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述说东北某县的元茂屯,有个恶霸地主韩老六,伪满时期,他仗日本鬼子的势,无恶不作;后来又勾结国民党队伍,依然欺压穷人作威作福。工作队进了屯,韩老六才着了慌,指使爪牙进行阴谋活动,企图破坏土地改革。但在工作队萧队长带领下,农民终于组织和行动起来,把韩老六彻底斗倒了。
图书 | 暴风骤雨/开学第一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述说东北某县的元茂屯,有个恶霸地主韩老六,伪满时期,他仗日本鬼子的势,无恶不作;后来又勾结国民党队伍,依然欺压穷人作威作福。工作队进了屯,韩老六才着了慌,指使爪牙进行阴谋活动,企图破坏土地改革。但在工作队萧队长带领下,农民终于组织和行动起来,把韩老六彻底斗倒了。 内容推荐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描写了东北地区一个名叫元茂屯的村子从1946年到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过程。《暴风骤雨》分两部分,第一部以赵玉林为中心人物,展现了元茂屯农民对恶霸地主韩老六的斗争,后以赵玉林在剿匪中英勇牺牲结束。第二部写一年后萧队长带领工作队再进元茂屯,扭转出现反复的不利形势。主人公是郭全海,他带领农民继续赵玉林等人的未竟事业,进行锄奸反特和对地主杜善人的斗争,最后巩固了胜利果实,并带头参加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小说在广阔的背景上,深刻地表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广大解放区农村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的真实面貌,热情地歌颂了在党的领导下农民奋起推翻封建主义的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斗争,从而告诉读者:土地改革不仅铲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而且有力地启发了各阶层农民的阶级觉悟,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并且其中一些先进农民还成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冲决封建罗网,正朝着解放大道迅速奔跑。 试读章节 一九四六年七月下旬的一个清早,在东北松江省境内,在哈尔滨东南的一条公路上,一挂四马拉的四轱辘大车,从珠河县动身,到元茂屯去。 赶车的老孙头扭转脸去,瞅瞅车上的人们。他们通共十五个,坐得挺挤。有的穿灰布军装,有的穿青布小衫。有的挎着匣枪,有的抱着大枪。他们是八路军的哪一部分?来干啥的?赶车的都不明白。他想,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反正他们会给他车钱,这就得了呗。他是昨儿给人装桦子(注:劈柴)进城来卖的。下晚落在王家’店,遇到县上的人来雇元茂屯的车,他答应下来,今儿就搭上这十五个客人。不管好赖,不是空车往回走。能挣一棒子(注:一瓶)酒,总是运气。 到了杨家店,车子停下,老孙头喂好牲口,抽了一袋烟,又赶车上道。这会大伙都没说啥话,但也没有休息或打盹。老孙头接二连三地跟那些从元茂屯出来的赶车的打招呼,问长问短,应接不暇。工作队的年轻人唱着《白毛女》里的歌曲。 萧队长没有唱歌,也没有跟别人唠嗑。他想起了党中央的《五四指示》,想起了松江省委的传达报告。他也想起了昨儿下晚县委的争论,他是完全同意张政委的说法的:群众还没有发动起来,或没有真正发动起来。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要一场暴风骤雨。这不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害怕群众起来整乱套,群众还没动,就给他们先画上个圈子,叫他们只能在这圈子里走,那是不行的。可是,事情到底该怎么起头?萧队长正想到这里,老孙头大声嚷道: “快到了,瞅那黑糊糊的一片,可不就是咱们屯子?”萧队长连忙抬起头,看见一片烟云似的远山的附近,有一长列土黄色的房子,夹杂着绿得发黑的树木,这就是他们要去工作的元茂屯。 大车从屯子的西门赶进去。道旁还有三营修筑的工事。一个头小脖长的男子,手提一篮子香油课子(注:油条),在道上叫卖。看见车子赶进屯子来,他连忙跑上问老孙头道: “县里来的吗?” 老孙头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扬起鞭子,吆喝牲口往前走。卖锞子的长脖男人站在路边,往车上看了一阵,随即走开。他走到道北一个小草房跟前,拐一个弯,只当没有人看见,撒腿就跑,跑到一个高大的黑门楼跟前,推开大门上的一扇小门,钻了进去。 这人的举动,萧队长都瞅在眼里。这黑大门楼是个四脚落地、屋脊起龙的门楼,大门用铁皮包着,上面还密密层层地钉着铁钉子。房子周围是庄稼地和园子地。灰砖高墙的下边,是柳树障子(注:一排丛生的小柳树)和水壕。房子四角是四座高耸的炮楼,上面有黑洞洞的枪眼。 萧队长问老孙头道: “这是什么人家?” 老孙头往四外瞅了一眼,看到近旁没有别的人,才说:“别家还能有这样宽绰的院套?瞅那炮楼子,多威、势呀!” “是不是韩老六的院套?” “嗯哪。”老孙头答应这么一句,就不再说了。 这挂车子的到来,给韩家大院带来了老大的不安,同时也打破了全屯居民生活的平静。草屋里和瓦房里的所有的人们都给惊动了。穿着露肉的裤子、披着麻布片的男人和女人,从各个草屋里出来,跑到路旁,惊奇地瞅着车上的向他们微笑的人们。 车子停在小学校的榆树障子的外边。萧队长从榆树丛子的空处,透过玻璃窗,瞅着空空荡荡的课堂,他说:“就住在这,行不行?” 大伙都同意。 工作队的到来,确实是元茂屯翻天覆地的事情的开始。靠山的人家都知道,风是雨的头,风来了,雨也要来的。但到底是瓢泼大雨呢,还是牛毛细雨?还不能知道。就是屯子里消息灵通、心眼挺多的韩家大院的韩老六,也不太清楚。 远近闻名的韩凤岐,兄弟七人,他是老六。他今年四十七岁,因为抽大烟,人很瘦,鬓角又秃,外貌看去有五十开外了。人们当面称呼他六爷,背地叫他韩老六,又叫韩大棒子。伪满时期,他当过村长,秋后给自己催租粮,给日本人催亚麻、催山葡萄叶子,他常常提根大棒子,遇到他不顺眼不顺耳的,抬手就打。韩大棒子的名声,就此传开了。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暴风骤雨/开学第一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立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7327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8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5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5 |
宽 | 15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