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著译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谢林关于人类自由之本质的论著是谢林研究中的重要文献,在海德格尔看来,它甚至是思想史上极其罕见的稀有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谢林处理的是一个关乎人类本质的重大命题,即自由的本质是致善和致恶的可能。海德格尔以解经的方式对这篇文字详加阐发,揭示这篇论著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点明其中问题提法的新意、深度及难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谢林作了一种存在论的解释。人类自由与恶的来源问题本身事关重大,而海德格尔的解释所面临的更是惊心动魄的历史局面。

目录

前行性考察

 §1.谢林的著作和解释的课题

(a)从1809年历史事件总览看自由论一著

(b)直接意图与解释程序

(c)谢林生平要迹、著作版本和关于他的著作

(d)解说论著全标题,作为引向存在问题的先导

(e)谢林与黑格尔

第一篇 论一种自由体系的可能性。谢林论著的导论(Ⅰ辑,Ⅶ,336—357)

第一章 一种自由体系在思想中的内在斗争。导论的导论(336—338)

 §2.探讨的两个课题:自由概念的界定及自由概念向一种“科学世界观”的嵌合

(a)自由事实感。自由概念先行界定的先行问题

(b)谢林那里“科学世界观”这一表述与今天理解相对立而具有的形而上学的和要求体系的意义

(c)自由与体系的不相容性。把自由概念嵌入一种自由体系之为课题

 §3.对一种自由体系困难的一般性讨论

(a)对今日对体系冷漠态度的先行考察。尼采与基尔凯郭尔对体系的拒斥

(b)一般地说何谓体系?其在希腊人和中世纪的词义和使用

(c)近代最初形成体系的主要条件。追求数学的理性体系的意志

(d)回思近代形成体系的条件。体系之为近代定在的存在法则

 §4.关于近代体系形成史

(a)17和18世纪体系的最初一些形态

(b)康德从理性本质对体系概念作的规定。他在论证和成形上的推动性的困难

 §5.德国唯心论中新的设想:哲学之为对绝对的理智直观

(a)超出康德的步骤。理智直观意义上的知识

(b)回思“体系”上的劳作

(c)历史之为绝对知识通向自身的道路

 §6.论存在与结构的同体性。自由论之为存在的一种原初神学

(a)哲学作为本体一目的一逻辑论。关于整体中存在东西的问题与关于存在东西(本体论)本身的问题

 的联系。上帝(一切存在的根据)作为整个体系的主导性概念

(b)关于神的原本质中一种体系的可认识性。原则:通过我们内的上帝认识我们外的上帝

 §7.相应于体系问题要求新的原则。自由与必然更高的对立式

(a)体系与自由的问题之为哲学的状况

(b)关于谢林那里改变了的自然和必然的概念。同作为唯一和最高必然性的上帝中必然性相对的人的自由

第二章 泛神论问题之为体系形成原则的问题。导论的主要部分(338—357)

 §8.解释的方向与要求。神学和本体论问题提法的反向作用,关于存在的本质与真理性的更始初性的问题

 §9.对泛神论的不同理解。泛神论与自由问题

(a)泛神论争论(雅可比)。驳认泛神论为无神论与宿命论

(b)谢林对一种更始初的泛神论的先行说明

(c)对其他三种泛神论形式的批判考察

 §10.泛神论问题的本体一论的维度。对同一律和系词本质的附带考察

(a)关于“是”[ist]中同一性的理解,系词与命题结构。泛神论命题上“同一律的更高运用”。同一性之为差异物创造地进展的同一性

(b)普通的思维与辩证成熟的思维

(c)回观谢林发问的基本运动

 §11.为什么恰当理解的自由要求泛神论。自由的“形式性”概念:自立性之为自己本质法则内的己立性

 §12.为什么恰当理解的泛神论要求自由。自由在存在东西整体中可能性的一般性推演

 §13.谢林同一性体系的先行阶段。唯心论的基本态度

(a)回观解释中的重要步骤

(b)斯宾诺莎的谬误不是神学的,而是本体论的。爱在形而上学意义上非是无生命的同一性,而

 是作为同一性最内在的本质(差异物的相互从属性)

(c)唯心论问题提法的本质和界限。表象的主体性规定我与存在一

 §14.人的自由的生动概念

(a)唯心论与实在论。谢林的“更高的实在论”:从自由原则理解把握的也有自然

(b)自身意志活动之为存在的始初本质。人的自由的形式性的和生动的概念

(c)人的自由:善和恶的可能

 §15.三种把恶的现实嵌入体系的尝试。一种新的设想的必然性

第二篇 恶的形而上学之为奠定一种自由体系的基础。自由论的主要研究部分(Ⅰ辑,Ⅶ,357—418)

第一章 恶的内在可能性(357—373)

 §16.概览

 §17.Ⅰ.恶的内在可能性(357—373)。谢林对根据与实存的区分

(a)研究中再成工作的前提。集一切问题于存在问题。

(b)根据与实存的存在联分之为己内持存的存在东西的基本结构

(c)从上帝角度说明存在联分

(d)恶在生成着的上帝的存在方面的内在可能性。永恒性与时间性

(e)从诸事物方面说明存在联分。关于一种创世本体论的规划

 §18.人的本质的形而上学推导:上帝在人之内的自我启示

(a)渴望之为存在联分的本质规律性

(b)事物的存在作为神性存在向启示状态的特定出现

(e)“永恒的渴望”。上帝在与其根据的同一性内的实存

(d)创世之为上帝永恒本质的(时间性的)反映:绝对之从自己内出现和达于自己本身

(e)关于个剐物在创世生成运动中的生成(principium individuationis[个体化原则])。被创造的创造物生成运动的各环节

(f)复讲。自己内反向的存在联分与整个生命物的运动性

 §19.今日自然理解的谬误

 §20.私意与公意。这些原则的可分离性之为恶的可能性的条件

 §21.恶的生成之为对立精神在存在联分的颠倒中的生成

(a)私意提高于公意之上之为恶。人之为那种能将其定在的存在联分倒转为桀骜不驯的存在物

(b)本体论与基督教伦理。罪孽之为基督教解释的恶

第二章 恶的现实性方式(373—416)

 §22.Ⅱ.恶的普遍的现实性之为个别化东西的可能性(373—382)

(a)恶从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过渡

(b)被创造物中“根据的吸引”与对恶的趋向。恶在自然中和历史中的先兆

 §23.Ⅲ.现实恶的个别化进程(382—389)

 §24.Ⅳ.在人之内显现的恶的形态。善与恶之间的相互关联(389—394)

 §25.Ⅴ.鉴于恶而对上帝神性的辩护(394—398)

 §26.Ⅵ.体系整体中的恶(399—406)

 §27.Ⅶ.整体中存在东西的最高统一性与人的自由(406—416)

结论性看法

 §28.关于谢林那里的拟人论问题

附录:谢林: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与之相关联的

对象的哲学探讨

译者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著译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海德格尔
译者 薛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13015
开本 32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3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