉到了心痛,说明你已被触动……

企业家们都在追求“做大、做强、做久”。但是,在中国,近些年来,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轰轰烈烈”企业和企业家遵循着同样的规律走向了“灭亡”的宿命。快速扩张而亡!贪婪虚荣而亡!违背“商道”而亡!违背“规律”而亡!CEO“谋杀”企业而亡!……

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跟自己的财富过不去?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跟自己的梦想过不去?他们为什么用几十的心血、辛辛苦苦地为自己建造最后的归宿——监狱?企业如何走出这些宿命?本书将告诉你答案。

内容推荐

《王者归来》试图解答在企业管理领域两个普遍又令人困扰的问题:企业为什么成长得那么艰难?企业艰难地做大后,为什么不少企业又衰落了?

作者通过自己研发的“鸿风12铲”进行分析发现:原来CEO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什么本是企业中流砥柱的CEO却蜕变成企业的掘墓人?

本书尝试给出答案,并提出改变这一宿命的方法:企业要想持续壮大,CEO的思维成熟是关键,CEO的领导力是核心,CEO的自我修炼是根本。

CEO突破了,整个企业就飞跃了;

CEO停步了,整个企业就窒息了;

CEO迷惘了,整个企业就混乱了。

如果你掌握企业的命脉,如果你不想成为企业的“亡者”,那就行动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王者”吧。

目录

丛书序/1

序 让中国的CEO们尽快明智起来/3

为什么叫《王者归来》?/7

上篇 关于中国企业的9个问题

问题1:中国正在崛起,但差距还很大,为什么?怎么办?/3

问题2: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孕育出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5

问题3:为什么中国众多CEO的人生终点是监狱?/9

问题4:CEO都知道变革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的变革为何相当艰难?/10

问题5:为什么满大街都是管理书籍而破产企业依然很多?/12

问题6:中国家电行业三巨头的历程为何如此不同?/13

问题7:市场竞争是一场马拉松赛,企业超越领先者的力量来自哪里?/17

问题8:海尔出现在山东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20

问题9:CEO为什么最后变成了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23

中篇 鸿风12铲

引子/27

第1铲:市场机会/32

第2铲:产品/45

第3铲:品牌/47

第4铲:组织能力/56

第5铲:组织基因/80

第6铲:社会文化/90

第7铲:群体“黑洞”/93

第8铲:领导者/106

第9铲:自我学习/117

第10铲:三个“死结”/124

第11铲:外部学习/129

第12铲:四心/134

下篇 CEO的8项修炼

修炼1:CEO思维的成熟才会有企业的成熟发展/143

修炼2: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与“官场”保持安全距离/169

修炼3:从“单思维管理”向“彼此冲突的双思维管理”转变/173

修炼4:CEO要避免在中国文化的浸淫下堕落成“企业帝王”/180

修炼5:企业老板要明白“企业并非自己的”/189

修炼6:求之于势,不责于人/192

修炼7:以领导力的提高为核心修炼/196

修炼8:不要让自己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203

附录/213

后记/217

试读章节

1.在群体黑洞里的人们看不见事实

他们的眼界、知识、所处环境将他们看问题的视野牢牢地束缚住了,使他们成为“井底之蛙”,如鲁迅作品《药》里的以“康大叔”为代表的群众认为“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们居然非常理直气壮地坚持: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否则就是资本主义。

群体黑洞里的人们表现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

“非常虔诚的愚昧!”

中国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为什么不能在竞争中战胜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其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的群体黑洞无形地束缚住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联想并购IBM的事业部后将总部搬迁到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是明智之举,因为它脱离了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群体黑洞”,选择了生产力相对较高的环境。

做出过同样选择的还有中国的东方希望集团,它于1999年4月将总部从成都迁往上海浦东,目前国内糖果业第一名的金丝猴集团也将总部从河南周口搬到上海浦东。

脱离低生产力的群体黑洞,是企业持续扩张壮大的基础性保证。

2.在群体黑洞里的人们不愿意承认事实

当“黑洞”外的人们指出他们的不足、问题和危机时,身处“黑洞”里的人会竭力地否认和辩解,讳疾忌医。不管是企业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概莫能外。“皇帝的新衣”的闹剧经常上演,这样的“皇帝”又经常随后穿上了“囚衣”。

孙宏斌当年领导下的顺驰公司的发展模式深受行业人士和专家的质疑,但是他却不以为然。

2003年,孙宏斌在重庆参加中城房网的会上发言:“一个城市应该能支撑一个50亿到80亿年销售额的地产公司。顺驰今年销售额要达到40亿,我们的中长期战略是要做全国第一,也就是要超过在座诸位,包括王总(王石)。”据孙宏斌对《中国企业家》说,王石当时就“急了”,会还没开完,就拉着孙宏斌到外面说:“你不可能这么快超过万科。”孙宏斌笑嘻嘻地对王石说:“王总,我们可能超不过,但是你总得让我们有理想吧。”

孙宏斌还坚持认为:“对商业模式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的商业模式能够让企业风险降到最低。”

更让人深思的是,据当时顺驰内部员工透露,在2001年顺驰的销售额只有1个亿,2002年增长到16个亿,2003年增长到40个亿。所以,在老总提出2004年销售目标为100亿时,该企业的员工并不觉得突然。

几年后,孙宏斌的顺驰就死在他的模式上了。

3.在群体黑洞里,人们有意识地阻碍事实的公布

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禁锢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伊利的CEO郑俊怀为何自酿苦酒?看他是如何做的。伊利从1993年改制、1996年上市以来,被郑俊怀炒掉或排挤出公司的副总裁、总裁有14人之多。即使是他比较信任的下属,一旦违背了郑俊怀的意愿或其公众形象超过了他,他便毫不留情地将其从公司领导岗位上拿下。2004一年6月,独董俞伯伟和王瑾要对公司专项审计,马上就被郑俊怀罢免。

这种现象在很多公司里都会不同程度发生,老总已经堕落成了企业“帝王”,为所欲为,但:独裁“帝王”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悲惨地灭亡1

4.在群体黑洞里,改革者、正确者很难寻找到“知音”

麻木的群众是不会主动投身到变革的实践中去的,他们保守、懦弱、短视,只顾眼前的个体利益,不敢越雷池一步,奴性极强。

GE的CEO杰克·韦尔奇刚上任推行一些变革措施时,遇到了各种阻力。韦尔奇说他在20世纪80年代曾被视为“中子弹杰克”(Neutron Jack),因为他打破了惯例,减少无谓的职位,将GE由一家臃肿及官僚主义的公司转化为一家市值名列世界前五的杂货店。

韦尔奇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管理人的代表,但他本人却说:“在我21年的生涯里,我曾经由猪变成王子,再变成猪,又再变成王子……我甚至一度成为‘中子弹杰克’。”

但是,事实是,“当时我们公司超过40万人,但他们只做到我们今天30万人所干的1/7”。

堪称世界企业典范的GE同样有群体黑洞,同样有愚昧的员工群体。

5.在群体黑洞里,人们有意识地“谋杀”改革者

布鲁诺是这样被杀的,“百日维新”的“戊戌六君子”也是这样被杀的。所以,推动组织的进步是艰难的,推动一个公司向前发展是艰难的。做一个普通的管理者是轻松的,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并不容易,甚至很危险。当一个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大时,公司政治同样会泛滥,对公司领导者的“谋杀”同样会上演得如火如荼。

6.在群体黑洞里。人们拼命地保卫个体的“既得利益”

既得利益是群体黑洞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既得利益有两种,一种是物质利益,一种是精神利益。

物质利益是指物质资产和跟获得物质资产有关的东西,如权力等。精神利益是指人们的幸福感。人的舒适区的改变最能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舒适区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与人类的压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顾名思义,人处于这一区域,会感到非常舒服,觉察不到任何压力,或者用自我麻痹来勉强应对它们。因此,我们既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来改变固有的习惯、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所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和假象而已。人的精神利益主要来自于此,大多数人习惯于拒绝对自己舒适区的改变,也拒绝被改变。

精神利益又分有意识的精神利益和无意识的精神利益。

在群体黑洞里,人们有意无意地拼命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拒绝变革的发生。所以,很多公司建立高素质的职业化习惯很难;追求高难度的目标很难;推行有效的管理工具(如CRM,ERP等)很难;建设新的企业文化很难;推行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很难。

到后来,大多数公司流于平庸,而市场又不给平庸者生存的机会。

7.群体黑洞的结果

被群体黑洞束缚住了的组织和企业,其发展受阻,危险愈积愈大,逐步濒临绝境,最后被竞争对手淘汰,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处于群体里洞里的人们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突破性思维的能力。正如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P97-100

序言

为什么叫《王者归来》?

其实不管是那些衰败的企业老总,还是那些曾经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都有伟大的梦想,内心都是想成为王者的。哪个老总不想把自己的企业带向更辉煌的明天?

企业家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呕心沥血地经营企业,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儿时起就显得与众不同。有时候根本没有办法衡量他们的这种企图心和成功的欲望。

他们努力拼搏,最朴素的愿望是为了给家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就像当年我跟我太太讲:“我和你结婚,就一定要为你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企业家并不是想过苦行僧的生活,他们想让家人更富裕,车子、票子、房子等一应俱全,生活得比他人更加丰裕。

他们在积极地为社会、为国家创造财富。有一些企业家讲,这个社会应该善待企业家,他们承担了很多社会的职责和职能。特别是在中国,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如果没有企业家创办这么多企业,就业问题就会更加严重。所以更高尚的企业家还谋求为更多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一篇文章里说:“我对人生的理解就是享受人生,同时帮助他人享受人生。”我想很多企业家,特别是那些素质比较高的企业家,他们还有一个梦想就是为了帮助跟他们一起工作、跟他们一起创业、跟他们一起打拼天下的人生活得更好。

这就是企业家的几个梦想,也就是他们内心真正的“王者”。只是这些梦想在不同的人的身上表现不同而已。

但是后来为什么企业家的梦想又常常事与愿违呢?

看看我们的周围,近些年来,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企业和企业家遵循着同样的规律走向了“灭亡”的宿命。

快速扩张而亡!

贪婪虚荣而亡!

违背“商道”而亡!

违背“规律”而亡!

CEO“谋杀”企业而亡!

……

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跟自己的财富过不去?

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跟自己的梦想过不去?

他们为什么用几十年的心血、职业生涯的黄金时间,辛辛苦苦地为自己建造人生的最后归宿——监狱?

……

为什么这本书命名为《王者归来》?我就是希望老总们读过本书之后,能够唤醒自己内心真正的王者气概,经过痛苦的修炼,成为能够打造可持续成长的企业帝国的真正王者。

后记

记得是2006年4月,我在一个城市讲课。课程结束后,在同事陪同我回宾馆的出租车上,我们探讨了如何让一个企业持续成长,如何改变老总的思维,让老总们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行列里来的话题。同时,也在探讨开发什么样的课程可以引起老总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改变。

突然,我脱口而出一个课程名,就叫《王者归来》。我把过去几年来研究关于企业如何持续成长的内容进行重新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培训课程,专门针对企业的CEO。

同事们听后,都说好!

这个课程是专门“修理”CEO的,随着我的研发的深入,课程的市场品牌效应也越来越好,很受老总的欢迎。上海金丝猴集团公司的赵总听过后感觉非常好,我们也因此成为该企业长期培训顾问与合作伙伴,北京赢家大讲堂也把它拍成了13讲的电视讲座,在全国播放。

说心里话,我非常看重这个课程的研发和这本书的编写与出版。这本书不是简单的管理书,也包含了我对社会、、人生、组织、政府、企业、竞争力的思考和见解,它包含了我对民族、国家、法治、复兴的思考和探究。书中不乏一些普通人看来有些“叛逆”的观点,或许这也正是本书的价值。

对一个“群体黑洞”,对一些执迷不悟的人,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当头棒喝!

我现在经营着的上海鸿风涵远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领导力培训和咨询。公司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遇到很多问题。我就把上海鸿风作为“实验品”,一直在实践着我的管理理念、观点和工具。同时,我也在不断地改造着自己。我们的目标是把上海鸿风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咨询培训公司。到目前为止,公司发展是顺利的,在困难中前行。

当然,我希望这本书能对中国企业的CEO们的突破有些帮助,希望为更多的中国企业成为世界500强提供一些见解。企业强大了,国家就强大了。企业的强大必须依靠强大的CEO,希望真正的王者归来,把企业带上成功之巅!

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气势恢弘,表达了一个文化启蒙者激励国人奋发图强、立志民族复兴的拳拳之心和殷切期待。本书摘录一些章节,与读者共勉: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日: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甭甭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笔者自六岁时即口授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少年中国之少年。

正如梁启超所言,改革开放使中国年轻了。2008年3月,一韩国媒体测试一些国家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年龄,中国只有33岁,比韩国的36岁,日本的46岁要年轻。中国已是少年之中国!

若众多CEO是今少年中国之少年,则中国复兴之步伐更快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者归来(中国CEO的困境与出路)/鸿风管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43476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