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范人师(蔡元培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内容
试读章节

故乡,是游子的归宿,也是游子的起点。一八九八年的秋天,蔡元培回到了故乡。与萧瑟肃杀的京城相比,深秋的绍兴依然草木葱茏,绿荫婆娑,天空和大地显得如此的温馨、宁静。辞官归里,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绍兴,均有人议论他为“康党”,蔡元培从不与人争辩,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立和孤僻。

人杰地灵、国学隆盛的绍兴,文风笃盛,像一本无字的大书。无论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无论是挥毫写就千古名篇《兰亭集序》的王羲之,还是“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以及思想家王充、诗人贺知章、画家徐渭、史学家章学诚等等;多彩多姿的人文地理给了蔡元培耳濡目染的滋养。十八岁之前,他没有离开过这片生长美丽传说的土地。如今,彻底告别京城四年的官宦生活,怀抱“志以教育,挽彼沦胥”之信念,蔡元培又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回到他的出生地——笔飞坊笔飞弄的院落,门楣上那块“翰林第”的匾额似乎还在昭示着主人的荣耀和辉煌。

刚刚回到家才一个多月,绍兴知府熊再莘(起磻)和乡绅徐树兰就登门拜访,敦请蔡元培出任绍郡中西学堂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徐树兰是忘年之交,蔡元培二十岁的时候就受聘于徐家校书、印书达四年之久,遍览徐家藏书,打下了一生旧学的基础。甲午战败后,西风东渐,绍兴地方人士知道新式教育的重要,在一八九七年创办了当地唯一的新式学校。中西学堂依学生年龄和文化程度分为三斋,略如后来的高小、初中和高一年级。校舍位于古贡院山会豫仓,环境清幽,树木葱茏,一条小河在校舍前蜿蜒流过,河对面就是古龙山书院。徐树兰自任校董,先后有何琪、何寿章、章成达等被聘为监督,主持校务。

一听说是办新学,蔡元培满口答应。

十二月,蔡元培走马上任,监督称呼也改为总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教师。上任第六天,他从绍兴“极一时之选”的人物中网罗了各方面的人才,提出了一份新聘教员的名单:马用锡、薛阆仙、马水臣、冯学书、胡道南、褚闰生、蓝寅、俞墉、陈凤锵、戴儒珍、杜亚泉、寿孝天等等。课程除了开设中国文学、经书、历史诸课之外,加强并增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类理科和英语、法语等西学课程。他还增设了日语,不惜重金聘请日籍教员中川外雄、藤乡等担任日语和体操教员,月薪高达五十元。同时,他还想方设法购置新式书籍和教学仪器,因材施教。在蔡元培治校期间,先后培养了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地质学教授王烈,以及马禩光、沈光烈、许寿裳、寿昌田、李雪身、蒋梦兰、蒋梦桃等一代才俊。

当时在一斋读书的蒋梦麟后来回忆说:“我在中西学堂里首先学到的不可思议的事是地圆学说。我一向认为地球是平的。后来先生又告诉我,闪电是阴电和阳电撞击的结果,并不是电神的镜子发出来的闪光;雷的成因也相同,并非雷神击鼓所生。这简直使我目瞪口呆。从基本物理学我又学到雨是怎样形成的。巨龙在云端张口喷水成雨的观念只好放弃了。了解燃烧的原理以后,我更放弃了火神的观念。过去我们所崇拜的神佛,像是烈日映照下的雪人,一个接着一个融化。这是我了解一点科学的开端,也是我思想中怪力乱神信仰的结束。”

这个时候,正是新思潮和旧传统冲突激荡的时期,从朝到野,两派力量彼此消长。中西学堂的文史教员马用锡提倡民权和女权,数理教员杜亚泉提倡物竞天择的进化论,与传统旧思想极其抵触。新旧两派教员经常在观念和学说上激烈辩论,新派教师积极主张纠正尊君卑民和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更是招致旧派教员的强力反对和干涉。他们的辩论经常在饭桌上展开。当时,学堂教职员和学生同桌就餐,每桌六个学生一个教员,余下的教员都坐在中间的圆桌。蔡元培回忆说:“随意谈天,总不免涉及政治上、风俗上的问题,所见不同,互相辩驳,新的口众,旧的往往见诎。此种情形,为众学生所共闻,旧的引以为辱。”他没有顾及到这些不留余地的思想冲突,让旧派教员在学生面前丢了颜面,不仅始终支持新派教员,而且自己也提倡新作风。

……

P14-16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史料翔实、有历史感的人物传记。作者摄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平常之心、中正的态度为文,还原了蔡元培的精神世界。全书在复杂的场景里捕捉鲜活的瞬间,民国的阴晴冷暖、曲直忠邪,历历在目,展示了—代教育家的不朽业绩。史中得鉴,鉴里藏思,令人感慨者多多。

——文史专家孙郁

本书以丰厚的资料、细密的手法,打造了一个严谨的格局。在此格局中,尽展传主个性和风采,生动而传神。尤其是传主“一介书生,百万雄师”的气概,读来心波激荡。

传主所处时代,风云际会,变化骤然。作者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大笔写史,又浓笔画人;以史托人,以人说史,达到人与史交融契会的效果,透露出精英人物与社会走向的共响节奏,从而引出关于文、史、哲的诸多思考,增重了本书的阅读价值。

——文学专家田珍颖

目录

第一章/震醒

第二章/寻路

第三章/蜕变

第四章/滥觞

第五章/播种

第六章/激荡

第七章/歧化

第八章/修远

附录一/蔡元培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二/资料来源和参考书目

序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统和本正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为此,中国作家协会于2012年初作出决定,用五年左右时间,集中文学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强将,创作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对形象化地诠释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公民的历史文化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这项原创的纪实体文学工程,预计出版120部左右。编委会与各方专家反复会商,遴选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20余位历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选择上,我们采取专家推荐、主动约请及社会选拔的方式,选择有文史功底、有创作实绩并有较大社会影响,能胜任繁重的实地采访、文献查阅及长篇创作任务,擅长传记文学创作的作家。创作的总体要求是,必须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力求生动传神,追求本质的真实,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作家对传主要有客观的价值判断和对人物精神概括与提升的独到心得,要有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新传水平应当高于已有同一人物的传记作品。

为了保证丛书的高品质,我们聘请了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方面总体把关,并建立了严格的论证机制,从传主的选择、作者的认定、写作大纲论证、书稿专项审定直至编辑、出版等,层层论证把关,力图使丛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杰出文化人物精神之目的。丛书的封面设计,以中国历史长河为概念,取层层历史文化积淀与源远流长的宏大意象,采用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雅致温润的色条进行表达,意蕴深厚,庄重大气。内文的版式设计也尽可能做到精致、别具美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这百位文化名人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的灿烂人生就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袭的中华魂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定成为我们再出发的精神动力。

感谢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及专家们,更要感谢作者们呕心沥血的创作。由于该丛书工程浩大,人数众多,时间绵延较长,疏漏在所难免,期待各界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编委会

2013年11月

内容推荐

丁晓平编著的这本《世范人师(蔡元培传)》以震醒、寻路、蜕变、滥觞、播种、激荡、歧化、修远八章,以丰厚的资料、严谨的结构、细密的手法、朴实的语言,精确地还原了蔡元培从一个清廷翰林到投身国民革命,从执掌北京大学到致力教育改革的革命家、教育家的人生轨迹,详细叙述了他争取民主自由、赞美“劳工神圣”、支持五四运动、提倡勤工俭学和“德、智、体、美”四育,尤其是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成为“现代中国知识界卓越先驱”的心路历程。作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大笔写史,又浓笔画人,以史托人,以人说史,置身于多元文化旋涡处理历史的难点,在复杂的场景里捕捉鲜活的瞬间,以温和态度打量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人与史交融契汇的效果,透露出精英人物与社会走向的共响节奏,清晰地刻画出蔡元培的精神原色,从而引出关于文、史、哲的诸多思考,增重了本书的阅读价值。

编辑推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蔡元培所处的时代,风云际会,变化骤然。作者丁晓平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了一些少见的资料,布局合理,取舍得当,线索与内涵清楚,叙述语态客观平和,历史的氛围被形象地烘托出来,生动传神地呈现了传主所处时代多姿的文化生态,有历史感和道义感,是近代史式的写作,有一定的历史厚度。《世范人师(蔡元培传)》没有简单的价值判断和主观的情感渗透,对蔡元培的弱点并不回避,“世范人师”的品格和宽容大度的精神,在文字间得以再现,细致精确,其生命历程闪光点的存在都于此呈现出来,尽展个性风采,把人物立体化了,尤其是传主“一介书生,百万雄师”的气概,读来心波激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范人师(蔡元培传)(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晓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1956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12
CIP核字 2015178024
中图分类号 K825.46=6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