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一生要知道的世界文学(彩色读书之旅)/图说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100余位重要作家,200多部传世佳作,全面而重点突出地介绍了世界文学史中各个流派的萌芽、发展、形成、繁盛及衍变过程。另外,出于方便读者阅读的考虑,本书还对体例加以大胆创新,将正文中提及或未具体提及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开辟带图链接、经典引文、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等辅助栏目,对世界文学史中出现的专用术语、文学流派、某一时间段或某一文学领域进行解释、总结、延伸,以及纵向或横向的对比,不但丰富了内容,更使整个版面显得新颖别致。同时,编辑还精心选配了200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其囊括名著书影、作家画像及旧照、作家珍贵手稿、相关绘画及历史文物照片等,立体形象地再现了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并且配以准确精当的图注文字,充分拓展读者文化视野,开辟读者思维想象空间,令读者心随图动,如身临其境,轻松愉悦地畅游整个世界文学世界。

内容推荐

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之深远、成就之巨大、魅力之无穷,超过其他一切艺术形式。文学不仅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给予自身的最好犒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建立必要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启迪心智、陶冶隋操和领悟人生。本书通过科学简明的体例、生动凝练的文字、新颖独特的版式、丰富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世界文学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座世界文学的博物馆,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悦体验。

目录

对永生奥秘的探求:《吉尔伽美什》

高华宏阔的史诗典范:《荷马史诗》

印度心灵的镜子:《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

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德斯

阿拉伯民族的纪念碑:《一千零一夜》

扶桑的空谷足音:《源氏物语》

神与人的界标:但丁

人性复归的第一声呐喊:卜伽丘

西方小说的春雷:拉伯雷

上帝之后,他决定了一切: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者的疯子:塞万提斯

“扭捏难堪的嘴脸”:莫里哀

对自身文明的失望:笛福

魔鬼与太阳:歌德

铁与火:席勒

丰饶奇突的诗才:海涅

孤傲的叛逆者:拜伦和雪莱

永恒的女性:奥斯丁与勃朗特姐妹

幽默与悲悯:狄更斯

“为20世纪而写作”的大师:司汤达

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

永远的人道主义者:雨果,

俄国的太阳:普希金

含泪的微笑:果戈理

诗的控诉书:屠格涅夫

现代主义的先驱:爱伦·坡

心灵罗曼史:霍桑。

带电的肉体:惠特曼

灰姑娘的火柴天堂:格林兄弟与安徒生

传奇父子:大仲马与小仲马

人类未来的预言者:凡尔纳

医生般冷静的艺术家:福楼拜

邪恶之花:波德莱尔

自然,并且主义:左拉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

拷问人类的心灵:陀思妥耶夫斯基

绿木棒一一生的追寻:托尔斯泰

为小人物歌哭的作家:契诃夫

社会大学的高材生:高尔基

美利坚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

剪亮的灯盏:欧·亨利

美国的悲剧:德莱塞

唯美的王子:王尔德

威塞克斯的篝火:哈代

文明的荒原:艾略特

问题剧大师:易卜生

“通过火焰,到达心底”:萧伯纳

诗的宗教:泰戈尔

智慧与美:纪伯伦

“快乐只存在于回忆之中”,普鲁斯特

都柏林的史诗:乔伊斯

“布卢姆斯伯里”的女才子:伍尔夫

心灵创造的树:福克纳

困在城堡里的思想者:卡夫卡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奥尼尔

20世纪的良心:萨特

局外人:加缪

和大海搏斗的人:海明威

改变了当代戏剧走向的文学巨匠:贝克特

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为作家写作的作家:博尔赫斯

东方鬼才——时代不安的象征:芥川龙之介

美的悲哀与幻灭:川端康成

纯真年代的爱情物语:村上春树

顿河的史诗:肖洛霍夫

尘封的大师:布尔加科夫

小说家中的诗人:帕斯捷尔纳克

推翻第四堵墙:布莱希特

荒诞英雄与精神天使:塞林格

幻想与现实的两重世界:卡尔维诺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

试读章节

对永生奥秘的探求:《吉尔伽美什》

东方,是人类文明的曙光最先闪烁的地方,也是史诗惊采绝艳的诞生地。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河水长年流过西亚这块富庶并且早熟的土地,她缓慢而又执著地带来生生不息的动力、取之不竭的资源,当然,还有无法驾驭的洪水……但最重要的还是冲刷出了东方特有的“水”性文明。公元前19世纪,这里便产生了一个盛极一时的梦幻式帝国:巴比伦。而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史诗也诞生在这里,这就是那用楔形文字刻在12块泥板上的伟大作品:《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国王的名字,也正是其城邦时期苏美尔人创建的乌鲁克城邦的一个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国王。整部史诗共3000余行,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那神奇的交战与结交;二是人类文明史上众口相传的大洪水;三是恩奇都死后吉尔伽美什在阴曹地府的痛苦探求。

其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吉尔伽美什虽然生活在人间,但他事实上却三分之二是神体。做了乌鲁克国王后,性情暴戾,荒淫无度。天神为了管束他,就为他创造了一个对手恩奇都,这是一个野性未脱的人。二人交手后,不分胜负。最后,英雄相惜,结成了莫逆之交。而真挚的友谊改变了吉尔伽美什,同时也改变了恩奇都。前者从一个残暴的国王转变为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后者则迅速地文明开化。

吉尔伽美什决心为民除害,杀死巨妖芬巴巴,救出女神伊什塔尔。经过残酷的战斗,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终于取得了胜利。吉尔伽美什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敬佩,赢得了伊什塔尔的爱情。女神充满激情地向英雄倾诉道:“请过来,做我的丈夫吧,吉尔伽美什!”女神还说,如果他接受她的爱情,就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不料,吉尔伽美什拒绝了伊什塔尔。他不喜欢伊什塔尔的水性杨花,到处留情,而且不善待自己的爱人。伊什塔尔遭到拒绝后,由爱生恨,便请凶狠的天牛替她报受辱之仇。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与天牛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一举宰之于乌鲁克城下。不幸的是,他们受到了伊什塔尔的父亲、天神阿努的惩罚。天神决定惩罚恩奇都,便让他患上致命的疾病,并于极度的痛苦中离开了人世。挚友的去世,使吉尔伽美什悲痛欲绝,同时也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吉尔伽美什决心到人类的始祖乌特纳庇什丁那里去探寻永生的秘密。在经过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后,他终于找到了乌特纳庇什丁。乌特纳庇什丁向他讲述了人类曾经历大洪水的灭顶之灾,但自己一家得到神助而获得永生的经过。显然,乌特纳庇什丁获得永生的秘密对吉尔伽美什毫无用处,因为再也不可能有这种机遇了。后来,吉尔伽美什得到的返老还童的仙草又不幸被盗,最后只得万分沮丧地回到了乌鲁克。全诗以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灵魂对话而结束。

这是一部具有巨大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容量的作品,其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人类对生命的自觉探索及其痛苦,也成为了其后史诗乃至其他文学样式的永恒主题。有学者认为,征讨芬巴巴是人类征服自然界那强烈愿望的集中反映:史诗把自然界的水、火、气集于芬巴巴一身,使其成为自然威力的象征。而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芬巴巴还是大神恩利儿的属下。而此后吉尔伽美什拒绝了女神伊什塔尔的求爱,并杀死了大神阿努的天牛,这都反映了人的主体性的初步觉醒,以及人力与神力的抗衡。由此,这部史诗也就与神话观念,即无条件地信仰、崇拜和服从神祗的观念,实行了第一次分离,从而也体现了史诗与神话的实质性差异。

而吉尔伽美什对死亡的恐惧与对永生的探求也具有无可置疑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人类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已经开始确立,而这正是人类正确认知自身、评价自身的一个起点。

《吉尔伽美什》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对东西方文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法磨灭,历久弥新。  

高华宏阔的史诗典范:《荷马史诗》

在希腊神话中,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大地女神忒提斯与密尔弥冬之王佩琉斯结婚时,遍请诸神,但却唯独漏掉了不和女神厄里斯,厄里斯便来到席间扔下了一个所谓的“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丽的女人”。于是,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佛洛狄忒便争夺起来,天神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都找到了帕里斯。赫拉允诺给他财富与权势,雅典娜答应给他智慧与声名,而阿佛洛狄忒则答应给他世间最美丽的女人做妻子,于是,帕里斯便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后来阿佛洛狄忒便帮帕里斯去斯巴达并拐走了国王墨涅拉奥斯美貌的妻子海伦,希腊人气愤之极,便由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首领,组成希腊联军,共同讨伐特洛伊人。他们调集了1000多艘船只,渡过了爱琴海。于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战争开始了。

无论看过原作与否,接下来的故事却几乎尽人皆知。史诗作为一个民族童年遥远的记忆,已逐渐沉积在民族文化的心理深层。所以,当代的各个民族对自己民族的史诗整理都极为重视,近几个世纪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史诗作品,其中的每一部作品都积聚了一个特异的民族文化暗记。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我们绝大多数对史诗所发的感慨却都是对这两部声名尤著者言的,那就是史诗的典范式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故事在开始时,已是特洛伊战争爆发后的第10个年头了。一场可怕的瘟疫在希腊联军中蔓延开来,原来是主帅阿伽门农分得了在战争中俘获的太阳神祭司克律塞斯最漂亮的女儿,克律塞斯带着充足的赎金来赎取,但遭到了阿伽门农的拒绝,所以,太阳神阿波罗为之震怒,并降下了惩罚。这时忒提斯与佩琉斯的儿子阿喀琉斯早已成长为联军中最为勇猛的英雄,他请求阿伽门农送还祭司的女儿,而阿伽门农当众辱骂了他,并宣言“我要亲自到你的营帐里,把给你的奖赏,美丽的布里塞伊斯带走,让你清楚地知道,我比你强多少,也使其他人小心,不要显得和我一样,当面给我顶撞。”此时的阿喀琉斯异常愤怒,因为对方所抢去的不仅是他心爱的女奴,而且也损伤了他的荣誉与尊严。史诗正是从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始的。在全诗的开头,诗人吟唱道:

女神啊,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致命的愤怒吧!

它给阿凯亚人带来无穷的痛苦,

把许多英雄的魂灵抛向哈台斯,

躯体留作狗和飞禽的猎物。

就这样,阿喀琉斯愤而退出了战斗。他无动于衷地看着希腊联军节节败退,甚至阿伽门农来与其和解,他也仍然坐在自己的帐篷里。不过,他倒是把自己的甲胄借给了挚友帕特罗克洛斯。但是,特洛伊的英雄赫克托尔不但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而且还把这幅甲胄当做战利品而挑衅,他十分悲痛,终于决定出战。他的重新参战,立刻扭转了战局。他们不仅打败了特洛伊人,而且他也杀死了赫克托尔,为亡友复了仇,并把他的尸体拖在马尾后,围着特洛伊城奔驰。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来到阿喀琉斯的营帐,痛哭着要求赎回儿子的尸体,阿喀琉斯忽然想到了自己年迈的父亲,便同意让他带走尸体,并答应休战11天让他们从容地举行葬礼。《伊利亚特》就在此时戛然而止。

当然,战争并未随着温情的复苏而结束,残酷的战争仍在继续:帕里斯用箭射死了阿喀琉斯;而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设下了木马计,终于攻下了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大战。于是,离开本国10年之久的阿凯亚的首领们便纷纷回国。英雄的阿喀琉斯已长眠于异国他乡,不可能生还故土了,但另一个英雄那充满奇幻色彩的返乡历程却又被传唱不衰,这就是另一部伟大而奇诡的史诗:《奥德赛》。  10年的漫长战争使奥德修斯对家乡充满了思念,他激动地踏上了归乡的路,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历程也依然要费去他10年的光阴。在这期间,他遇到了独目巨人,几个同伴便被吃掉了,他最后用计策摆脱了这个巨妖;神女喀尔刻把他几个同伴又变成了猪;还碰到了女妖塞壬,她的迷人的歌声会让任何一个人神魂俱醉,从而永远留下来,奥德修斯让同伴把他绑在桅杆上,不但渡过了这一关,而且还听到了那迷人的也许再也无法听到的歌声;他还躲过了海中巨怪,游历了冥土,并被仙女卡吕普索羁留了7年,最后,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王宫。而当地的一些贵族以为他已经死去,便一直向其妻佩涅洛佩求婚,企图夺取王位和财产。他回国后便乔装乞丐,与儿子一起杀死了那些求婚者。

两部史诗均为24卷,1万多行。如此庞大而繁复的情节线索,史诗的作者却能将其巧妙地结构起来,布局完整而精致,令人惊叹。特洛伊战争持续了10年,而作者只写了其第10年的51天,具体描写也仅集中在4天的激战中。全诗以阿喀琉斯的偾怒与息怒贯穿,突出地表现了他的英勇。笔力集中,气氛浓烈。奥德修斯也漂流了10年,但也只写了最后42天发生的事情,作者一开篇便写最后奥德修斯来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国土,他向国王讲述了过去9年间他在海上那惊心动魄的经历。这一结构艺术具有极鲜明的文学自觉意义,并且,它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势能,使得整部作品既鲜明集中,又完整而丰富。史诗所用的语言也质朴而自然。尤为醒目的是我们通常誉之为“荷马式比喻”的那些精彩语句,丰富而又贴切,生动而又新奇。

……

P1-5

序言

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之深远、成就之巨大、魅力之无穷,超过其他一切艺术形式。文学不仅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给予自身的最好犒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建立必要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和领悟人生。

为了让读者轻松地学习和掌握世界文学知识,并满足其更高审美和人文需求,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遵循着如下理念:哲学式的独特视角,文学式的语言风格,艺术式的制作理念,图片、文字、版式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构建回归历史的彩色通道,立体展示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

书中收录了100余位重要作家,200多部传世佳作,全面而重点突出地介绍了世界文学史中各个流派的萌芽、发展、形成、繁盛及衍变过程。另外,出于方便读者阅读的考虑,我们还对体例加以大胆创新,将正文中提及或未具体提及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开辟带图链接、经典引文、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等辅助栏目,对世界文学史中出现的专用术语、文学流派、某一时间段或某一文学领域进行解释、总结、延伸,以及纵向或横向的对比,不但丰富了内容,更使整个版面显得新颖别致。

同时,编辑还精心选配了200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其囊括名著书影、作家画像及旧照、作家珍贵手稿、相关绘画及历史文物照片等,立体形象地再现了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并且配以准确精当的图注文字,充分拓展读者文化视野,开辟读者思维想象空间,令读者心随图动,如身临其境,轻松愉悦地畅游整个世界文学世界。

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晓畅易懂的叙述语言、新颖独到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共同呈现出一部立体、形象的文学史,使读者如身处世界文学博物馆,是快速、有效学习世界文学知识的理想读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一生要知道的世界文学(彩色读书之旅)/图说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峙//曾双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22310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9-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