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纬78°(共2册)
内容
编辑推荐

千万年来从未被碰触过的冰雪世界展开……只有来到遥远的极地,才能体会到地球本身才是终极的文明。与自然相比,一切人类的文明都散发出塑料的味道。

这是一个崩溃的世界,这是一个富有终极意义的世界。陈丹燕在此探寻大地的伦理与上帝的指纹。

内容推荐

那些连绵的白色雪山,从未有人染指,保留着它被创造时的圣洁;那些冰封千万年的水,呈现着古老的蓝色,从未融化过,好像谨守一个诺言;那些雪花,每片都不一样,但每一片的核心,都有一粒微小的尘埃,如世上的人。蔚蓝凛冽的大洋,上帝应该是在这样的水上行走。庄严的温柔和谦卑,不可思议的纯净与凛冽,这是一个富有终极意义的世界。

目录

关于雪花的一切

要有光

该隐的记号

不舍得

试读章节

该隐的记号

长夜降临,卸下盔甲,慢慢喝一杯热的白开水,坐进一团宁静里。

在北极,极夜尚未完全结束,早上八点天才亮,而天色四点就暗下来。这时,我的小房间里有一片雪地反射进来的昏黄。很快,星星亮了,雪变成铁灰色,夜色覆盖天地与冰封的大洋。这里距离北极点八百英里,除了苔原,就是冰川和海水。它们本来就是静的,到深寒的夜里,更是大静。

后窗被冰雪埋住了。窗台上有一小盆默默的塑料花,因为不可向北极地区带入任何陆生植物,所以房间里只有塑料花来妆点极地的冬天。我住的小房间里,还有一桌,一椅,一床,一柜。我用了多年的小随身电脑,里面存着《圣经》旧约的朗读版,旅行时,我有时放出来听。电脑内置的扬声器并不出色,但这平扁单薄的声音却最合适调和陌生空间与自己身心的关系。这朗读声有种奇异的空间能力,令我安心保持自己,不至于为独处而恐慌。

有时候,独处的恐慌来自于将要面对自己。人总有一些巨大的问题,从小时候读童话时起,就盘桓在心中,如“我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呢?”这是个永远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年轻时候,这个问题带来了“要奋斗啊!”的激励。后来,就一直被“什么是应该?我又做错了什么?”的疑问跟随着。面对自己不是件轻松的事。

屋外是从未有人踏足过的永冻荒岛,岛外是千万年冰封的蓝色冰川,这里是世界上最孤独遗世的地方。北极暗夜驱赶着人蜷缩进一个温暖的小空间里,像蜗牛安心地缩回到它的壳里,将本可伸展的软体曲里拐弯地安置下来。那个软体,是旅行者在温暖而灯火灿烂夜晚里的猎奇心。它原是一个人旅行想要满足的基本欲望。所以,在北极的旅行更像是放逐自己。其实,这更是一个人旅行想要满足的深埋于心中的欲望。对日常生活的背叛总埋在世人心中,在北极,它浮上了心头。

我坐在唯一一张靠背椅里,靠在我换下的黑毛衣和黑色冲锋裤上。所谓冲锋裤,是防水防寒的棉裤,仔细穿戴好,它便能保护我又干又暖地在超过膝盖的雪地里走几个小时,既使滚在雪里也无碍。所谓卸下盔甲,不光是脱下防水防寒的长衣裤与笨重的鞋子,用热水将身体冲得柔软暖和,驱赶留在体内的寒气,并安静下来,断绝了闲聊的愿望。人在旅途中总有小孤独,这漆黑的夜晚能将孤独放大到极致,赶走日常生活留下的所有烟火气。因此,卸下盔甲,还要让在喧杂中紧张的心松口气,能放心打开。心虽然在自己体内,但却是一样最不受控制的器官,如一个少年般敏感独立,人根本奈何它不得。

夜里唯一的声音,是电脑在缓慢朗诵《创世纪》。那声音似乎更是在解释这个世界的秘密。这是一种放弃了任何努力的解释,不征服,不窥探,不占有,弃绝任何欲望。世界的真相就这样安静地大白于天下。

我出生在一个无神论者的家庭,十九岁才开始阅读《圣经》,但此后,却总未停止对信仰的探索。我希望自己获得信仰。有时进入圣公会教堂参加礼拜,后来又常参加福音教堂的礼拜五查经班讨论,但漫长的岁月中,我发现一直都在信与不信中犹豫摇摆,难以确定。其中,最不能确定的,就是耶和华在七日中造了世界。但在北极这样的蛮荒之地,我却时常想到《创世纪》。原来将它当成神话传说来看,如今听着再干净不过的男声朗朗读出世界的被造,光的来临,亚当一家颠沛流离的生活,巴别塔,洪水和鸽子,这些事,在冰雪之间,竟呈现出了寓言式的真相。这真相,即人并不是世界的中心,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人而运转,它自有自己的中心所在。

温水顺着喉咙来到体内,顺理成章的。

我想着人在自然中的本分,好像并不惊奇。我只是为自己的不惊奇而感到惊奇。我的文化背景,大都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有关,少年时代读的小说,青年时代使用的哲学,听的音乐,还有无数出自意大利人之手的油画与大理石雕塑,我的文化基督徒倾向,我的文化背景中,有米开朗基罗式的写实主义和波提切利式的温情。这些明亮的部分一直都像阴沉海岸线上的灯塔,与我心中黯淡孤寂的广大水域形成反差。实际上,人大概更是令自然反感的动物,因为他心中充满狡计,他不能甘愿如雪、树和星光一样安静地生存与消失。

人心中总是充满喧嚣,不能不征服,不能不窥探,不能不占有,不能没有欲望。想起我第一次到纽约,在圣诞节点灯的晚上去曼哈顿岛。和我一起去的朋友,本是个隐居在新英格兰乡村的高中老师。走在灯光璀璨的街道上,远远看见洛克菲勒中心前的那棵圣诞树了,他突然说:“每次走到这里,我都觉得自己应该努力挣钱。都觉得钱的好处。”

此刻,灯火璀璨的曼哈顿岛真是遥远。

我在北极。它强烈的冷,无法抗拒的黑和弃绝人烟的洁净,让我变得顺从。在这里,似乎能感受到世界自身的逻辑,如光运行在渊面之上。暗夜的庄严有由衷的安适妥帖,并不令人害怕。这大概就是上帝之土。我不知道为什么在美景如画的地方,甚至在存放圣母乳汁的教堂里,或者展出耶稣受难衣的教堂里,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在冰雪重重围困中的小屋,犹如圣马可修院中安洁利科修士的密室那样密闭而适意。

我在喝一杯热开水。电脑正在朗读该隐的故事。

那男人亚当与妻子夏娃同寝。夏娃怀孕,生下该隐(cain)。她说:“天主助我,我生了一个男丁。”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孩子,就是该隐的弟弟亚伯(Abel,意思是虚无)。亚伯是个牧人,该隐则是个耕田人。到了向上帝供奉的日子,该隐拿了些土地的产品献给天主;亚伯则献出一些精选的乳羊。天主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品,而没看中该隐和他的礼物。该隐很生气。他的脸沉了下来。天主对该隐说:“你为什么这样生气,脸色也变了呢?如果你做得好,你就会被接受的。反之,罪恶就会像个魔鬼潜伏在你的门前。它在等待时机找你,你会被它控制的。”该隐对弟弟亚伯说:“我们到野外去吧。”当他们到了那里,该隐就动手把他弟弟杀死。后来,天主问该隐:“你的弟弟亚伯在哪里?”该隐回答说:“我不知道。我又不是看守着他的。”天主说:“你做了什么事?听着!你弟弟流出的血从地上向我哭诉。你受到控诉,你要被流放,逐离这块吞噬被你残杀的兄弟的鲜血的土地。你要耕种,那地也不会再长出佳禾。你会成为流浪汉,到处漂泊。”该隐对天主说:“我受不了这个惩罚。今天你把我从这里赶走,不让我再出现在你面前,我将成为一个流浪汉,到处漂泊,遇见我的人都可能杀死我。”天主回答他说:“不,如果有人杀死该隐,他就会遭到七倍的报应。”上帝给该隐做了个标记,这样遇见他的人就不会杀死他。

在冰雪重重包围之下,这故事如此熟悉,却又遥远。我想到所见到的那些荒岛上巨大的白色雪山。我见到时,那被称为“上帝讲经台”的雪山静静站在广大的蓝天之下,阳光从地平线下方反射到天空中,在散射下来,万物防佛失去了影子。在地球北部之巅,总是让人感受到《创世纪》。洁白的千年之雪古老洁净,就像是耶和华与该隐谈话时的桌子上铺的桌布,该隐曾在上面放过他奉献的果子。现在在黑夜里,星光也许正覆盖在那里的冰雪之上,那星光从太空中发出,经历了亿万年,才照射到这里的冰雪上。而这里蓝色的冰山,本也有亿万年之久了。该隐问耶和华要到一个免死的记号时,也许就在那时候。

我猜想,自己应该是该隐的后代吧。该隐的骄傲,嫉妒,不信,我也都有。住在城市里,被物质包围,但心中时常有流离漂泊的伤感,还有被毁灭的预感,我也过着当年该隐离开土地后的生活。耶和华给该隐做了什么记号?这个记号保证该隐不被世人所杀。如我是该隐的后代,我身上的某处,也应该有这样一个记号。

……

P84-8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纬78°(共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丹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6223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1
17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