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早前寒武纪确是神秘莫测、扑溯迷离,笔者致力于其间已50余年。本书所述主要是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变质岩,侧重于对前寒武纪地质的研讨,其他文章、会议摘要和区测及其他内部报告等难以尽纳。
全书主要分为五章内容进行了介绍。
图书 | 古岩求索录/前寒武纪地质学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地球的早前寒武纪确是神秘莫测、扑溯迷离,笔者致力于其间已50余年。本书所述主要是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变质岩,侧重于对前寒武纪地质的研讨,其他文章、会议摘要和区测及其他内部报告等难以尽纳。 全书主要分为五章内容进行了介绍。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王仁民教授1956~2007年50余年来在早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岩石学领域的23篇研究成果。除个别论文为首次与读者见面之外,其余都是已经发表过的,这里基本上保持原貌。但每篇文章之后,加写了一个短的跋文和一首小诗,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作者希望以本书作为人梯,使我国相对薄弱的早前寒武纪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录 北京大学岩石学教授王仁民 求索攀无尽,抗命力不挠(自序) 开元纪铭(代前言) 第一章 (1956~1980)立复变质论,释麻粒岩核;倡双交代说,解细碧岩谜。 北京密云沙厂地区密云群的多相变质作用 常见的区域变质岩按定量矿物分类命名的建议 河南桐柏变质海相火山岩系的钠化和钙化及其在解决细碧岩与有关矿产成因问题上的意义 第二章 (1980~1985)分地体,慎言板块;识轨迹,捷足先登。 迁西群的二次变质、地热演化趋势与水厂式铁矿 迁安地区中太古代早期变质温压条件探讨 具变质鬣刺结构的太古代科马提岩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冀东早前寒武纪的地球化学演化与变质发展 第三章 (1986~1994)析PTt,破档案密码;访TTG,获板块信息。 冀东迁安南区迁西群的地质特征与退变质反应 略论我国麻粒岩的压力类型、变质式态和PTt轨迹类犁 华北太古宙两类灰色片麻岩及其地质意义 变质岩石学的若干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 (1991~1999)觅高压石,可理论预测;否下地壳,以全局为准。 恒山灰色片麻岩和高压麻粒岩包体及其地质意义 恒山东沙沟不整合及五台超群的构造环境问题 华北古陆块南缘高压麻粒岩的发现 冀西北晚太古宙古缝合带的一些证据 冀西北高压麻粒岩带构造环境的再思考 第五章 (1990~2007)宏观微观,鉴别洋壳;积极慎重,对待板块。 河南桐柏地区宽坪群与二郎坪群的构造环境与地壳演化 胶东蛇绿岩套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华北太古宙从地幔柱体制向板块构造体制的转化 是地层单元还是构造单元? 再论冀北古缝合带的证据 太古宙陆壳增生的断陷构造盆地模式 变质富Nb玄武岩在冀北前寒武纪地区的发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岩求索录/前寒武纪地质学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仁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8348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1 |
出版时间 | 2009-02-01 |
首版时间 | 2009-02-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534.4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