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志愿军战将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英雄的队伍中,有着一大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英雄战将,他们胆识过人,叱咤则风云变色;他们雄才大略,智慧可以旋转乾坤;他们英勇无敌,力拔山兮气盖世;他们赤胆忠心,为民族解放和追求自由敢于抛头颅,洒热血……魏白编著的《志愿军战将传奇》选取了隶属这支志愿军部队的10位铁血战将,将其各富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内容推荐

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在军事统帅彭德怀的率领下,100多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英雄的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反抗侵略、保卫中国安全的伟大胜利。从这支英雄的部队中涌现出了众多功勋卓著的战将,魏白编著的《志愿军战将传奇》中选取了10位有代表性的骁勇善战的志愿军将领,他们是:“令美军胆寒”的秦基伟;“横扫千军入卷席”的张翼翔;“创造作战范例的将军”彭德清;“‘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勇创第一的将军”吴信泉;“全程参战的军长”温玉成;“守关硬汉、闯关猛将”吴瑞林;“重返战场逞英豪”的张祖谅;“铁原上的铁将军”傅崇碧;“在空中战胜美国人”的聂凤智。

目录

他令美军胆寒——中将秦基伟

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将张翼翔

作战范例的将军——少将彭德清

“万岁军”军长——中将梁兴初

勇创第一的将军——中将吴信泉

全程参战的军长——中将温玉成

守关硬汉,闯关猛将——中将吴瑞林

重返战场逞英豪——中将张祖谅

铁原上的铁将军——少将傅崇碧

在空中战胜美国人——中将聂凤智

试读章节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

在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北一个名叫上甘岭的小村附近的山头上,猛烈的炮火划破了黎明前的宁静,爆炸的火光映红了整个夜空。大地在震颤,山头在震颤,人心在震颤。朝鲜半岛在震颤,甚至全球都为这一天开始的剧烈爆炸声所震颤。谁也没有想到,由这一天开始,在两个小山头上的争夺会演变成朝鲜战争中最大的一次阵地攻防战,竟迫使“联合国军”先后出动了美、韩、加拿大、菲律宾、哥伦比亚等国军队上阵,结果迭遭败绩。使其认识到在朝鲜战场与志愿军作战不但不能发动全线进攻,即使攻其一点也要付出极大代价。

上甘岭大战,中方的部队是第15军(后期第12军一部也加入战斗)。第15军在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名气不算大,在战功史上也只算是小字辈。

当时的第15军军长名叫秦基伟。

10月14日上甘岭大战打响时,秦基伟正在军作战室的掩体里,一份接一份地研究敌情通报。整整一上午。他几乎没挪步。

原因很简单——不明敌人企图。

15军于1952年3月担负了五圣山、西方山一线的防御任务。五圣山海拔1,000多米,是朝鲜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连接点。控制着金化、平康、铁原三角地带,是中部战线的战略要地,是朝鲜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它可俯瞰敌人防线的纵深。志愿军守住了五圣山,就可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如果敌人夺取了五圣山,就可从中部突破志愿军的防线,进至平康平原。危及朝鲜整个防线。

上甘岭就在五圣山的南面。在上甘岭的两侧,有两个小山头,右边的是597.9高地,左边的是537.7高地。这两个山头加起来只有317平方公里。正面宽只有2.5公里。但是它们却互为犄角,背靠五圣山,为五圣山前沿的重要支撑点。上甘岭大战主要是在这两个小山头上进行。

在五圣山的西边是西方山。两山相比,西方山的地形更易被美军坦克突破。而美军只在西方山方向出动少量兵力,主要兵力集中于五圣山方向,似乎犯了攻强弃弱的兵家所忌,让人一时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

秦基伟对军参谋长张蕴钰说:“从最近一个月来的敌情通报看,我军当面之敌的纵深兵力配置,没有变化。范佛里特没有为美7师和韩2师增调任何预备队,他仅凭两个师的兵力显然不可能同时夺取我五圣山和西方山。这就是说,他两个拳头打人,必定有一个是假的。”

 张蕴钰表示赞同。

 秦基伟若有所思地说:“问题是他想图我的哪一头?”  尽管这时前沿报来的敌情很清楚:当面之敌是美韩军队的7个营,在飞机、坦克、重炮的掩护下,猛攻“597.9”和“53717”北山两个高地,敌人抢占意图明显。

敌人攻击规模之大,火力之猛,手法之狠,都是空前的。

在秦基伟的视野里,五圣山是险峻的,是美韩军队很难逾越的屏障。秦基伟一直认为西方山是个脆弱地带,尽管他把用兵重心放在西方山,但他依然敏感于西方山的每一声响动。

然而敌人却在五圣山方向投入了重兵。

秦基伟纳闷:美军投入这么大的兵力,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抢占我五圣山两个前沿小高地吗?如果是大举进攻,敌人为什么不把突破口放在西方山,选择地势平坦、便于机械化突击的平康谷地?

这是否就能说明敌人以五圣山为主而以西方山为次呢?

如果敌人有意迷惑主次视线,而仍意在重兵直取西方山呢?

战争对于士兵来说主要是斗勇,而对指挥员来说更多的是斗智。

骤然临之而不惊。秦基伟决定再等等看。战场形势需要他迅速作出决断,但身为军级指挥员,他还需要沉住气,只要没有确凿事实证明敌人不再觊觎西方山,他就不能轻举妄动。

几十年后,秦基伟在回忆录中说:“1952年10月14目这一天,是我一生中又一个心急如焚的日子。”

从秦基伟当天的作战日记中可以看出,因战斗爆发得突然而猛烈,与前沿的通讯联络几乎全部瘫痪。许多重要战况报不上来,秦基伟当时获得的情报,确实让人一时难辨真伪。

P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志愿军战将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300533
开本 16开
页数 3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8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