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玮教授编著的《中国画构图艺术》一书对中国画的构图法以中国绘画的哲学思维方法和时代的视角分类序列,纳百川,立干仞,条理清晰,详而不繁,深入浅出,论述分明。不仅将古人分散零碎的关于中国画构图学的论述予以条理化、系统化,而且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西对照,许多难以说清的问题在其笔下部变的平实明晰,可谓举重若轻,化难为易。没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艺术实践是难以至此境界的。其理论深度与学术含量远非一般的技法理论书籍所能比拟。此书的出版,必定对广大中国画创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书 | 中国画构图艺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韩玮教授编著的《中国画构图艺术》一书对中国画的构图法以中国绘画的哲学思维方法和时代的视角分类序列,纳百川,立干仞,条理清晰,详而不繁,深入浅出,论述分明。不仅将古人分散零碎的关于中国画构图学的论述予以条理化、系统化,而且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西对照,许多难以说清的问题在其笔下部变的平实明晰,可谓举重若轻,化难为易。没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艺术实践是难以至此境界的。其理论深度与学术含量远非一般的技法理论书籍所能比拟。此书的出版,必定对广大中国画创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录 修订版前言 序 概述 第1章 中国画构图学的基本原理 一 传统人文思想的影响 二 观察方法的运用 三 透视与空间 四 布白 五 造化与心源 六 创造意境 第2章 中国画构图的形式美 一 视觉心理 二 S型律动 三 起承转合 四 开合呼应 五 三线交叉效应 六 画眼与构图中心 七 幅式变化 八 综合运用 第3章 中国画构图的物象布置 一 开合叠压 二 穿插变化 三 虚实疏密 四 奇偶聚散 五 张敛藏露 六 清浑互助 七 色墨相辅 八 动静相依 九 均衡合度 十 起伏参差 十一 边角处理 十二 伸、引、回、堵、接、泻 附:折枝法与截取法 第4章 题款钤印与中国画构图的关系 一 题款的形式 二 题款的方法 三 印章的分类及其使用 第5章 中国画构图的常与变 一 借古开今 二 引西益中 结束语:关于传统与创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画构图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0325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87 |
宽 | 20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