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广州讲坛演讲录(第3辑)
内容
编辑推荐

近两三年来,国民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是讲坛文化的兴起。全国许多省市,讲坛遍地开发,听讲座成了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广州讲坛是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向广大市民开放的公益讲坛,讲坛会邀请各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者型官员等演讲关于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教育、法律、文化、卫生等广泛领域。

相信这本演讲的结集可以拉近我们广大公众与精英之间的交流,会对大家的思想、精神等各方面有所促进指导。

内容推荐

本书为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开放的公益讲坛——广州讲坛的演讲的结集,本册为第三辑。

本辑将继续为大家送上15位精英的精彩演讲,有国学大师于丹教授的“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有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有厉以宁的“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还有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化与社会生活”等等,等你来阅读!

目录

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和谐宗教

长征的艰难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与国力

明亡清兴六十年

创意产业——崛起与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创新型城市战略

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

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21世纪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网络文化与社会生活

当代中国大学解读

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

城市竞争力:全球、中国与广州

全球粮食危机:问题与前景

试读章节

政府、社会,包括个人,都应该对健康给予一些投资,把健康管理好。什么叫健康?我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种个人的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并非仅仅没有疾病。”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良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是身体健壮。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变化很大,很多东西都进行了修改,但关于健康的定义没有做更多的改变。近些年来,有人提出了“健康道德”,健康的概念就从原来的一维概念变成了三维或者是四维,生理、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包括道德健康。

健康是我们每天生活的资源,但并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年重新强调的一个问题。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都需要管理,都需要我们投资。要把健康当成一个资源,很好地管理,不要浪费,不要损害,不要忽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结果提不,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是社会因素,8%是医疗条件,还有7%是气候影响。遗传、气候、医疗条件、社会因素等,对健康有没有影响?有影响,但整个加起来是40%,60%都是跟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所以,我曾写过一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书——《健康在你手中》,书中提出“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当然,这是从整体的健康概念来说,不是指某些疾病。有些疾病是百分之百的遗传,比如说血友病。一般人外伤出血很快就会自行凝固,这是机体自我的保护,但是血友病人是缺乏这种能力,这种疾病跟遗传有关系,而且很特殊,是由母亲传给儿子,不会传给女儿。血友病人的皮肤如果被割或者碰破了,就会出血不止,这时就必须要输入凝血的Ⅷ血因子。

糖尿病有遗传因素,肿瘤也有遗传因素,包括广东人容易得的鼻咽癌、地中海性贫血,也有遗传因素。遗传在健康当中是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它在整个的健康预期寿命中占的比例只有15%,60%都跟生活习惯有关系。

美国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一个报告,如果美国男性公民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合理膳食、经常有规律地锻炼,寿命就可以延长十年。后来,它说得更通俗一些。

第一,每天三顿饭都要吃。在座各位检查一下,有没有每天三顿都吃的,有不少人不吃早餐。

第二,特别要吃早餐。晚餐相对吃得比较少,晚上这么十几个小时,到第二天早上又几个小时,能量都不够了。像开汽车一样,油都没有加足,效率就成问题。由于这么长时间没有吃,中午这一顿必然是过量,容易造成肥胖。这么长时间不吃,胆汁的分泌,包括胰腺的分泌都会造成影响,容易患上胆囊的疾病,如胆结石等。另外这么长时间不吃,即便不过食,还是吃一般的量,但是身体的吸收率高了,也容易造成肥胖。有一些女性说早上不吃可以减肥,这是完全错误的,所以一定要吃早餐。

第三,每周至少三次半小时以上的活动。如果活动太少了,比如说20分钟以内,消耗的是肌肉的糖元,20分钟以后才开始消耗脂肪,所以你要减肥,至少要坚持半小时以上。

第四,每天保证七到八小时的睡眠。我看很多人都保证不了,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睡眠还分高质量和低质量,用快速眼动实验和慢速眼动实验,有一套检测的方法。但是不管怎么样,要保证睡眠七到八小时。

第五,不吸烟。

第六,饮酒适量。

第七,保证身材比较均匀。

这样就可以保证寿命延长十年,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诀窍。

健康的十项标准是:一是有充沛的精力,二是可以应付日常工作,三是不感觉过度的劳累,四是态度积极,五是乐于承担责任,六是不挑剔,七是善于休息,八是睡眠好,九是应变能力强,十是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老一点的同志都有感受,虽然比较贫穷,工资也很低,但生活比较平稳。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我们面临竞争、社会压力以及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你在单位是一个好的公务员,你在家里要做一个好父亲、做一个好儿子、做一个好丈夫,都要做得好,这就很不容易。有些人单位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但是孩子就是管理不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就是处理不好。

另外,今天你是公务员,可能由于年龄关系或工作需要,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你可能失去这个工作,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能力。什么事情你都要很好地去做,更何况我们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现在不管是哪一个年龄组,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进入工作,然后中年、老年,可能有很多以前我们不会遇到的问题。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考验人健康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能够抵抗一般的小伤小病、感冒,体重适当,身材均匀,眼睛明亮,牙齿清洁没有龋齿,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等。这是我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要求,结合各个方面的情况提出的这么几个标准。

从躯体来说,健康有五方面的内容:吃饭有食欲,能够很好地享受这一餐饭;走得快,行走自如,步伐轻快;思维敏捷,说话流利,表达正确,口齿清楚;入睡快,睡眠质量高,第二天醒来之后不感觉疲倦;还有就是没有便秘,便后感觉比较轻松。

从心理来说,健康要求三个良好:第一,要有良好的个性,心地善良,乐观处世,为人谦和;第二,观察事物比较客观,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际关系比较好。这三点在现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亚健康

这些年亚健康提得很多,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真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健康人不超过15%。真正有各种疾病的大概也占15%,也就是说70%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这种第三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P164-167

序言

近两三年来,国民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是讲坛文化的兴起。全国许多省市,讲坛遍地开发,听讲座成了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讲坛有不同种类——一类是大学里的讲坛,由校方、院系或学生社团主办,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类是企业、单位、部门内部的讲坛,目的是培训骨干和员工;还有一类是向社会开放的公益讲坛,大多由地方党政部门主办,它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讲坛文化的主体,在我看来也是讲坛文化中最有意味的现象。我本人曾应邀在不同种类的讲坛上做演讲,其中政府办的越来越居多,这个经历使我获得了亲身感受,并推动我思考其意义。现在,借为本书作序的机会,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众所周知,在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以后,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困扰党政干部的一个难题。以前那种单纯意识形态灌输的模式越来越行不通了,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接受心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在目标、内容、方法上皆有所转变。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可以把党政部门主办公益讲坛看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一种创新,是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转型,是在实践中形成和普及的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式之一。

我试以本书为例略作分析。广州讲坛是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开放的公益讲坛,迄今已开办四年多,演讲的结集也出到了第三辑,是同类讲坛中比较成熟的范例。我们看到,一方面,讲坛所邀请的主讲人是各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者型官员,演讲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教育、法律、文化、卫生等广泛领域;另一方面,讲坛向广大市民开放,自愿参加,听众是对知识、思想以及相关讲题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和普通百姓。作为主办者的党政部门在这里主要起组织、宣传和引导的作用,为精英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搭建有效的平台。与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模式相比,这是重大的转变。一个关键的转变是,目标不再是培养驯服工具,而是切实地提高公民素质,在精神层面上建设好现代文明社会。党政部门的水平不是表现在向人们提供不容置疑的真理,而是表现在提供最好的服务,为人们追求真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党政宣传队伍自身的素质也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有意思的是,正是在经济转型开始得比较早、市场经济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地方,例如广东和浙江,这个类型的讲坛文化也兴起得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究其原因,大约是因为,在民众这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从而感觉到了对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在政府这方面,经济转型有力地促进了其观念和职能的转变,加强了服务意识,包括在满足精神需要方面为民众服务。广州讲坛便是如此,自创办以来,围绕“高、优、新、活”下功夫,努力向广州市民提供高端优质的讲座服务,已成为广受欢迎的讲座品牌。从邀请的主讲人名单看,组织者对当今国内思想前沿的情况相当了解,对讲题类别的安排比较全面,从讲座前的预告、讲座时的会场组织和网上直播、讲座后的媒体报道和电视播放以及演讲集的适时出版看,每一个环节都做得认真细致,说明讲坛团队具备了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一次讲座的效果之好坏,取决于主讲人、组织者和听众三方的水平。主讲人的水平,不论是学识和思想水平,还是口头表达水平,其实是基本确定了的,区别在即席发挥得好不好。凭我的亲身经验,我发现,发挥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对会场氛围的感受。而这个氛围,主要是由组织者和听众造就的,即组织者是否让真正想听你的讲座的人来了,对讲座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和活泼,听众对你所讲的内容是否真正感兴趣并且有所思考。我是去年5月做客广州讲坛的,讲座在艺博院报告厅举行,三百多个座位满座,听众聚精会神,我能感觉到台上台下的无声交流,互动时提问十分踊跃,会场气氛始终很好。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为此我衷心感谢广州讲坛的组织者和听众。  最后,我要说,讲坛文化的受益者不但是听演讲的公众,也包括演讲者自己。尤其像我这样以前只在书斋里生活的人,演讲的需要促使我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也促使我锻炼口才,学习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听众的即时反馈也帮助我及早发现自己思想中的欠缺、谬误和模糊之处,对相关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其实,在哲学的故乡古希腊,哲学家大多是演讲和言谈的高手,雅典街头到处是哲学家与民众互动的讲坛。就此而言,今天的讲坛文化是向哲学原生态的一个初步的回归。比哲学家更突出的是,当时的政治家一定是演讲家,是靠演讲影响公众和贯彻政见的,而这个传统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民主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十分赞赏中国今天的政治家登上公众讲坛,相信这对于政治家和公众双方都是一种良好的民主训练和实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广州讲坛演讲录(第3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晓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58803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