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于教育独立问题的讨论被冷漠了很多年,姜朝晖同志把这个历史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清理,正如朝晖同志在书中所阐述的,当时的教育独立思潮的理论发育虽然不够成熟,其社会影响力也有限,然而教育独立思潮在探索教育规律方面还是贡献出一些具有持久意义的思考。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国初年关于教育独立问题的讨论被冷漠了很多年,姜朝晖同志把这个历史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清理,正如朝晖同志在书中所阐述的,当时的教育独立思潮的理论发育虽然不够成熟,其社会影响力也有限,然而教育独立思潮在探索教育规律方面还是贡献出一些具有持久意义的思考。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20世纪上半期,主要是民国时期,在知识分子中间存在的教育独立思潮,除了20年代初以北京教育界为主体的教育独立运动和20年代末的大学院大学区改革这些显性表现之外,还对这一思潮在清末民初的诞生、30年代以后发展的余脉等重要历史阶段进行了充分探讨。在考实性研究的基础上,本书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转型这一宏观视角,客观评价了教育独立思潮以它一偏之见的方式所提出的命题——现代教育应该充分重视受教者的个人价值,而且相对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部门来说,现代教育基于其文化特质之上的主体地位也应该进一步强化。 目录 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教育独立问题的专题研究 二 有关人物的研究 三 自由主义思潮及知识分子问题研究 四 其他教育史类的相关问题研究 五教育学类著作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 第一节 清末民初教育独立意识萌生的教育史背景 一 中国政教合一的教育传统 二 新教育兴起和科举制革废的教育效应 三 新教育社团和刊物的启蒙组织作用 第二节 教育独立意识萌生的思想背景 一 教育救国思潮催生了教育独立论 二 教育独立对教育救国的分离及超越 第三节 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 一 对科举制度下政教合一传统的批判 二 民国初年教育独立问题的出现 第三章 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运动 第一节 教育独立运动的触发点——20年代初的索薪运动 一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教育经费状况 二 北京国立八校的罢教索薪运动和教育经费独立运动 三 军阀政治与现代教育理念间的差距 第二节 教育经费独立的设想 一 教育经费独立的种种方案 二 庚款兴学的坎坷 第三节 教育行政独立思潮及理论设计 一20年代的教育行政独立思潮 二 《教育杂志》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讨论 第四节 学术界对职业化的矛盾心态 一 知识分子对社会世俗化的矛盾心态 二 知识分子对职业化的有限认同 三 经济压迫下的精神独立危机 第五节 对20年代教育独立运动的评价 一 教育独立运动的积极内涵 二 教育独立运动的局限性 第四章 蔡元培与教育独立思潮 第一节 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一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哲学 二 《教育独立议》——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第二节 北大办学实践对教育独立思想的检验和发展 一 教育独立思想在北大的植根和升华 二 北大校务改革遭遇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 教育独立思潮下的大学区实验 一 大学院、大学区改革始末 二 从大学院、大学区制的失败看教育独立思潮的内外局限 第五章 教育独立视野下的学界参政问题 第一节 学潮对学生参政自律问题的触动 一 对于五四运动以来政学关系纠缠的反思 二 学生运动的理性界限 第二节 以教育独立为前提的教育救国思想 一 政治关怀是教育本体的要求 二 教育与救国关系的阐述 三 对教育与救国关系的别样思考 第三节 党化教育政策下的学政关系 一 学生与党籍 二 学人论政 第六章 党化教育政策下的教育主体意识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一 党化教育的兴起及内容 二 党化教育的特点及教育界的反应 第二节 自由主义者的教育主体意识 一 自由主义教育与党化教育的扦格 二 教育行政特质的讨论 三 学术自由的诉求 第三节 自由主义成为教育独立思潮的深厚文化基础 一 自由主义与教育独立的内在契合 二 自由主义与教育独立结合的脆弱和混融性 三 政治气候的变迁对自由主义教育的影响 结语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的特点 第二节 教育独立思潮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一 报刊杂志 二 论著 三 文集、回忆录 四 档案、资料 五 论文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姜朝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7206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5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0-09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