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企业、金仁宝集团、天仁茗茶、汉钟精机四个企业成功的“秘密”就你一件件珍宝被我们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各位读者,以资借鉴。
虽然台湾属于海岛型的经济形态,其本身的经济发展受到天然资源与市场范围的限制。但是从一些企业的成长轨迹当中,却可以发现其成长模型的稳健性与效率性。一个企业在发展中,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实现过程则必须踏踏实实,逐步突破。这期间,企业本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成为推进企业成长升级的关键。本书共分为四篇,包括统一企业、金仁宝集团、天仁茗茶、汉钟精机四个不同行业的企业案例,主要从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成功经验。
虽然台湾属于海岛型的经济形态,其本身的经济发展受到天然资源与市场范围的限制。但是从一些企业的成长轨迹当中,却可以发现其成长模型的稳健性与效率性。一个企业在发展中,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实现过程则必须踏踏实实,逐步突破。这期间,企业本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成为推进企业成长升级的关键。本书共分为四篇,包括统一企业、金仁宝集团、天仁茗茶、汉钟精机四个不同行业的企业案例,主要从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成功经验。
本书可供各企业管理人员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可作为大学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
第一篇 统一企业从台湾迈向世界食品王国之路
引言
1 企业沿革
2 经营战略
3 管理技术与组织行为
4 全球化与两岸布局
5 企业形象与社会责任
6 迎向世界级企业的新挑战
总结
附录 统一企业集团各关系企业基本资料
参考文献
第二篇 金仁宝集团建构科技巨人之路
引言
1 集团简介
2 全面提升技术能力
3 布局规模与企业成长
4 整合创新与发展远景
5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总结
附录A 金仁宝集团各公司背景资料表
附录B 金仁宝-生产据点
附录C 金仁宝-营销据点
附录D 金仁宝-后勤仓库与发货中心
参考文献
第三篇 茶叶王国,天仁茗茶创新之路
引言
1 天仁茗茶的业绩与成长历程
2 以创意升级为目标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天仁吃茶趣为例
3 天福茗茶的商业模式创新
总结
附录 天仁企业发展史
参考文献
后记
第四篇 汉钟精机,汉人敲响世界之钟
引言
1 汉钟精机背景
2 汉钟精机发展历程
3 企业竞争力分析
4 利用资本市场,愿景加速实现
5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总结
附录汉钟精机及螺杆压缩机年度大事记列表
参考文献
经营战略是指导企业经营的最高原则,统一企业的经营战略,来自于创立之初由高清愿先生所确定的大策略方向,也就是要以做到最大、最好、与众不同的境界为目标。同时,也定下了统一企业一定要藉由产品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来达到全球最大食品企业的目标。
一、战略方针
高清愿先生在统一企业成立之初,以“开最大的公司,做最好的产品”作为经营理念,被称为是建立了“一开始就走向对的循环”的战略方针。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方向领航,也是带动企业不断茁壮成长的动力。回顾统一发展的历程,除了在1988年唯一的年度出现营业收入的负成长之外,将近40年来,每年都能持续保持迅速地成长。1983年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新台币100亿元,1992年超过新台币200亿元,集团营业收入已达新台币513亿元。在台湾食品业界当中,原先营运规模的市场龙头为味全公司,但就在1973年,也就是统一企业成立之后的第6年,统一企业就以后来者居上的态势,登上市场龙头的宝座。从此之后,不但一路持续至今,而且拉大了领先的差距。1991年以后,统一企业的营业收入,已超越第二位的味全两倍以上。2007年12月17日,统一在中国大陆的控股公司于香港挂牌上市之后,统一在两岸及东南亚食品事业的整体布局之下,将以新台币1200亿元作为新的一年统一全球食品事业营业收入的挑战目标。
二、发展策略
秉持着高清愿先生所定下的经营战略,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充,以及市场领域与环境的变化,统一企业在2006年发布了公司面对未来发展新的中短期发展策略。这项新的中短期发展策略,揭示了以遵循“一个核心、四个主轴”的经营战略架构。内容为统一将以“品牌”为战略的核心,以“贸易”、“渠道”、“制造+R&D”、“策略联盟及并购”四个主轴为发展的方向。以积极的建构“泛亚洲高速公路”布局,形成紧密与畅通的产销网络,从而实现迈向世界级企业规模的目标。
1.结合国际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统一企业认定品牌的价值,是可以跨越疆界、种族和文化的无形资产,也能展现企业生命力,品牌的价值来自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而消费者的信任,又能反映在市场占有率的成果上。因此,除了致力于多品牌延伸的优势能力之外,也将不断发展国际性品牌,以及在组织上提高对品牌塑造与推广策略的层级。由于消费市场的区域广大,消费者因不同的族群与层次,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嗜好和需求的特性。为了满足消费族群不同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发展广泛的多样性本土产品的品牌,以及引进国外品牌等多重的品牌扩张策略的运用方式。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使每项品牌与产品的结构精准结合,并达到品牌核心价值的强化,从而能够获得广泛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同。使得各品牌的发展在市场上取得优势的竞争地位,同时,也能藉此扩大市场占有的版图,以建立雄厚的品牌资产成为积极努力的目标。
2.品牌精耕,提升绩效
以台湾市场为例,在品牌精耕的策略落实方面,2007年已经有46个品牌的年度营业额在新台币1亿元以上,已成为重点发展项目。这些项目的利润贡献度,在台湾食品本业的获利方面,可创造出84%的贡献度,是主要的获利来源。另外在针对不同消费族群与品味的消费者来说,发展出多种口味的品牌商品,也可因品牌的包夹战术而提高整体的占有率,从2007年台湾市场的茶饮料方面,前四大占有率最高的茶饮料当中,就有三种由统一生产销售,分别是麦香、茶里王及纯吃茶等饮料。这种多品牌、多种口味满足各层次消费者需求,扩大市场版图与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方法,就是发展策略之一。
3.流通体系的强化 在渠道的有效建构与强化方面,除了在既有的基础上,与制贩同盟伙伴运作效能的持续强化,以现代渠道展店与发展的方式,将统一的产品以更方便、多元的满足来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同时,统一也将流通与零售据点的充分结合,发挥新的能量,致力于流通运作体系上的效率提升,随时掌握可以精耕的商机,开拓和创造每一种可能的新渠道和新市场。事实已证明,在渠道系统的严密建构基础上,统一成功的将其服务的功能提升到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诸如网络购物的取件、快递服务,各种民生活动中的缴费系统,都能通过统一渠道的体系,便捷地完成,创造了一个与消费者之间全新的互动关系。除此之外,也以精确性与实时化的高附加价值流通体系的网络建置,将流通信息相关的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网络和零售网络中的每项信息予以串联。使得各主要零售连锁和全球知名品牌之间,建立严密的策略合作、供应和经销代理的关系,促使合作、支持与营运更加增进绩效。
4.制造+R&D
在“制造+R&D”方面,统一企业认为在“唯独研究开发、市场开拓、设备更新三项不能省”的理念坚持之下,以总部的中央研究所为中心,致力于开发新产品、新制造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的方向。这些任务还包括研究科技发展与消费者生活形态的转变趋势,以及产品与人体健康的各项关连性等。在符合这些前提的条件下,再致力于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为了有效率地推进这项任务,统一将开始以布建舰队式的制造配置,以大陆为重心,结合目前数十家代工厂的基础,更加快速有效地整合每个单独个体的优势,发挥“制造研发”的功能,以期达到支持“品牌”核心发展的目标。
5.策略联盟及并购
策略联盟及并购的策略运用,主要是以达到巩固核心品类的制高点为目标,所采取的一个快速有效的经营手段。统一企业的着眼点在泛亚洲市场的宏观布局,尤其是以大陆市场为例,如何以策略联盟的方式整合原物料、产品线及既有渠道,快速地完成经营能量的建制和扩充,以确保市场的竞争优势,使竞争者无法形成威胁,所发展出来的一套灵活和有效的战术。
因此,统一企业也把2010年之前,定为强化全球资源整合与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阶段。除了保持和强化既有的基础与优势之外,将积极追求优质成长,善用经济规模、区域扩张、组织能力与营销战略,展开强而有力的市场拓展战略,以期扩大与竞争者之间的距离,并向世界级领导的市场地位迈进。P19-22
统一企业、金仁宝集团、天仁茗茶和汉钟精机这四个企业的个案研究已经全部完稿,在得到各企业的授权后,我们决定将这些企业的宝贵经验出版成书。本书共有三位作者,石赐亮博士是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访问学者,由他完成了“统一企业从台湾迈向世界食品王国之路”和“金仁宝集团建构科技巨人之路”的撰写,郑胜利和谢天成均是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博士后,由他们分别完成了“茶叶王国,天仁茗茶创新之路”和“汉钟精机,汉人敲响世界之钟”的撰写工作。由于他们的开创性探索,为我们贡献了四个非常精彩的案例,在此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选择这四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是我长时间思考过后的一个选择。考虑的因素有三个:(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严峻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应如何培养和提升竞争力?最好选用具有不同产业背景的企业成长过程来说明。而在众多台资企业中,应该选择哪几家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组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2)哪些企业可以配合需要并提供全面、深入、详细的经营状况和管理经验?以免仅仅是资料的粗加工。(3)选择谁是合适的作者来撰写?现在完成的四个案例基本符合我的思考方向。为了对四家企业和读者负责,在写作之初,我与这四家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并得到认同。在写作过程中,我与每位作者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交流,定出了写作的总体框架和重点、企业主要的经验和特点,甚至于整个案例的写作思路等。在每个案例写完之后,我都亲自做了认真、详细的修改,有的还提出了较大的修改意见。
出版社的编辑要我为本书起一个响亮、有吸引力的书名,于是我又为此作了一些思考。
这四家企业虽然分处不同行业,但其各自的经营成长之路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企业的成长壮大是积少成多的过程,于是我想到《从“大”到“小”》这个书名。大家就觉得奇怪了,一般来说“从小到大”比较符合逻辑,这个“从‘大’到‘小”’是什么意思呢?研究结果告诉我,一个企业在发展中要有大战略、大目标,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其实现的过程则必须踏踏实实、从小做起、一点一滴、逐步突破,不能一蹴而就。“统一”这个品牌在台湾已经是家喻户晓,在大陆也几乎是无人不晓,统一企业在企业经营上,自始至终秉持已故董事长吴修齐先生提倡的“三好一公道”(质量好、信用好、服务好、价格公道)理念,逐渐成长为重视消费者健康、关怀社会、崇尚自然和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的大型集团企业,声名可谓大矣。但是,统一企业在1967年成立之初,是~家资本额只有3200万新台币,主要从事面粉、油脂及方便面的加工和销售的小企业。经过四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统一企业认真做好每一个新的产品,步步为营,点滴落实,已由“量的追求进而提升至质的竞争”,并“不断以科技创新来提升产品的价值”。到2007年,集团营业收入已达到95亿美元,经营范围包括制造、零售、物流、贸易、证券、休闲、百货等行业,成为台湾最大的食品制造、零售及物流企业集团。金仁宝集团、天仁茗茶和汉钟精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都具有相同的理念,虽然他们所处的行业、服务对象、影响范围、影响力表现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读者可从他们“小”处的精彩表现预见到今天的“大”。
企业的成长壮大是靠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克勤克俭地做出来的,如果再加上一颗真心实意为消费者服务的“诚心”、对消费者体贴入微的“细心”、在竞争过程中如履薄冰的“小心”,就能为企业的成功锦上添花。所以,又想到《从“手”到“心”》这一书名,这四个企业的发展都是本着对消费者诚实守信、用“心”操作的理念,从单纯的做好产品,上升到“从‘手’到‘心”’的新境界。天仁茗茶创办于1953年,从最初单纯的种茶、贩茶业务发展到目前台湾岛内规模最大的专业茶业制造厂商,不仅在种植、制作等环节高度注重茶叶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在经营理念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为企业营造现代、多元、中国风的茶文化。通过天仁“吃茶趣”茶餐厅、茶蜜饯食品、高速公路观光茶园、茶博物院、茶学院等经营模式创新(有人对此取名为“体验经济”),让消费者在饮茶中品味到乐趣、在体验中享受生活、在文化中陶>台情操,使之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反过来,这种精神上的提升又促使消费者对茶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对茶叶的品质优劣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与认知。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变得很“平”,在市场多变、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情况下,企业不仅要逐渐扩大规模、壮大实力,还要有一颗真诚、包容、仁爱之心,这时我又想到《“软”、“硬”并蓄》这个书名。所谓“硬”指的是“硬发展”,所谓“软”指的是“软实力”,软实力是通过爱和责任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力量,它比一般的利益共享更具召唤力和感染力,是超越利润的精神魅力。金仁宝集团一贯坚持质量至上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之下归纳总结出“五大质量改进过程”理论,具体通过“检验质量”、“制造质量”、“设计质量”、“管理质量”、“习惯品质”五个环节加以管控和落实,金仁宝集团认为,质量是被检验出来的,是被制造出来的,是有效管理出来的,是从研发设计开始的,是要根植于每一个员工心中的。金仁宝集团不但在“硬发展”中追求精益求精,更在“软实力”上下功夫。金仁宝集团在1987年11月15日发生了一次火灾,把仁宝电脑的全部资产烧了个精光,几乎烧掉了5倍的资本额。然而大火没有烧退员工的激情和斗志,反而激发了员工的凝聚力。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传统理念下,金仁宝集团迅速从灰烬中站了起来。在这最艰苦的时刻,金仁宝集团依然核发了两个月年终奖金,此举不但凝聚了员工同舟共济的向心力,也落实了金仁宝集团“公司家庭化”的经营理念。
汉钟精机公司初到上海时,也仅有部分产品销往大陆地区,知名度很小,市场占有率较低。但汉钟人始终认为“到大池塘奋斗才有机会成为大鱼”,最后,凭借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踏踏实实的作风以及孜孜不倦的创新勇气,他们成功了,也充分体现了“软”、“硬”并蓄的雄厚实力。20世纪90年代,大陆一些地区电压很不稳定,有时候实际电压可能会与标准电压相差100伏左右。在这么高的电压差异情况下运行压缩机,极易导致空调工作不正常,从而严重影响使用场所的正常运营。对此,德国同行则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的电压不稳所造成的设备故障,认为这与他们无任何关系,从而要求中国客户自己解决。但汉钟精机却不这么认为,而是勇于面对出现的问题,并经过“汉钟人”的不懈努力,公司终于成功研制出在不稳定电压下同样可以正常运行的产品。汉钟这种坚持首先保证客户生产能够正常运转,主动承担责任并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精神,让汉钟的品牌和名声迅速成为业内第一,从而也顺利地从外商手中“赢下”大陆广大的市场。这说明,汉钟精机除了研发优势之外,成功的诀窍还在于优质的服务,能够提供企业“因地制宜”的关怀。他们的理念是“技术好,而服务更好”,这正是汉钟精机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我认为这四个企业的成功之路没有一个标准模式,而是各具特色,经过与出版社和作者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为《经“赢”之道——台资企业成功密拾》,四个企业成功的“秘密”就像是一件件珍宝被我们拾起来,呈现给各位读者欣赏。这四家企业的领导人是我的老朋友,我不断地与他们讲:“你们企业的成功经验能够给他人带来启示,是社会财富,贡献出来也算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但他们一直非常谦虚。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四家企业的大力支持,他们也是倾其所有地将其经验与大家分享,且欣然为各自企业的案例作序,把他们多年来经营思想的精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大家,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由于作者的水平不够,可能未能充分地反映出这些企业的全貌,也敬请他们谅解。
我们将这四家典型企业的成功经验奉献给大家,不仅可为各类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企业经营中的成功之道,以资借鉴,也可作为大学管理类学生学习中的参考书。大家可以通过阅读此书相互交流,各取所需,但效果如何,则由读者自己评价。
最后,我代表全体编委向为出版本书,做了大量联络、服务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以及文字修改、校对工作的我所研究助理张娟同志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 刘震涛
2008年12月于清华园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教授指导的访问学者石赐亮博士,以专业角度,广泛搜集信息,研究统一企业过去40年来的发展进程,视野宏伟,研析精微,令人佩服。
统一企业集团总裁
《金仁宝集团建构科技巨人之路》一文对于金仁宝集团从1973年草创开始,走过35年的成长岁月,由立足台湾为开端,进而横跨两岸,以至干延伸到全球布局的规模,做出了精实的整理和剖析,既能表现成长之路的轨迹,也能点出开拓与创新之路的企业精神。
金仁宝集团董事长
承蒙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刘震涛所长和郑胜利博士有心,愿意将天仁“老行业,新经营”的心得条分缕晰,使之具理论化的抽象与升华,在此表示感谢,相信此文对茶业经营者和传统产业经营者或有裨益。
天福集团总裁
刘教授和谢博士从专业切入,剖析汉钟精机从草创期、成长期到今日集团化的企业发展过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汉钟精机经营之精髓,客观体现了汉钟精机在精密机电业中执着多年的丰硕成果。
汉钟精机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