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都市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较为发达的中心对农村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和影响力,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乡村的叙述中已经含有大量都市对乡村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渗透的描写,都市一直是乡村的理想与归宿,它的影子一直影响、渗透甚至改变着乡村生活。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拥人城市,民工等已经构成了当代都市文学叙述中的重要景观,乡村也成为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精神逃避之所和心目中的理想之地,都市/乡村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彼此对立的消解和互融。
图书 | 精神探索与文学叙述(新世纪文学论稿) |
内容 | 编辑推荐 长久以来,都市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较为发达的中心对农村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和影响力,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乡村的叙述中已经含有大量都市对乡村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渗透的描写,都市一直是乡村的理想与归宿,它的影子一直影响、渗透甚至改变着乡村生活。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拥人城市,民工等已经构成了当代都市文学叙述中的重要景观,乡村也成为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精神逃避之所和心目中的理想之地,都市/乡村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彼此对立的消解和互融。 内容推荐 这是作者关于2000年以来新世纪文学现象和作家创作的思考与感想,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宏观地分析新世纪文学创作的精神背景、生态环境等,下篇以当代最有影响和最为活跃的一批作家的创作文本为考察对象,从不同角度解读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在全书中,作者强调创作中“自我”在场、直面个人经验、精神叙事的重要性;行文中,虽然常常带有批评的语气,但作者对于文学的真诚和期待却也随处可见。 目录 眼睛里的落日和黎明(代引言) 上篇 新世纪文学的精神背景 精神探索与文学叙述 精神缺席的当代创作 “自我”缺失的当代创作 平庸、疲沓的当代创作 “现实”泥淖中的当代创作 “好看”诱惑下的当代创作 新世纪文学的生态环境 文学批评:“自我”的在场与良知的限度 文学期刊:在困境和因循中挣扎 文学与传媒:喧嚣的文化泡沫 文学出版:有多少长篇可以重读 下篇 新世纪文学的个案考察 莫言:叙述就是一切 张炜:故土、幻象与精神困惑 余华:跨过时间的窄门 杨争光:传统的复归和超越 尤凤伟:世界何以如此寂寥无声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潘军:男人主宰的世界 孙惠芬:乡村伦理中的普遍人性 懿翎:民间世界中的精神舞蹈 金仁顺:七十年代作家笔下的情感困惑 王新军:反抗被塑造 一组作品的阅读札记 后记(一) 后记(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精神探索与文学叙述(新世纪文学论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立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761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2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