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拜谒龙的故乡》讲述了:说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是因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在数千年里始终围绕着黄河演展。最早的王朝和大一统帝国从这里开始中华早期的经典思想和诸子百家在这里诞生,农耕之兴与丝绸之路由这里起步……黄河以它古朴苍劲雄浑坦荡的体魄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图书 | 拜谒龙的故乡(黄河)/世界文明摇篮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河:拜谒龙的故乡》讲述了:说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是因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在数千年里始终围绕着黄河演展。最早的王朝和大一统帝国从这里开始中华早期的经典思想和诸子百家在这里诞生,农耕之兴与丝绸之路由这里起步……黄河以它古朴苍劲雄浑坦荡的体魄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目录 第一章 人类何时投入黄河的怀抱 大河从远古走来 遥启天边东入海 天赐大河“黄”姓的生命特质 黄土垄下的远古岁月 第二章 河畔逐鹿启开文明的大幕 文明的曙光 伏羲、女蜗划方圆 涿鹿之战与黄帝的创举 大河之威与尧、舜、禹圣明 夏立九州、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第三章 第一个黄金时代 君臣之际的典范:商汤和伊尹 甲骨文的今古传奇 殷墟——青铜时代的见证 文王“演易”,武王“克商”,周公“制礼作乐” “礼坏乐崩”时听百家争鸣 孔子,墨子留下的万世瑰宝 农、工、商、水利大兴的“技术主义”时代 第四章 “大一统”帝圜从这里出发 从兵马俑看秦始皇 车同轨、书同文、百世都行秦政治 天汉风流与丝绸之路 秦汉之农耕、手工业和中医术 秦汉的倡人、方士、食文化 “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及其《史记》 “白马负经”与佛教东来 第五章 乱世时期的除旧布新 群雄纷争与《三国演义》 民族大迁徙与江河对话 再一统与京杭大运河 儒、佛,道的并立与交融 汉文化,一个强大的磁场 第六章 与河共舞的流金岁月 回望盛唐长安 一代女皇与“神都”洛阳 “诗仙”、“诗圣”笔下的大河 陈桥驿兵变与宋太祖“以文治国” 程朱理学与宋人艺趣 喧嚣繁华《清明上河图》 牧马南下与大都种韵 不朽名著河畔生 至远且大的治河先人们 第七章 永远的故乡,不息的回声 “客家”的故里,我的故乡 “黄河大台唱”,民族的共鸣 敦煌,少林,长城……我们的心仪 崛起的呼唤,未来的梦 触摸黄河生命的节律 黄河文化,永远的世界遗产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拜谒龙的故乡(黄河)/世界文明摇篮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志刚//许立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345442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11 |
宽 | 17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