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弘明集序
牟子理惑论
喻道论
明报应论
三报论
达性论
释《达性论》
新论·形神
明佛论
难神灭论
难神灭论
答曹录事《难神灭论》
形尽神不灭
与顾道士书
难顾道士《夷夏论》
灭惑论
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
大梁皇帝敇答臣下神灭论
奏沙门不应尽敬
代晋成帝沙门不应尽敬招
沙门不敬王者论
弘明集后序
图书 | 弘明集/中华思想经典 |
内容 | 目录 前言 弘明集序 牟子理惑论 喻道论 明报应论 三报论 达性论 释《达性论》 新论·形神 明佛论 难神灭论 难神灭论 答曹录事《难神灭论》 形尽神不灭 与顾道士书 难顾道士《夷夏论》 灭惑论 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 大梁皇帝敇答臣下神灭论 奏沙门不应尽敬 代晋成帝沙门不应尽敬招 沙门不敬王者论 弘明集后序 编辑推荐 佛教今天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最初传入中国的五百年间,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在融合过程中曾激烈冲撞,留下众多极富思辨智慧的宝贵遗产,僧祐编撰的《弘明集》便是对这一过程的生动记录。《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也是一部充分反映我国汉末至魏晋南朝期间哲学社会思潮风貌的著作。书中各篇作者多为当时帝王重臣,社会精英和高僧大德,这些人的思想论辩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域外传入的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及道家思潮相互冲突激荡的生动历史,是我国历史上佛教思想与华夏本土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画面记录,很多争论主题如“在家出家”“神灭神不灭”等,至今仍能激发人们深沉的思考。 内容推荐 《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 也是一部充分反映我国汉末至魏晋南朝期间哲学社会思潮风貌的著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弘明集/中华思想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僧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68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4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