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问学星期五(学子人文书院)
内容
编辑推荐

仇忠海主编的《问学星期五》是学校系列人文讲座整理出来的第四本书稿,展现了上海市七宝中学开展人文教育的情景。

在这本书中,夏中义、周兵、陈子善、王姣妮等知名作家、教授、艺术家为广大学子讲述自己的人生过往,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每个讲座后都附有一个学生的听后感悟。

内容推荐

星期五,对七宝中学的学生而言,是个值得期许的日子。知名作家、教授、艺术家与他们有个约定,这一天会来这里讲述自己的人生过往,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在这里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地位的差异,只有擦出的智慧之光,点燃的希望之星。一个个求知探索的、充实难忘的星期五,既是人才代际跨越的对话,更是当下与未来的对话。

本书是《问学星期五》,由仇忠海主编。《问学星期五》学子人文书院系列丛书之一。

目录

序 仇忠海/001

我的大学在丽娃河 夏中义/002

校园,让我们学会独立行走 王孀珊 高一(2)班/020

在《故宫》的背后 周兵/024

成功不是一个人的 俞超 高二(10)班/032

漫谈读书 陈子善/036

当孩子遇见文字 曹梦朔 高二(11)班/048

当前的语文环境和教师的责任 郝铭鉴/052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王姣妮 高二(7)班/064

走进摄影世界 林路/068

能否停留 顾倩 高一(2)班/075

历史的意味 今波/078

文化与我们的过去、现在、将来 陈雪晶 高一(1)班/087

浅淡舞蹈中的美体和艺术素质教育 汪齐风/090

舞出人生 孟雪笠 高一(1)班/100

我国周边热点形势分析 吕晓伟/104

中国不高兴 陈立尧 高二(11)班/118

星座的奥秘卞 毓麟/124

星座vs生肖 吴梦婷 高二(7)班/132

试读章节

在座的同学都有一个大学梦,大学是什么?大家心里肯定有很多想像,虽然这个想像是没有根的。只有把自己的青春和大学连在一起的过来人,讲起他心中那梦寐萦绕的校园,这才算有根。

一提起我的母校,我就想起校园有一条河,一条绿色的河。她的名字美丽得像少女,叫“丽娃河”。我的母校是华东师大。1978年春天我进入母校,1982年春天留校执教至2003年春天。若加上本科四年,我在华东师大的岁月长达25年。人生能有几个25年?所以,虽然离开了母校,但母校的那条河,一直流淌在我的心里。

你们三年后考大学是18岁,我读大一时28岁。这十年到哪里去了?给十年“文革”埋葬了。或许,我28岁读大一,和你们18岁读大一是一样兴奋,但味道是不一样的。我记得到华东师大报到那天,我走到校园腹地,看到了那条绿色的丽娃河。丽娃,原来是一个白俄罗斯少女的名字,她失恋后投水而死,她的忧伤的传说,就流淌在这条河里。然而,我第一次看到这条河时没有忧伤,我只感到幸福。我预感我的生命将有新的开始,我好像听到了心里雪崩似的隆隆声,仿佛郁积于年的冰山今天终于被阳光照射后崩塌了!我的心在喊:解放了!什么意思?因为读大学前,我熬过了你们现在未必能承受的困苦。

读大学前,我曾在上海街道一个小作坊干活两年,每日八小时劳作,日薪0.7元。后来在黄浦区一所中学当代课老师,你们无法体会当时一个代课老师寄人篱下的那份屈辱与无助。即使我的教学、班主任工作都很优秀,但校党支部书记和校长每到学期末都对我说,你的表现太好了,但学校无权承诺下学期一定聘你。因为学校只有聘请一学期代课老师的权限。也就是说,我失业了。失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学期,我将去何方?我的明天在哪里?我是不知道的。所以1977年,当我这个代课教师听到停止十年的中国大学高考招生制度恢复时,我想,我的春天或许快到了。复习迎考的时间极短,才一个多月,而我中学学的数学、外语、语文已经扔了整整十年。其实我在中学只读了一年高中,1965年进校,1966年“,文革”就不读书了。结果,我考得不错,平均成绩87.75分。当时考四门: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总分400。

进了大学,心情就全变了,我有一种幸福的陶醉。幸福感表现在两方面:一、我变得特别能吃。刚报到时我还挺瘦,但读了华师大后早饭吃四两,午饭吃八两,晚饭吃六两,一下子把面孔像吹泡泡那样吹大了。我记得当时班长对我说:夏中义,就眼看着你那张脸一天天地膨胀,给你个绰号:用精白面粉做的鲜肉包子。我笑了,这是当大学生的幸福。二、我变得特别会玩。和班上同学一起玩,玩得很高雅。七宝中学是我的高中母校。近十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第一轮发展目标是“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第二轮发展目标应是这八个字:“平民本色,精英气质”。为什么说“平民本色”?因为在座同学的家境大都比较普通,但野百合也会有春天。这就是说,同学们完全可在母校高中三年期间,在精神人格层面,认真地尝试“爱读书、会思考、有才情、敢担当”,为自己一辈子将路走好打底子。这样,你以后读大学,无论学什么专业,都有一个坚实的人格根基,能让你在专业路上走得直,走得高远,让人看到你就肃然起敬,让母校为有你这一位杰出校友而觉得骄傲。有人说,这世界没有我,地球照样转动。我说,我更希望地球因为有一个我,在某时刻会转得快一点。同学们柔弱的肩膀可在高中阶段尝试担当一些责任。什么叫精英?精英就是要担当责任。应该说,31年前读大一时,我和我的同学玩得很“精英”。

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三次活动,就是我们同学在寝室里策划的。第一次是法国在上海举办“印象派画展”。印象派在世界绘画史上的伟大,在于它把人的视觉对色彩的敏感,第一次从“酱油色”的画布里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印象派”前所有的西方画家都在室内作画,光线偏暗,所以几乎所有的画都画得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样,其色调好像是用酱油拌着可可画出来的。但印象派却能把阳光照射下的宇宙万物的辉煌和丰富色调表达出来。你看印象派的画,就像在视觉上领略到交响乐的响亮和丰采。1978年后中国大地春风荡漾,法国人就把他们珍贵的、国宝级的绘画送到上海来了。画展设在上海展览中心,那是位于市中心的一个著名建筑。为了购票,人们排成长蛇阵,围了两圈。我对同学说,我们写封信给画展组委会,说我们是“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我们对法国绘画情有独钟,现在好不容易来沪展出,而我们却因住校无暇前往购票……我们的诚意果然打动了组委会,回信允许我们不排队,径直购票进场参观。我班同学蜂拥而去,这是一次真正精美的视觉大餐。

第一是看画,第二是看戏。80年代的中国舞台百花齐放,我记得有一出舞剧叫《丝路花雨》,是舞蹈家用敦煌壁画所描绘的飞天的肢体语汇来演绎剧情。《丝路花雨》抵沪后首演于邻近国际饭店的长江剧场,坐在第一排的全是我们华东师大中文系四班的同学。

还有一出戏,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剧作家,也是华师大校友沙叶新写的《陈毅市长》。这出戏结构奇特,它不是法国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在同一地点,在24小时里演绎一个故事,它是“串糖葫芦”结构,或者说它的结构是“反结构”,是让主角轴承般地串起所有场次,但幕与幕间却无情节的内在绵延,确实让入耳目一新。沙叶新是这么一个剧作家:假如着眼于戏剧整体艺术,那么与世界最伟大的戏剧大师(比如奥尼尔)相比,沙叶新当然不是世界性的,但沙叶新绝对有能力把个别场次设计得特别精彩,精彩得让你目瞪口呆。比如有这么一个场景:陈毅当市长了,解放军进城了,有军功者都可以往“上面”跳一跳。有个团长进来了:“陈总,为什么我就不能当师长?”陈总问为什么,他说:“我身上的伤疤比一般人多得多!”陈毅说:“你就把你的军衣脱下来,数一数,到底有几个伤疤!”一个解放军团长,要当着一千多个观众,把军衣脱掉,他害羞,不愿脱。陈毅下命令:“你脱!”他脱了。正在这时,有人从舞台左侧进来,他是经过万里长征的炊事班老班长。陈毅说:“老班长,请你把军装也脱下来。”那位满头白发长胡子的老战士极其惊诧:“干什么,陈老总,让我脱衣服干什么?”“让你脱就脱!”两个人都脱了。两个赤膊上阵的解放军就这样站在我们眼前。接着,陈毅让年轻的团长数数:“老班苌身上的伤疤多,还是你伤疤多?”那场景极具戏剧效果,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团长羞愧了,低下头:“市长,我错了。”

P2-5

序言

根据学校系列人文讲座整理出来的第四本书稿放在了我的案头,十几年来,上海市七宝中学开展人文教育的情景仿佛又历历在目。

1996年,我校针对重点中学长期以来“重理轻文、重智轻德”的弊端,社会生活中。人文失衡,道德滑坡”的现状,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趋势,在深刻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其含义是学校所培养的学生,除了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浓郁的人文修养,懂得“何以为人”、”为何而生”,具备与人为善之品质,求真求实之精神,爱国报国之志向,自理、自立、自强之能力,以及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乃至对全世界的担当精神,开阔的胸怀,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在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的老同学夏中义先生的鼎力相助下,从1998年上学期起,我们开始请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以及沪上知名作家,诗人、艺术家,于每周五下午,来到五百多名高一新生中间,开设“文艺暨人生”的系列讲座,在轻松的氛围里与同学们谈文学、论艺术、侃人生,使同学们获得了课堂之外的另一种视角,看到了另一种景色,感受到了另一种人生况味,深受同学们欢迎好评,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当时的《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报刊杂志都先后进行了报道。

随后这些讲座的部分内容也逐渐整理成文,陆续出版,成为校本教材,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渴望星期五》(上海文化出版社)、《相约星期五》(上海文化出版社)和《星期五一生回味》(宁夏人民出版社)。这些讲座主题突出,强调系列,持续十余年而从未间断,列入校本课程,这在全市以至全国的中学里恐怕都是不多见的。

现在即将付梓的第四本书则与前三本书的背景又有所不同。

十几年的学校人文教育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决定着人的精神世界和发展高度。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又像潘光旦先生指出的:“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

因此,学校继2007年在自筹资金建成建筑面积为2580平米的“学生科学研究院”之后,又于2009年创办了建筑面积1040平米的“学子人文书院”,并先后把这些场馆、辅导教师、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等资源,整合成“智慧与创造”,“文化与人生”两类校本课程系列,分别纳入学校三类课程之中,贯穿高中三个年段,以期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创新生态环境。

时至今日,高一下学期的《文化之旅》系列人文讲座,作为“文化与人生”校本课程的第二个层级,下启人文入门课程《走进我们的人文书院》,上承《传承与创新》研究与实践课程,成为了校本人文课程的重要内容,随着讲座的推进、思考的深入,讲座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厚,质量更高,形式更为活跃,影响越来越大。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做法得到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越来越多的社会优秀人文资源不断地加入学校文化建设,譬如附录在书后的”七中学子对话《大师》活动”。

我们期望这样的学校教育,它培养的学生是爱读书,能思考,具才情,敢担当,保持平民本色,具备精英气质,是社会的中坚,民族的精英和国家的栋梁,能够为人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为序。

仇忠海

2010年5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问学星期五(学子人文书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仇忠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06303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2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