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丁约翰的打拼
内容
编辑推荐

“像当场要离开一样准备好,像永远要留下来一样打拼”!

《杜拉拉升职记》策划团队着力打造,中国白领必读的职场谋略小说——《丁约翰的打拼》!

这本书告诉读者,除了光鲜的表面,其实我们所处的职场可能会如此复杂。职场需要打拼,手段各有不同。好老板、坏老板,该如何管理?资深职场局中人解密职场江湖,体悟职场生存之道。

内容推荐

绝大多数的人都将经历职场这段路,而且很少有人“牛”得可以自由选择老板。有职场,就有老板,而管理老板就会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本书将告诉你,办公室里的游戏其实是有规则的。只要我们遵循了规则,就可以成为职场游戏的赢家。

小说通过丁约翰的另类成长之路为职场新人们提供一个最真实的职场生存体验,也让准职场精英们早日了解成长的疼痛。

渴了喝水,饿了吃饭。生活就这么简单。

为了生存,你每天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我们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我们前进道路上有哪些陷阱,我们自身有哪些缺陷并如何去弥补?

或许是停下来,做几个俯卧撑,再阅读些什么的时候了。

目录

前言 成长的疼痛

人物表

引子

Chapter 1 色诱

Chapter 2 偷窥

Chapter 3 面试

Chapter 4 外贸

Chapter 5 出国

Chapter 6 美国梦

Chapter 7 猎头

Chapter 8 背景调查

Chapter 9 500强

Chapter 10 卖友

Chapter 11 并购

Chapter 12 偷拍

Chapter 13 EMBA

Chapter 14 站队

Chapter 15 Coaching(教练式培训)

Chapter 16 博弈

Chapter 17 AB公司

Chapter 18 Change Management (变革管理)

Chapter 19 咨询

Chapter 20 老鼠仓

Chapter 21 Orientation(入职培训)

Chapter 22 布道

Chapter 23 后宫

Chapter 24 布局

Chapter 25 收编

Chapter 26 Transfer Price(转移价格)

Chapter 27 黄雀

Chapter 28 出局

Chapter 29 求签

Chapter 30 谋划

Chapter 31 风险投资

Chapter 32 商业模式

Chapter 33 融资租赁

Chapter 34 反击

Chapter 35 内奸

Chapter 36 越级

Chapter 37 好老板

Chapter 38 老爷子

Chapter 39 变色龙

Chapter 40 败局

Chapter 41 曲终

后记 好老板和坏老板

附录 解构丁约翰,做一个办公室游戏的赢家

职场警示

试读章节

Chapter 1 色诱

丁约翰本名其实不叫丁约翰。

他叫丁约翰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他的本名叫丁中华。六十年代出生在上海的潘家湾。上面有两个姐姐。由于是独子,父母一直非常宠爱,这间接地培育了丁中华日后唯我独尊的个性。

潘家湾属于上海著名的“三湾一弄”,其建筑风格是上海著名的“滚地龙”风光。

“滚地龙”是指上海解放前穷苦百姓的住宅。解放前,由于连年战火,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现在的闸北、普陀和虹口等地,由于人多地少,又没有资金,难民们只能用毛竹和木片等搭建最简单的居住房。房子相连,如“滚地龙”一般。由此,“滚地龙”成为贫苦百姓的住房的代名词。“滚地龙”的房子最怕火,着火后,由于大多是木质结构,燃烧很快,而且邻里相距很近,火势蔓延很快。要命的是成片密集的房子,救火车也开不进来。这倒促使居民守望相助,因为这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上海有句老话:“不要和住在滚地龙里的人打架。”因为他们招呼一下,会一下子召集到几十条汉子。“三湾一弄”是上海著名的流氓窟,还有一个著名的流氓窟就是“虹镇老街”。

每逢下雨,丁中华家里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后来,家里有了点钱,重新翻造了房子。屋漏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但住在“上只角”的上海人一听丁中华是住在“三湾一弄”都会摇摇头,城府不深的人还会说“你原来是那种地方的人哦!”丁中华一直对此感到很不悦。

丁中华自尊心极强,他发誓要出人头地,住好房子,过上等人的生活。虽然当时他也不理解上等人的生活是咋回事。但他知道肯定不是这种每天到给水站打水,早上倒马桶的生活。

高中毕业,丁中华没有考上大学。读了两年机电学校后,经学校分配进入了国营红光机械厂。红光机械厂是家数千人的国营大厂,属于机电一局。当时也算不错的企业。厂子离丁中华家也近,骑车只要半个多小时。

丁中华被分在钣金车间。当时丁中华所在钣金车间的车间主任叫刘向东。在一百来人的车间里,丁中华在刘向东眼里只是泛泛之辈。车间主任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生产都忙不过来,他根本也想不到去关心这一个新来的叫丁中华的青年工人的职业发展之路。

丁中华在默默等待着机会,因为他是一个有梦有理想的人。同时进厂的年轻人下班后,大多聚在一起打牌。丁中华却有意无意地找些老人们聊天,这样,间接地取得了许多信息。

机会总是垂青有心人。很快,丁中华的机会就来了。

单位福利分房,刘向东在曹阳新村分到了一套房子。恰逢厂里生产忙,刘向东忙得连周日也要扑在厂里,正暗自发愁新房子装修的事情。那时候装修虽然不像现在这么考究,但至少也要简单弄一下,比如刷刷墙,贴个瓷砖啥的。

刘向东吃饭的时候和几个哥们说了心中的烦恼,说每天下班还要弄房子,这一个人弄到啥时候啊!下班后,这个刘向东的哥们就和丁中华说了。

丁中华一听说这件事,知道机会来了。马上叫上两个朋友,一到刘向东的新居,二话不说,掳起袖子就干了起来。完了之后,即使刘向东要留他们吃饭,丁中华也不愿意。丁中华自己掏钱请帮忙的朋友吃的饭。

这几天活干下来,丁中华也和刘家混熟了。刘家搬家的时候,丁中华更是身先士卒,出了大力气了。刘向东也喜欢上这一个叫丁中华,长得高高,为人热情的小伙子了。

三个月后,钳工组组长退休接班的事被提上议程,身为车间主任的刘向东大力推荐丁中华。就这样,丁中华从钳工做起,凭着在“滚地龙”拼打、左右逢源的经验,进公司三年不到就混上了钳工组组长的岗位,是整个公司最年轻的班组长。

一晃丁中华也做了两年的班组长,在这期间,他提交了入党申请报告,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国营单位,党票就是通行证。你若不是党员,提干是没门的。你不是干部,永远属于工人编制。虽然工人阶级当时还是比较吃香的,但丁中华凭着嗅觉就知道,工业阶级是永远不会和上等人划等号的。

P17-19

序言

关于柴志强

笔者叫柴志强,这当然不是笔者的真名。

柴志强是一个古里古怪的人,长的古里古怪,脑子里的想法也古里古怪。

柴志强有一个非常蛮横的老婆,老婆经常让他讲笑话给她听。

于是柴志强搜肠刮肚地编故事,久而久之学会了讲故事的本领。

忽然有一日,柴志强有想写一本书的冲动。

十月怀胎般写下了这本书。

关于这本书

这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的职场励志书。职场上有荣耀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笔者定义为职场成长疼痛小说。小说通过一个职场人士的另类成长之路为职场新人们提供一个最真实的职场生存体验,也让准职场精英们早日了解成长的疼痛。

写这个故事的冲动是为了告诉读者除了光鲜的表明,其实我们所处的职场可能会如此的复杂。

笔者经历坎坷,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于是想写一个笔者所知道的老板的故事,揭示办公室里的故事也许会复杂到如此。

因为碰到一个居心叵测的人,许多人就会被一下子打趴下。正应了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若刚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沙场的职场老人都能从本书中看到自己一丝的影子,笔者将很欣慰。当然也欢迎忙忙碌碌的老板们抽空翻翻此书,看看手下人是如何仰望他们的。

职场之微妙,很难用文字表达。

笔者现正看着一个好朋友在慢慢掉进一个坑,想伸手拉,却无济于事。这个朋友也劝笔者不要出头,因为很可能一起掉进去。

为了显示自己的Prefessional(所谓的专业精神),故意游离于事外。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很虚伪,也很累。

关于丁约翰

于是笔者身边几个朋友遇到的故事汇总写了下来,虚拟了一个人物叫丁约翰。

凭着冲动,不断码字,忽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祥林嫂,不断唠叨一个老板的心机可能如此的复杂。关于办公室里面负面的故事,笔者还有许多没有说。但忽然想把自己知道的其他几个故事融合进去,并把丁约翰这个人塑造成一个颇具谋略的枭雄。

人是复杂的,一个立体的,充满七情六欲的丁约翰或许对读者的教育意义会更大吧!

于是,丁约翰这个人物慢慢中性化。

诚然,在笔者的朋友眼里,生活中真实的丁约翰是个道德败坏的人,好撒谎,欺压新人,缺乏作为职业经理人起码的信托责任。但是在职场多年跌打滚爬,丁约翰也学会了在险恶环境下生存的本事。

我们也能从他身上领悟一些在职场生存的道理。

写完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机会坐下了和丁约翰们开诚布公地聊聊。或许在他们自己眼里,这个故事会完全不一样地演绎。

笔者和朋友开玩笑说,要将故事寄给他的丁约翰。朋友说,没有他的地址,只有他的手机号。笔者说,那么我每天一段段短信发给他。朋友笑着说,如果那样丁约翰要被逼疯的。

关于励志

现在职场励志小说很流行。书店里的励志书可谓“汗牛充椟”,良莠不齐。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流行的成功学。成功学也讲究的是自我激励。看到一个故事,某个业务员必须要拿下某个订单,否则将被炒鱿鱼。在见客户前,他跑到厕所内,高喊了数声“我一定成功!我一定成功!”然后充满自信地去见客户,没想到客户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的产品质量不好,我不会买的。”

可见仅仅自我激励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清醒的认识,知道了前面的陷阱在哪里,我们才能绕过去,不在职场上摔跤。

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和编辑交流,她认为整个故事不够阳光,不够励志。其实我认为我的书内容有点像“职场厚黑学”。

民国初,李宗吾发表《厚黑学》,论证了历史上的大奸大雄,无一不是脸厚、心黑,揭露了厚黑者求官、做官、办事的秘诀。

丁约翰的故事虽然比较极端,但他的经历就是一出“厚黑学”的职场版。

在本文的开头,笔者就定义这本小说是职场成长疼痛小说,从广义的范围来说,这也是一本励志小说。我们励志,就是为了成长,即使这个成长伴随着痛苦。

《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告诫他的子弟,为人千万勿做投机取巧的人。他说:“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我们为人处世,应该保持质朴、忠厚、诚实的品性。不能玩弄机巧,为达目的而采用钻营诡诈的手段。天道酬勤!

我们可以读些《杜拉拉》,偶尔也看看《丁约翰》。

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体验过,才能在生长道路上不摔跤。

丁约翰的职场故事冠之以“非主流”职业之路,希望这以后不要成为主流。生活中应该有更多的阳光和爱意。

我们体验黑暗,因为我们憧憬光明。

关于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

所谓信托(英文是“Trust”),“信”即信任、忠实可靠,“托”即委托和嘱托。“信”、“托”两字合起来就有“相信而托付”和“信任而委托”之义。“信”是“托”的前提。只有在了解对方的情况,认为其诚实可靠,又有条件可以托付,才有信托行为产生的可能,这是信托的一般含义。

所谓职业经理人,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由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包括社会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市场)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

因此受托企业的命运有可能就建筑在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上。

笔者认识的一位所谓海归的职业经理人,在一家公司任总经理三年,卷走至少150万薪酬(还不算他每年巨额的应酬费),走了之后公司才发现他虚构了许多销售,其实许多货还是在仓库里。结果大量的库存只能当废铁卖,这样可计算的损失就几乎相当于公司一年的纯利润(还不算他的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造成的公司商誉的损失)。很快,帮他掩饰这件事情的另外一位经理人也卷铺盖走人了。他们联袂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再任要职。新接手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发现留给他的是一个几乎没有战斗力的团队。这也就是所谓的“将熊熊一窝”的道理。

一个缺乏具有信托责任的职业化团队的公司注定是一家危机四伏的公司。

国企和外企

现在许多人多热衷于进入外企,仿佛外企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其实许多外企也只是表面上的光鲜。笔者就在外企中看到过“三拍干部”。所谓“三拍干部”就是“决策时拍脑袋”,“执行时拍胸脯”,“收不了场就拍屁股走人”。

外企国外的那一套管理体制搬到中国后,由于国情和文化等原因,大多数是走样的。而且走得面目全非。因为再科学的流程,也是要靠人来执行,靠的是那些应该具有职业精神的人。

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最有价值的环节基本上基本全部掌控在欧美各国手中;中国只负责附加值最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需要廉价劳动力的制造环节。国人应该开始思考了,现在这么多外企,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难道是留下污染,带走利润吗?

国家提倡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一定要真正落实,那些外企才能给我们社会带来更多的积极的影响。

外企中的关系复杂有时候也不输于传说中的复杂国企。

国企也有好的一面,就是“和谐性”。党委、工会有时候还是能起点作用的。一家国企在裁员,老工人指着领导喝道“你还是共产党员吗?”领导脸色一下子白了。

做国企的管理者当然也有他们的职场难题。本故事就不深入了,因为毕竟丁约翰是主人公。

其实企业制度没有先进和落后,关键是领导者。

关于布局

小说仅仅讨论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当然不好看,因此为了叙事的完整,小说还涉及到商战中的几个局。这几个局,场面宏大而略显粗糙。其实在真正的商战中也有许多局,可能没有这么大,至少笔者这个层面上看不到。笔者所经历的真实的几个局,都是精心设计好的,一步一步,逼着你掉进去。许多人就这般万劫不复了。有时候生活就这么可怕。

结尾处的窃听手机,上海的虬江路确实有卖。手机的GPS定位功能是我胡诌的,但这一功能很容易实现。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欢迎拍砖!

柴志强

二零零八年八月

后记

有人生就有职场。

有职场就有老板。

有老板就有好老板和坏老板。

好老板和坏老板其实是个动态的说法。从崔健忠角度讲,丁约翰是个好老板,丁约翰支持他,给他加薪,让他出国;戴亮却不这么认为,戴亮觉得丁约翰卑鄙、狡诈,搞政治,搞“办公室恋情”。

所以说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角度去看这个老板。

在职场上,有的人就是紧跟一个他眼中的好老板的。

老板跳槽了,他也跟着老板跳,哪怕是不熟悉的行业,闭着眼也跳。

这叫做空降部队。

空降部队之所以有勇气,是因为他们对老板有信心。

跳槽风险很多,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文化。

有时候,办公室第一个友善地和你打招呼的人可能就是最居心叵测的人。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

空降部队就少了很多担心,因为上面有人。

职场里每天都有新鲜的故事。

有时候即使是同事之间的故事,其实也是和老板有关的。老板会有意无意地影响例事之间的关系。

如何管理好老板,是每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大课题。

我们应该以随缘的心态看待碰到的每一个老板。

即使他不是个友善的老板,碰到了就是你们俩有缘。

哪怕是你心目中最差的老板,他身上还是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毕竟他坐的位置比你高。他的成功总归是有其道理的。

或许说,他可能就是子承父业,就这样理所当然、顺其自然地做了你的老板。

但这一定是这小子上辈子积了很多功德。

投胎也是门技术活。

大多数老板头上其实还是有他的老板的。

他们也面临着和你一样的困惑。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将他们老板给他们的压力释放到下属身上。

世上一切都是平衡的。

没有好与坏,没有真和假。

你我的相遇就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愿你在职场上开开心心每一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丁约翰的打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柴志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4439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4
16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