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赤子之心(汶川地震青年志愿者访问记)
内容
编辑推荐

《赤子之心——汶川地震青年志愿者访问记》是作家陈丹燕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而推出的纪实作品。作品以志愿者的角度,透视了地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精神震荡。报告文学《废墟上的觉醒》的主要描写对象也为“志愿者”。该书以对赴川志愿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作品保持了陈丹燕作品一贯的细腻和冷静,摹人状物生动有趣,上海风格浓郁,是一部极有特色的作品。

内容推荐

这是著名作家陈丹燕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而推出的纪实作品。

作品通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志愿者的角度来写大地震,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面地反映了地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从物质到精神的震荡,因为避开了耳熟能详的材料,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品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普及了志愿者的概念。中国的志愿者事业虽然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发展中,但真正为中国老百姓知晓,却正是通过2008年的两件大事——大地震和奥运会。可以说,中国的志愿者事业正在渐渐为民众所熟悉,在这样的时刻,以志愿者为描述的对象,无疑是很新很时尚的题材。而作家对志愿者理念的描述,对志愿者事业的分析和展望,在当代纪实作品中还未见到过。

目录

5.19-5.21:哀悼日

眼镜

干净的双臂

大象

冲动

徽章与红丝带

突破陪伴者

一只背囊的重量

2008:凌薇与降建新

1996年-2008年:漫长的曙色

附录:1996年《独生子女宣言》

试读章节

5.19—5.21:哀悼日

2008年5月19日:同心

下午两点开始,淮海中路上,百盛和巴黎春天的百货大楼里,就渐渐有人出来,聚集在地铁站外面的小广场上。人越来越多,街道上的车越行越慢。

在梧桐树叶间,能看到低垂在旗杆中间的国旗。

到两点二十五分,马路上立满了人,车也都停下来了。车水马龙,物欲蒸腾,终日喧闹不止的淮海路,竟然就这样静了下来。我竟然听到了人行道上拍照的记者的照相机,发出快门启动的微轻声音。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为所有地震死难者设立的国殇日。

大静突然降临淮海中路。

所有人的眼睛都望向百盛门口的大广告牌,那里的计时表,正一分一秒地接近四川大地震发生的时间。

七日前的此刻,四川山河仍旧完好。

聚源中学的初中生们正打开电脑准备上课。

东汽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还在午睡。

旅游者在卧龙大熊猫基地的本地风情小摊前讨价还价,要买些羌族的传统刺绣品回家。

都江堰中医院的住院部大门里慢慢走出一个医生,他昨天值班,此刻才交班回家。

矿工下了井。

平武县那延绵的大山深处,两个村子隔河相望。

七日前的此刻,还有两分钟,就山崩地裂,生命在瞬间消失。

地震刚发生时,正是暮春的午后,天空不是很清澈,阳光如纱般稠重发黄。我丈夫打电话来,说地震了,让我先离开家避一避。过了十几分钟,他又打电话来,吩咐我可以回家了,震中远在四川的汶川——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地名。那时我丝毫未意识到它将成为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名字,甚至未感觉到晃动。

而不远处我丈夫工作的报社,派往地震灾区的记者,已出发去了成都。

淮海中路上,我看见女人们捂着嘴流泪,大大小小的购物袋靠在腿边。巴黎春天百货一楼的化妆品售货小姐在店门口站成一排,当她们埋下眼睛时,能看到那些年轻紧致的眼皮上,涂了各种颜色的新款眼影。当她们满含眼泪时,她们非常小心地眨着眼睛,非常职业地保护着脸上的妆。

警察脱帽致哀,露出一小撮翘起的头发。出租车司机打开车门,穿着一条皱巴巴的长裤站了出来,手里没夹着纸烟。他们这一对,从来就是淮海路上满面劳碌,面色最差的男人,大家最习惯看到的,是这两张劳碌烦恼的脸怒目相向,不过,此刻,出租汽车司机将车子停在街道中央,脱下帽子的警察,垂头站在红绿灯下。

星巴克咖啡馆里的旅游者放下孤星出版社的导游书起立。平时总在淮海路陕西路口向路人兜售A货的人,也终于不再满街追逐外地人和外国人,不再喋喋不休地报出手表和包包的品牌,即使是他们,也垂下了头。

淮海中路本是上海最个人主义的马路,人们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聚集在这里,熙熙攘攘。此刻,能看到微风拂动细微的丝带,红色的、黄色的或者绿色的,丝带系在各色汽车的右面后视镜上,系在各种各样的手腕上,甚至妇女手提袋的拉链扣上。红色的是志愿者的标志,黄色的表示为灾区的平安祈祷,绿色的表示你会去帮助别人。

我手里拿着一条面包,想到十八岁时的事。那一年,当我决定要去读中文系,父母很失望。他们觉得我应该去学医,学个实实在在的本事,于人于己,都好。现在,我想,也许父母是对的。要是当了儿科医生,也许我手里正在救一个聚源中学的孩子,而不是握着一条散发小麦香的面包。我多么想自己能为同胞做些什么,为自己几乎不能做什么而羞隗。

我想到那些已流离失所的四川人。他们的孩子站在土坡上,向救援人员行少先队礼,这是小孩子表示感谢的最高方式。他们的教师用自己的身体撑住楼板,愿自己的学生借以逃生。他们的老人实在不愿意再麻烦救援人员,宁可割腕自杀,也不让年轻人再出力救他了。他们的母亲拼死用身体护住自己的婴儿,希望自己可以与孩子死在一起。他们的高中生刚刚知道父母还活着,自己不是孤儿了,马上就请求爸爸去做志愿者,去救别人。他们的乡长先救别人,放弃了同样埋在瓦砾中自己的亲人和孩子。他们的孩子被深埋在教室里,用利物在纸上划,给父母留下遗言:爸爸妈妈对不起,下一世再做你们的儿子。

四川人原来这么好,他们知道怎么做一个仁义的中国人。

这样的同胞,让人实在想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中国人世世代代,总是通过为死者做七,来安息死者,安慰生者。

此刻,四川地震后的头一个七天,中国五千年来第一次给予普通国民如此礼遇——世上所有的五星红旗都为哀悼死难者而降下了。中国人也是第一次有机会担当起公民的责任,也因此获得公民的尊严。

公民社会突然浮现,中国式的,但面目清晰。没人想得到,在共和以后的上百年,几代人的期待,它最终是在全国哀悼地震死难者,安慰国民的国殇日出现的。

我望着满街默立的人与车,相信大家都在想着四川。过去的一个星期。让我相信中国人亦可以万众同心,守望四川。即使是在淮海中路上,人们不能有福共享,但也能有难同当。想起来,这是90年代以来第一次,敢肯定看上去彼此如此不同的人,此刻想的与自己一样。

P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赤子之心(汶川地震青年志愿者访问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丹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5813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432.62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9
13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