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背后的嘀咕
内容
编辑推荐

《山背后的嘀咕》充满着惯常童话故事所具有的强烈的夸张、离奇的幻想、扭曲变形和机智反讽,但更重要的是,它以“万物有灵”的视角去看待周围一切事物,并且在以牺牲“自然可能性”为代价从而保全“内在可能性”的前提下,描摹出了一个又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幻境,这些幻境里的人和事完全脱离逻辑和常规,在感情上却十分通情达理;这些故事虽然区别于现实生活的常理,却经由奇异美妙的想象之路为无奈而沉痛的现实生活找到一条通途。

内容推荐

我当然知道恐龙们去了哪里,也知道禽类。就是那些鸟呀天鹅呀,鸡鸭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不难,一变就可以了!

城市里已经很难找到家乡的童话了,老人们只能对着白云,对着小鸟,对着花盆里的小花小草讲故事,他们那些爱听故事的小朋友们并不在家。

也许,在幼儿园或是去哪儿上学。

云南是一个产生童话的地方,一直都是……

目录

一、红唇族之痛

二、属于尼的雨季和旱季

三、小马李开富

四、羊鬼子来了

试读章节

红唇族之痛

阳光高原的皱褶山相当有名,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的大山就有好几座,那里高山峡谷,险峻异常,号称亚洲水库,是几条著名大江的摇篮。这天,白茫雪山下,人迹罕至的冷杉林里,一群有着鲜艳红唇,黑色小巧的仰天鼻,金色毛发,发端略黑的,美丽的滇金丝猴。正在焦急地眺望,他们扶老携幼十分恐慌。白茫长老显然是位睿智善良的金丝猴长者,他痛苦地摇头叹气,像在等待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林中有片花草缤纷的草地,另外有一群成年的金丝猴在聆听老八首领的祈祷,那是一只体格健壮威猛的雄金丝猴。猴群的中间有块大石头,上面放着一排美丽的蝉体虫草。(那是种奇特的菌体,也叫冬虫夏草)在布满青苔的石头上显得怪异和美丽。老八对着阳光下洁白的白茫雪山庄严地祈祷着:“我,碧落部族的首领老八,率领本部落最高贵的灵魂向天神祈祷,我们不愿听从白茫部落长老的劝告,我们已经厌倦无休止地迁徙生活,在空前的绝境中,我们决定放弃妻儿和生命,用我们不朽的灵魂去唤醒我们愚蠢朋友的良知,请长天的神灵保佑我们马到成功。”然后它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虫草大声喊到“愿长天神赐予我们神力”。每只金丝猴都过来拿了一枚虫草,大家一起吼道:“神,保佑我。”吃下了虫草,老八跃上树杈,大家也纷纷跃上各自的树杈。他们庄重地打坐,每只金丝猴头顶都出现金色的光环。光环越来越大,它们汇成一团金色祥云,向东南方向飘去。森林里万籁俱静,珍稀的藏马鸡和血雉,锦鸡等其他动物也停止觅食吃惊地望着。

白茫部落的猴群崇敬地望着那朵金色祥云飘向远方,白茫长老苍凉悠远祈祷声令人心碎。

那朵金色祥云飘过崇山峻岭、河流、村庄和喧嚣污浊的城市,来到城边一个美丽巨大的公园上空。公园门外有一个滇金丝猴的机械塑像,它捏一把塑料花,正在机械笨拙地跳动着,口里不断重复着一句话“欢迎,欢迎。”当看到了那朵金色祥云,它忽然就停止了。碧落部落首领老八威严的声音在它耳边晌起:“我们是高贵的碧落部落最后的灵魂,你将与我们共同完成唤醒我们愚蠢朋友的使命。由于人类的欲望和贪婪使他们的智慧变得狭隘而自私,不能达到与我们相融合的境界,使我们濒临绝境。而杀戮,惩罚,报复之类的低级功能,我们是不具备的。警醒他们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你必须服从。”声音结束,金色祥云化成金色的雾,遮住了公园大门及塑像,并一直蔓延到附近的山林里。这时,出现了奇迹,滇金丝猴塑像手中的花束变成了枯枝,鲜血一样的眼泪从塑像的眼里流出来,一直流到广场上,它的嘴里不停地重复一句话:“还给我一个家,还给我一个家……”与此同时,凡是在金色雾里的人们都觉察到异常。电话、传呼、手表、照相机、摄像机,全都失灵,不停地闪烁和发出塑像相同的叫声,人们吓坏了,惊叫着,很快又发现塑像流出的血泪。“怎么回事,关闸呀,快控制它呀。”人们又吵又嚷乱来乱去,但无济于事。有人跑到雾外手机又正常了,就忙打电话报警。正当人们惊慌失措之际,金雾却散到了公园附近的山林,一切正常并无异样,弄得人们张口结舌不知所以然。警车来得很快,警察们取了地上的血去化验,工作人员忙着拆开那金丝猴的塑像检查,然后打扫,一切恢复正常。可是,几个小时之后,金色的雾又来了,一场新的惊吓又开始了,人们鬼哭狼嚎地又重复了刚才发生过的惊慌,这一天,这种情形重复了好几次。

这可不得了,交通警、刑事警、防暴警、狙击手、法医、记者、各种专家,带着他们的武器,仪器全来了,可是仪器也失灵,对讲机也成废铁。躲在远处的大人物更急了,用望远镜不断观察,然后又调来更多的警察和军队,甚至来了两架直升飞机。不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一吹,那金色的雾就消失了。于是大家就等着,送食物和水的车子,支援人员也来了,还带着帐篷。警灯闪烁处,来了几位更老的专家带着更新式的仪器。终于,高级的仪器测量出,是公园附近的山林里发出的信号。军警们开始搜山。那个可怜的金丝猴塑像早已被拆成一堆粉末。忽然,搜索的军警们发现一片树林的树杈上挂着许多还在跳动的心脏,有人用枪去打,打中后马上化成一滩鲜血,人们又用树枝去捅,也变成了一滩血,人们吓得目瞪口呆。

这时,在遥远的白茫雪山森林里,悲剧正在发生,树上打坐的滇金丝猴们,不时发出了阵阵凄厉的尖叫,也有雄性动物特有的坚强悲壮的嘶喊,每传来一声喊叫,立刻有一只金丝猴掉下大树悲惨的死去。剩下的依然打坐,面不改色。城市这面,人们用衣服,帽子接好,然后去捅那些还在跳动的心脏,但,只要碰到,那心脏立刻化为鲜血。老专家们急忙让大家不要再妄动。但这时,心脏们渐渐暗淡下去,只要一旦停止跳动,立即化为鲜血,很快,心脏们全化了。仪器上的信号也全部消失。

P1-5

序言

最好的童话

1956年9月,卡尔维诺在他的《意大利童话》序言中写道:“现在,童话旅行结束了,书完成了,我在写这篇前言,但我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我还能不能再将自己的双脚放回到大地上来?在两年的时间里,我生活在着了魇的森林和宫殿里,总是考虑着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才能看清那每天晚上都来躺在骑士身旁的陌生美人的脸,如何使用那件能使人变得不被人看见的斗篷,和帮助人变成动物的蚂蚁腿、鹰的羽毛、狮子的指甲?通过这两年,我周围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变得适应这种氛围、这种逻辑,每一件事都随时可以用变形和魔法来解释……”

后来这部搜集了近200篇意大利各地传统民间故事和童话的作品集被誉为“意大利式的格林童话”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一贯以富有寓言式童话般风格进行小说创作的卡尔维诺却只留下一句极富哲理而令人震撼的话作为对此书的评价,他说:“童话是真实的。”

《山背后的嘀咕》正是这样的童话。

它充满着惯常童话故事所具有的强烈的夸张、离奇的幻想、扭曲变形和机智反讽,但更重要的是,它以“万物有灵”的视角去看待周围一切事物,并且在以牺牲“自然可能性”为代价从而保全“内在可能性”的前提下,描摹出了一个又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幻境,这些幻境里的人和事完全脱离逻辑和常规,在感情上却十分通情达理,比如《羊鬼子来了》中的“生态灾难沙尘暴与狭隘的产业设计相关联,它们竟又与双峰驼王巴特尔和小山羊精琵琶柴的生离死别恩恩怨怨纠缠在一块……”;《红唇族之痛》中的“哕嗦宝与结巴客的忠诚与奉献”;《小马李开富》中的“小马寻亲,小马报恩……”。这些故事虽然区别于现实生活的常理,却经由奇异美妙的想象之路为无奈而沉痛的现实生活找到一条通途。如《羊鬼子来了》中的“双峰驼王巴特尔托梦给小女孩乌云其其格的人与动物的奇特交流……”;《属于尼的雨季和旱季》里,经过“野芭蕉林里的大餐”的惬意,“人类可恶的铁兽夹”的痛苦,“报复的包谷苗与农药”的无奈,“吃不尽的甜草”的喜悦,“夜闯机场”的窘迫,“咳魇与咳嗽草菇”的生死离别等等,一系列的加工创造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个个蕴含着现实生活种种意蕴的,却又别开生面色彩绚丽的幻想世界。在表现手法上,又与惯常的童话作品过于夸张大胆的荒诞性所不同,作者尽可能以一种朴实甚至粗粝的,极为生活化且充满方言俚语的语言,以轻松幽默甚至玩世不恭的语态,去讲述着一个个看似稀松平常的故事,而越是不动声色,越是缝合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为现实的荒诞与童话的真实之间寻找到最绝妙的共处方式。

在人们惯常的思维里,如小说、报告文学等写实文体,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越是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热情,而童话则恰恰相反,越接近生活本身就越缺乏想象的空间。传统概念中的童话,要的就是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的奇异、想象的荒诞、想象带来的陌生化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敏豪生奇游记》便是以其荒诞得大胆奇崛而成为世界名著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等等无一不是以出色的幻想、奇异、怪异、稀奇、善变、荒诞可笑、无稽之谈、难以置信等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代读者。但是在童话里,处理荒诞与真实之间的分寸,是极为危险和考验智慧与功力的。

《山背后的嘀咕》正是在这一点上颇见功力,既具有“寓言式的现实主义色彩”,又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寓言”,作品既有童话和传奇色彩,又含有特定的现实意义;既有浓厚的抒情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

这个社会之所以蜕化了,是因为它被淹没在表面繁荣的物质福利之中了,它只追求物质上的价值,并蒙上了一层市侩式庸俗的外表,看上去光怪陆离,实际上虚伪而又肤浅。正如卡尔维诺在1967年所论:“现代文学的力量就在于它说出了社会和个人本来想说而又没有意识到的一切,这就是文学所不断提出的挑战。我们住的房子越是明亮和豪华,房子的墙上就越有鬼影,因为进步和理性的梦中往往掺杂着鬼影。”

这现代文明中所充斥的“鬼影”以及那以“平凡的拯救者”姿态出现的善良的“鬼”正是这部童话里的主人公。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写作,我想我们在《山背后的嘀咕》中进行童话旅行时,也会对作者有这样的评价。

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套感知原型概念的系统,这些原型意象具有共通的本质,它们以神话元素在世界各地的形式或形象中体现,同时也是每个人身上源自潜意识的产物。在描述人类心理世界的普遍l生和同一性时,神话既是通过故事的形式整合了诸如“原始思维”、“集体表现”、“无意识”、“异质同构”等认识人类心灵世界的途径,又以它自身的矛盾性、含混性、随意性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和在不同文化传承中的待拓展性。

然而,“只有新鲜的嘴唇,没有新鲜的故事”。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各式传说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时,只有最纯熟而丰满的嘴唇才敢去重新咀嚼和讲述。当那些携带人类共有的文化基因的民间故事在流经云南这块有着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的土壤时,势必染上了云南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精神风貌。因此,作者在语言处理上,虽然是标准的普通话,却又常常保留了方言中的那些尽管与标准语有差异,但一看即可知其意思的词汇。他所采用的描写和修辞手法显然都是来自民间的,例如在故事中反复讲述同类的事,重复几乎相同的对话等等,尽可能地保存了民间故事似的原始语言风格。他的这种态度恰恰使我们读到了真正具有云南特色的民间故事。

有的文学作品,写得太像一个推销员,你坐在家里,他还硬敲开了门,塞给你剃须刀、削果器,还有老鼠药,威逼利诱你读下去并接受你所不需要的一切。

然而这样一部童话,既保持着尊严,又亲切动人;它绝不讨好读者,却又谦卑而朴素。最好的童话正是如此,带着严谨而自尊的成年人的克制,将一颗最最干净的,儿童一般的心,通过那被时间酿造成熟的嘴唇,讲成最有味道的故事。

诗人叶芝在其神话故事集《凯尔特的薄暮》的序言中曾说:“我的信仰其实与农人们相差无几,所以我所做的,无非只是容许我的这些男人女人鬼魂和仙人们各行其道……”叶芝的一生极其迷恋那些鬼狐仙怪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但像安徒生一样,他并不拘泥于那些传统故事本身,而是进行夸张大胆的想象,并用诗的语言将其叙述出来,他说“想象就是人类本身”。晚年的他更有一种敏锐的灵视,不仅与有意识的、对神秘触觉的磨炼有关,也因他日渐退居到这个民族最本真的生活源头之中。正如他所说,“在那样的源头之旁世界没有疆界,一个人不得不去面对整体的宇宙”。

通过卡尔维诺和叶芝,我们不难明白,一个写作者在对一种文化和族群精神的追寻中,必然要从历史回溯到神话。神话本身就是一个族群的基石,而其中包藏着整个世界。

而真正本能地做到这一点,那是叶芝所说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胡言几句,是以为序。

佳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背后的嘀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惠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58025
开本 32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189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