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迅卷/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之一。

该书对我国著名作家、民族魂人物鲁迅先生进行了文学研究,简述了其生平,选录了其代表作品或作品片断进行赏析,有小说和杂文,且收录了其著述年表。

内容推荐

本书是《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之《鲁迅卷》。该书由知名学者作家评点,北大教授权威推荐。本书荟萃经典,是速读大师之指南;它浓缩文学精华,引领读者学习创新;它点评赏析,助我们聆听智者声音;它图文并茂,让我们享受阅读之乐趣。

目录

第一章 鲁迅小传

第二章 选文与赏析

 一、为国民灵魂画像

  阿Q正传(小说)

  示众(小说)

  狂人日记(小说)

  孔乙己(小说)

  灯下漫笔

  略论中国人的脸

  论睁了眼看

  论“他妈的!”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二、精神世界探险

  铸剑(小说)

  非攻(小说)

  在酒楼上(小说)

  影的告别

  希望

  过客

  死火

  墓碣文

 三、平常人平常心

  自传

  父亲的病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琐记

  “这也是生活”

  死

  1936年给母亲书信一组

第三章 方家评说

第四章 作品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父亲去世,风雨飘摇的少年

第二年春夏之交,科场舞弊案的风声渐渐松了,鲁迅和弟弟又回到了城里,回到了双亲的身边。

然而,别的灾难又接踵而至。这年冬天,父亲病倒了。从此,鲁迅常常出入当铺和药铺。他拿着衣物家什,在比自己高一倍的当铺柜台前去典当,在冷漠、歧视的眼神下接过钱,又到同自己一样高的药铺的柜台前为父亲买药。

为了治父亲的病,家里不得不倾其所有,先后延请了当时绍兴的两个名医:姚仙芝和白莲臣。他们名气大,要价也高,而且开的药引很古怪,如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成对的原配蟋蟀……为寻找这些药引,鲁迅不知花了多少心思,费了多少劲。

在与所谓名医的周旋中,在出入当铺、药铺的奔波中,鲁迅见到了家境的日趋困厄,感觉到了母亲的忧愁与痛苦。父亲因贫病交加,脾气越来越坏,经常喝闷酒,发脾气,而且还抽上了大烟。有时,母亲拉着鲁迅的手,走到父亲常去的那个本家的窗外,偷偷地察看,父亲果然在烟床上抽大烟。母亲伤心地拉着鲁迅回去,路上偷偷地擦着眼泪。

最后,在1896年10月12日,他的年仅37岁的父亲,在叔祖母衍太太催促他们兄弟高声叫喊的“父亲!父亲!”声中去世了。

这时,鲁迅只有16岁。

曾祖母的去世,祖父的下狱,父亲的早死,这一连串的不幸接连发生,使鲁迅集中品尝了人生的苦痛,同时受尽了人间的白眼和经济的压迫。然而,正是在这“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途路中”’,他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这是促成鲁迅深刻体察人间冷暖、深入思考人生悲剧的最初的原因。后来,他在一封信中说:“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去……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

父亲死后,祖父仍在狱中,鲁迅一家因此备受本族人的歧视。父亲死后,在处理家族财产和其他事务的活动中,未成年的鲁迅以本家长子的身份到场理事,总是受到本族长辈的欺负。他们对鲁迅一家巨大的变故和苦难似乎没有一点同情之心,对一个未成年的晚辈也没有关爱之心。鲁迅对他们那些不公平的做法,非常不满,但是又无法对这样的不公道产生影响或予以纠正。他只能默默忍耐和接受。

鲁迅因家境贫困,总是缺钱用于必需的开支。有一次,衍太太怂恿他寻找家里的首饰去变卖,接着衍太太又放出流言,诬蔑鲁迅偷了家里的东西。

不堪忍受的歧视,流言的中伤,使他决心离开故乡,“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择的人们”。

当时,摆在鲁迅面前,除了投考科举走所谓的“正路外”,还有两条路:一是学做幕僚,二是做商人。

但是鲁迅都不想尝试。

然而,新的道路又在哪里呢?

受当时维新思想的影响,加上“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择的人们”的坚定决心,鲁迅决心进新学堂。杭州的“求是书院”是一所新学堂,可是学费太贵。于是,鲁迅决心到南京去进无须缴纳学费的“洋学堂”。当时,学洋务被认为是“走投无路”,“只得将灵魂卖给洋鬼子”,自然要受到社会各方的奚落和排斥。然而,除了这样的选择,鲁迅实在没有别的更好的路可走。

从水师学堂到矿路学堂

1895年5月21日上午,在世人的奚落和嘲笑声中,鲁迅接过母亲为他筹措的八元川资,毅然决然离开了绍兴,踏上了去南京求学的旅途。

想到未来,念及老母弱弟,旅途中的鲁迅,百感交集,愁肠百结。想到母亲和弟弟正在念叨他此刻已经抵达某地某处,年轻的鲁迅更是涕不可抑制。

5月24日,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时年18岁。

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里,分在管轮班。功课很简单,一星期中,四整天读英文,一整天做作文:《知己知彼而胜论》、《颍考叔论》、《云从龙风从虎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论》等。其他就是读古文。

学堂里原有一个供学生学游泳的水池,因为曾经淹死了两个年幼的学生,在鲁迅入学时,早已填平了,上面还造了一座小小的关帝庙,来镇压水池的鬼魅。每年七月十五日,学堂请和尚到操场来放焰口,念经以镇邪。

这是一所实行高压统治的学堂,学堂的校长叫“总办”,权力很大,他持有军权,有权“办”学生,甚至可以处死学生。然而,鲁迅并没有被高压驯服。一次,一位新来的职员,势派非常大,很傲慢,可是他却将一个名叫“沈钊”的学生读成了“沈钧”,于是,鲁迅他们就叫他“沈钧”并以此讥笑他。两天之内,鲁迅和十多个同学就被连记了两大过和一小过,再要犯事,就一定要被开除了。

然而,还没等学校开除,鲁迅自己已经决定退学了。因为他觉得这所学堂里“乌烟瘴气”。而且,他被分在管轮班,他想将来毕业了,一辈子生活在底舱里,甚至上不了舱面,这是他所不愿意的。

他决定改考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1898年10月26日,鲁迅考入矿路学堂。这所学堂,是因为两江总督刘坤一听到青龙煤矿出息好,能赚钱,而特意开设的。

进入矿路学堂,鲁迅走进一个新的知识天地。鲁迅在这里,才知道世界上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画和体操。还有奇特的地学和金石学。英文不学了,改学德文。这一切,鲁迅都觉得“非常新鲜”。

P8-11

后记

郁达夫说过,要想通过阅读来了解中国,只有一条捷径,就是读鲁迅。读懂了鲁迅,也就懂得了中国的一半。

鲁迅先生留下的著作共有300多万字,翻译作品也有300多万字。对于鲁迅这种跟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如此特殊的人物而言,要想完整地了解他就必须研究他的全部作品。按照本书的体例,只能给读者提供10万字的作品,这对编选者来说确实有点为难。通过这10万字,当然不可能全面而且深入地了解复杂而又博大的鲁迅。我们采用了专题化的选编方法,通过“为国民灵魂画像”、“精神世界探险”、“平常人平常心”三个角度,以期帮助读者对鲁迅建立基本的了解。

“平常人平常心”让读者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接近鲁迅,感受鲁迅的喜怒哀乐,也感受他的善良、困窘、恐惧、忧虑等等世俗情绪。这种“零距离”的接触所产生的世俗印象,有利于打破人们对于鲁迅的神圣化和神秘化,奠定真实地了解鲁迅的基础。

“为国民灵魂画像”是读者较为熟悉的主题。研究、展现、批判国民劣根性,是鲁迅最主要的文学主题。他的工作对此后几代中国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所要强调的是,鲁迅对国民劣根性所进行的批判为什么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加严酷,原因只有一个:他对病弱的国民和民族所怀的慈悲和仁爱比任何其他人更加深刻博大。

“精神世界探险”这一主题是流行的通俗读本中涉及较少的,这些文字表现了一个个体生命在生存论意义上的深刻痛苦。我们认为,要了解鲁迅的丰富、复杂、博大,以及他的思想遗产的超越性,都必须对他的个体生命体验有所感受。

由于鲁迅的特殊地位,他的文章在中小学教材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因为那种学习方式过于分散,加上基础教育中对鲁迅作品的阐释角度比较单一,结果弄得学习者很难对鲁迅产生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真实和准确的印象就更不要说了。本书的选文与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少量重复,我们相信这些作品纳入到本书的阐释结构之后,会让读者读出新意,使得读者跟真实的鲁迅更加接近。

对于热爱鲁迅而又没有条件阅读全集的读者来说,这个只有10万字原文的选本读来怕是有点不痛不痒。就此我们提出一个阅读建议。我们认为,精选鲁迅5本著作作为阅读重点,可以建立对鲁迅较为丰富的理解。

第一本是《坟》,这是鲁迅第一本论文集或者叫杂文集,日本留学时期所写的探讨文化、历史、科学、文学问题的主要论文,“五四”运动时期所写的批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缺陷的主要文章,都收集在这本书中。

第二本是《呐喊》,第三本是《彷徨》,这两本都是小说集,为读者所熟悉,介绍从略。

第四本是《野草》,这是一本薄薄几十页的很别致的散文诗集,一口气就可以读完。但因为其意象的绚丽、痛苦的幽深、情感的复杂、表达的隐晦而成为最难读懂的鲁迅著作。就思想深度和文学成就而言,它在泰戈尔《吉檀迦利》、波特莱尔《巴黎的忧郁》、纪伯伦散文诗之上,爱好文学的人不妨将它背诵下来——一定可以受益无穷。

第五本是《朝花夕拾》,它从日常生活和日常情感角度记述了鲁迅的成长过程,真挚而又细腻。

这5本书加起来大约50万字的样子,相当于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当然,它们的思想含量很大,所以读起来决不像阅读流行小说那么轻松。但是,所获的教益将是无穷尽的。

2003年11月17日,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迅卷/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摩罗//许抄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583529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7
出版时间 2004-02-01
首版时间 2004-02-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97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