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到底要什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张琴女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书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人生为背景,着力于对成功与失败哲理上的探讨,同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刻画了一代下海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该小说以独有的手法,描绘了都市群体波澜壮阔的情感生活。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反映都市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全文以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思想变革为背景,以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下海人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成功与衰败、迷茫与困惑。作者以平民的心态表现人物各自独特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目录

第一部 众兴制药厂的男男女女们

第二部 下海的日子

第三部 心魔

试读章节

两年前,吴鸿影和同班同学高小引、刘春玲一块分来这家国有企业——众兴制药厂。

高小引曾宣称:“我到哪儿都这么说,吴鸿影是造物主特别眷顾的人,皮肤白润得一碰就能滴出奶水来,她真诚的笑容里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花瓣似的脸上长着椭圆形的下巴,红扑扑的嘴唇总像涂过口红一样,那打着卷儿的长睫毛,一眨眼睛像把扑闪扑闪的小扇子,即使用最锐利的眼光在她脸上也无可挑剔!”

乍一想,也是,岂止是她的脸蛋儿,高挑的身材一米七几。走起路来两只胳膊总是向下、向后垂着。似乎有意在遮掩自己肩膀略宽一点儿的小缺憾,久而久之的习惯便养成了她舒展的举止,厂里常有人用“得体,夺目”这四个字来形容她。

高小引对同学吴鸿影是这番评价,对另外一位同学刘春玲也自有看法,这个看法倒是蛮简洁的,只有三个字:“是非精。”

这会儿,刘春玲看到吴鸿影和小组长王镐京一起走进车间,她赶快拉过一位叫梁建东的同事说:“建东,你对吴鸿影和小组长的事咋看呢?”

梁建东:“啥事?”

刘春玲:“恋爱的事么。”

粱建东:“知不道!”他一边往自己的工作台那边走,一边从鼻子里“嗤”了一声,不耐烦地说道,“你太多事了,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刘春玲:“我信任你才跟你说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她碰了一鼻子灰,不甘心地追上梁建东又说,“哎,你怎么越来越像高小引了?你俩简直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梁建东:“刘春玲。你我两个人说话,少胡拉乱扯噢!别一天到晚关心起别人比关心自已为重。跟你不相干的事,你看你那个情绪,高涨得像刚打过鸡血了一样。”

刘春玲:“你跟高小引溜个什么劲儿?”她毫不示弱地冲着粱建东说,“高小引和吴鸿影是胡萝卜不拆把儿。那俩是咱车间的一对神经病,哼!哪儿轮得上你去套近乎!”

梁建东:“你才是全车间的第一神经呢,除了会拨弄是非,还会什么?亏你们三个还是同学!”

刘春玲:“梁建东,”她不依不饶地大声说,“你敢说我比她们俩还神经?”

梁建东:“你呀,同学的窝也戳,不是非精是什么!”

刘春玲对梁建东的称呼似乎认同了,她不但没暴跳如雷,反而凑近他,推心置腹地说:“你怎么能把我的好心当了驴肝肺呢?实话跟你说吧,高小引身上有资产阶级倾向,她羡慕人家吴鸿影是高干子弟。你还不知道吧,高小引在学校可神经了,经常请来一个女的,站在我们班的讲台上,就朗诵她写的那些谁都听不懂的疯子诗;有一天,她还手捧和平鸽,站在窗户前手一松,装出天使般的口吻说,‘这象征着和平与自由。’那个酸哪!高小引穿着喇叭裤,和吴鸿影一起听着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古典音乐,硬把自己往高雅人物里挤!还标榜什么她是我们班引领时代新潮流的人!哼,我才不相信,她能和你这穿蓝制服的工人阶级产生感情?粱建东,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高小引要是能嫁给你梁建东,我就把头割下来送给你!”她满怀信心地一直盯着梁建东,等待着这番话产生效果。

梁建东漫不经心地一笑,表示对她的“高论”毫不感兴趣,并抖动着一条腿说:“大活人送给我都不要,要你个死人头?”

高小引走进车间了,她看到梁建东对着刘春玲又说又笑,便将手提包猛地一下抡到背上,带着不屑的目光故意从他俩中间走过去。

刘春玲一直看不惯她股傲劲儿,正好把对梁建东的不满也一并发泄到她身上:“高小引,昨天下午还没打下班铃,你为什么提前走?”

梁建东惊讶地看了刘春玲一眼,觉得这女人真是个好战分子,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台前。

高小引瞥了刘春玲一眼,用英文说道:“你跟谁说话呢?”

刘春玲既生气又无奈,回了一句:“你装什么洋蒜呢!”

高小引一边往前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半吊子!”

刘春玲在她身后喊道:“高小引,你把扫药片的小扫帚放哪儿去了?”

高小引头也不回,继续用英语回答:“不知道!”她突然又掉过头,对刘春玲大吼一声,“你见谁没下班就提前离开车间了?”完后,她对着吴鸿影做了个鬼脸,又一本正经地对王镐京说:“组长,我去更衣室换工服了。”

她来到更衣室,从提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卡式录音机,靠着一排换衣柜。按下开关,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响了起来,她朦胧起双眼听着,身子配合强劲的曲调前后晃动……

刘春玲在她的工作台前翻来覆去找她们俩共用的扫药片的小笤帚,怎么也找不到,她便追来更衣室,准备寻事。

她看到高小引正摇头晃脑地哼着曲儿,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觉得这下机会来了,于是深深地倒吸了一口气,踮起脚尖,难以自控地晃动着身体,一步一步地往外退。

她出了更衣室,便一溜烟似的跑向办公室,要找车间韩主任,准备点高小引一炮。

韩主任四十多岁,丈夫在公安局工作。

刘春玲常主动提出调班,根据韩主任丈夫的休假日确定自己的换休假。

韩主任觉得这姑娘挺懂事。

她一跑进办公室,直截了当地说:“韩主任,高小引因为和吴鸿影关系好,所以组长包庇她。不汇报她经常迟到早退的事,”她又用煽动的语气说,“你是不明真相。高小引常把我和她共用的工具藏起来,我要是问她,她就操起极不标准的英语回答我,呜哩哇啦的,不止我一个人烦,车间的男女老少对她这种怪异行为都很反感!”

韩主任:“高小引的老毛病又犯了,你先回车间吧,我这儿有客人。”

刘春玲觉得说得还不尽兴,又补充说:“上班都快一个小时了,高小引还呆在更衣室里偷听命运交响曲,她手舞足蹈,那个人迷劲儿,我都走在她跟前了,她居然都没有发现。”

韩主任:“你先走吧,过一会儿我就去处理她的事情。”

刘春玲看了韩主任办公室坐的客人一眼,觉得有点面熟,便轻轻地闭上门,她没有走,她要听她们在里边说什么。

那位客人说:“吴鸿影每次上夜班,都是由王镐京接送,这些我不是不知道的……”

刘春玲恍然大悟,怪不得觉得面熟呢,原来韩主任指的客人就是吴鸿影的母亲张守萍,这下,她更不能走了。

韩主任:“客观地说,他们俩是在工作中建立起的感情。”

张守萍:“我的姑娘我了解,我看左右她的是感恩心。”

韩主任:“工作上一丝不苟的人,生活上一般也具备责任心。”说到这儿,她给张守萍倒了杯开水,一边递一边说,“王镐京这孩子很勤奋哪!”

张守萍接过水杯说:“谢谢!他们这一代人不像我们那个时候,让繁琐的家务搞得那么辛苦。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随之变得简单。洗衣物用洗衣机,做饭就不用说了,到处有半成品可买。擦桌子扫地,这些不用动脑筋的活儿,说着话聊着天的功夫,顺手就都做了,多活动活动身体还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关键是结婚后要朝夕相处。那牵扯的问题可就多了。韩主任,我们俩换个位置,假若吴鸿影是你女儿,你同意她和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处朋友吗?”

韩主任说:“用发展的眼光看,王镐京是有前途的。”她又补充道,“这孩子的人品也不错。”

吴鸿影的母亲答道:“可问题在于他们俩根本不具备共同生活的基础啊!我们都是有生活阅历的人。懂得双方在相处过程中,看似提不上串的那些矛盾是最折磨人的。他们俩生活环境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生活习惯就更不相同了,如果在一起过日子,步调都统一不了,怎么可能生活得愉快呢?”

刘春玲听到这里,差点笑出了声,她赶快用手捂住了嘴,扭身便往车间跑,路上。她不知出于什么心态,抑制不住地前仰后合,嘿嘿嘿地笑个不停。

她进到车间。幸灾乐祸地看着王镐京,对他打着哑谜的手势。

王镐京仰起头。根本看不懂她在干什么?很快就又低下头干起活来。

P6-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到底要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06340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50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