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万毅编著的《台湾地区检察制度》从检察官的任用、职位保障、法律地位、职权与义务,检察机关的领导机制、特别侦查组、检察事务官等角度全面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并对两岸检察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 | 台湾地区检察制度/检察基础理论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万毅编著的《台湾地区检察制度》从检察官的任用、职位保障、法律地位、职权与义务,检察机关的领导机制、特别侦查组、检察事务官等角度全面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并对两岸检察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万毅编著的《台湾地区检察制度》。《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的内容提要如下: 检察官的法律地位,历来是检察制度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在检察官制度诞生之初,即因此而引发法律界得广泛讨论,且绵延至今仍未有定论,以至德国学者罗科信教师称检察官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机关”。所谓检察官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机关”,并非是指检察机关作为一个国家机关的整体组织系尚未建构完毕,而主要是指检察官的身份不明、地位未定。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司法实务界和理学界关于检察官的“法律”地位观点纷纭、争议迭起,是研究检察官法律地位的经典标本和当代“活教材”。 目录 两岸检察的同与不同及有关思考(代序) 第一章 检察官的任用与职位保障 一、检察官的任用/2 二、检察官的职位保障/7 三、两岸检察官任用与职位保障的比较/11 第二章 检察官的法律地位 一、司法官,还是行政官:检察官的身份地位/13 二、“将兵”关系,还是“伙伴”关系:检、警关系/21 三、检、审关系/27 四、两岸检察官法律地位的比较/33 第三章 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一、外部指令权/40 二、内部指令权/47 三、两岸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比较/61 第四章 检察官的职权与义务 一、检察官的职权/72 二、检察官的义务/85 三、检察官强制处分权的变迁/89 四、检察官权力的制衡/98 五、两岸检察官职权的比较——兼论大陆检察监督模式转型/101 第五章 “检察总长” 一、“检察总长”的职权与地位/114 二、“检察总长”的遴任资格/116 三、“检察总长”的任命方式/123 第六章 特别侦查组制度 一、特侦组制度的“法制化”进程/131 二、特侦组制度的运作现状/139 三、特侦组制度的法理思考/148 四、特侦组制度的未来走向/167 第七章 检察事务官 一、检察事务官的设立目的/171 二、检察事务官的“法律”定位/173 三、检察事务官的任用与训练/175 四、检察事务官的配置及案件处理模式/177 五、两岸检察事务官制度的比较/180 附录 台湾检察制度研究述评 一、法解释学研究/185 二、比较法研究/187 三、法政治学研究/201 四、法史学研究/212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台湾地区检察制度/检察基础理论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万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2045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1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7.58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