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辽帝国传奇(彩图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影响到整个中亚细亚和西亚细亚命运的卡特万大决战中曾出现了“来自东方的异教徒的军队”,这支军队的首领自称为“菊儿汗”(“菊尔汗”的意思是众汗之汗,是统领众王(汗)的皇帝。),名号“天祐皇帝”,他是来自极东至海之处的中国人。那么,这个来自中国的天祐皇帝、“菊儿汗”,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来自中国哪一个地方,又出身于哪一个民族呢?是什么促使他千里远征,来到中亚细亚,并企图染指富庶的河中地区?两虎相争,最终谁胜谁负,谁将真正成为河中地区的统治者呢?想要解开这种种谜团,请看本书!

内容推荐

公元1125年,曾叱诧蒙古草原两百余年的契丹人骤然消失在中国大地上,不知所踪。

在遥远的中亚细亚,一个号称众汗之汗的“菊儿汗”横空出世。什么人敢如此狂妄?

耶律大石,以其卓越的才华,传奇的经历、惊人的魄力,缔造了后契丹时代的惊天绝响!契丹遗民心中最后一点复国的希望被他点燃了。在耶律大石的旗帜下,他们穿越数千里的沙漠、戈壁,前往一片遥远又陌生的土地,他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西辽帝国,这个由契丹余烈西进中亚建立的王朝,上承回鹘、高昌、喀喇汗,下接蒙古帝国,其控制区域比起中原的金朝和南宋来更为庞大,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更为深远。

让我们跟随书中扣人心弦的讲述,寻找那些遗失于中华,复苏在中亚的华夏儿女!

目录

楔子/1

第一章 长春州:丧钟敲响的地方/9

 黑夜来访的叛逃者/10

 我是破辽鬼/14

 史书记错的状元/18

 南使射中了/23

 红袍加身/27

第二章 析津府:帝国的最后堡垒/35

 上中下三道御策/36

 界河边的较量/41

 唇枪舌剑/46

 空出了皇帝宝座/50

 大决战的序曲/54

 迎春门外/59

 命运交汇之处/64

第三章 可敦城:浴火重生的起点/71

 白璧之瑕/72

 决裂/77

 复国的干钧重担/82

 皇后城里的演说/85

 传语林牙萧太师/89

 大石和大石国/94

第四章 叶密立:王朝肇建的根基/97

 苏丹归来/98

 一封回顾往事的书信/103

 独眼龙传说/109

 众汗之汗菊儿汗/113

 不费分文的宝座/118

 东征复国/122

 佛经中暗藏玄机/126

第五章 卡特万:改变历史的瞬间/131

 一个狄纳尔/132

 导火索/136

 用针来截断毛发/141

 峡谷里的伏兵/148

 长老王·约翰/153

 二世瓶颈/158

第六章 河中府:大厦崩塌的开端/165

 倒霉的招降使/166

 花刺子模的崛起/172

 葛逻禄问题/176

 铁腕太后/180

 政变和迷局/186

 帝国袍服上的绣花/192

 地狱的支柱/198

第七章 起儿漫:终局的荒草残垣/205

 摩诃末的故事/206

 第二个亚历山大/210

 最后一次狩猎/217

 信仰的敌人/223

 不向你们要别的东西/229

 百年名教垂/234

 最后的契丹王朝/240

试读章节

卡特万草原决战是在公元1141年秋季。30年前的1111年,在中原大地上,北宋和契丹辽朝(这个国家自称“大契丹”,在和宋朝交涉的时候则往往用汉名“大辽”)南北并立,都自称是正统的中国王朝。这一年是宋徽宗赵佶政和元年,契丹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元年。

——赵佶和耶律延禧,全都是昏庸无道的亡国之君,两个存在数百年的王朝,眼看要毁灭在他们两个的手上。

这一年的农历九月,耶律延禧过生日,宋徽宗赵佶按惯例派出一个使团北上,前去送礼庆祝。使团的团长是郑允中,副团长名叫童贯。

童贯可是个风云人物,他本是宦官出身,却一身铜皮铁骨,魁梧过人,并且下巴上长着几十根硬毛,看着和胡须一样——宦官当到长胡须,实在是千古第一人了。童贯早年间因为巴结太师蔡京,被蔡京推荐去西北前线当监军(历代很多皇帝不信任大将,反而信任宦官,因此命将出师,总要派个宦官跟着去监督)。前线打了几个胜仗,功劳不算在统兵将领头上,却全算在他童贯头上了,于是回来以后就被提升为领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长。

童贯、蔡京,都是北宋末年的大奸臣,两人狼狈为奸,坏事做尽。当时老百姓都蔑称童贯是“媪相”——媪就是老太太,宦官不算男人,就当他老太太吧——而相对的,蔡京就是“公相”,当时的朝政,几乎有一半都是被这公母两个给搞烂的。

当童贯所在的使团走到卢沟(今北京市丰台区内)的时候,天色已晚,负责接待的契丹官员请他们进入馆驿歇息,待次日_早再继续赶路。童贯走得乏了,吃过晚饭,早早洗漱,准备上床睡觉,可是突然随从进门来递上张名帖,说一个契丹官员神秘兮兮的,有机密大事要和他面谈。

童贯感到非常奇怪,心说什么机密大事,你不去找郑团长,倒来找我这副团长?一瞧名帖,这人的官职也不小,乃是光禄卿(主管祭祀,部长级待遇),姓马名植,看名字不是契丹人,倒是个汉人。

多年以来,契丹强,北宋弱,契丹的官员可得罪不起,况且这马植既然是汉人,大概也不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吧,童贯犹豫了一下,还是请他进来了。

马植进屋以后,朝着童贯施以大礼,然后凑近了低声说:“小人虽然身在契丹,心却一直向往着南朝。此次前来,是要向您献计,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回幽云十六州!”

童贯闻言,不禁大吃一惊。

所谓幽云十六州,是指两百多年前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的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个州,包括今天的京津塘地区和河北、山西两省的北部一一因为幽州背靠燕山山脉,俗称“燕京”,所以也叫“燕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可是宋人心头永远的痛,因为北宋和契丹辽两国的边境如果划在十六州北,有高山和长城作阻隔,大家都有凭藉,互不吃亏,划在十六州南,则宋朝北部边境完全无险可守,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正因为这样,所以宋太宗赵光义在公元979年灭掉了割据太原的北汉政权以后,立刻移兵攻打契丹,想要一举将十六州收复。可惜却在高梁河(今北京市西直门外)吃了个大败仗,连赵光义本人都身负重伤,堂堂天子竟然乘着辆临时找来的驴车,混在乱军之中才勉强逃脱了性命。

从此以后,北宋在气势上被契丹彻底压倒,不但再无力北伐,甚至还被迫要签订屈辱的和约,年年向契丹送交大量金银布帛,称为“岁币”。

正因为这样,所以童贯听马植说要献计夺回幽云十六州,才又惊又喜,两人并着头,密谈了整整一个晚上。最终童贯答应马植,把他带回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去,让他直接向皇帝赵佶献上这一策。

马植未必真像他所说的那样“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大概是得罪了朝中当权之人,在契丹存身不住,所以想要投靠宋朝。可是契丹和北宋两国间已经和平一百多年了,对于逃亡分子是一定会引渡回国受审的,想要安安全全去到宋朝,并且还不失现在的富贵荣华,总得带点见面礼吧,因此他才干冒风险,夜访深得赵佶宠信的童贯,吹牛说能够收回幽云十六州。

为了掩人耳目,童贯给马植改了个名字,叫做李良嗣,等使团的任务一完成,就把他藏在队伍里,带回了东京汴梁。

这一天,宋徽宗赵佶上朝听政,童贯就把改名叫做李良嗣的马植带了过来。赵佶虽然是个昏君,但未能夺回幽云十六州终究是祖宗多少代的遗憾,所以听说有了机会,也不禁喜出望外,雄心大起。于是就问:“爱卿有何妙计,可以夺取幽云呢?”

李良嗣虽然是为了避祸才找个借口逃到宋朝的,可是他打算献上的这份大礼,也并非无中生有,信口开河。听到皇帝询问,李良嗣赶紧回答说:“现在契丹皇帝无道,四方离心,即将分崩离析,正是收拾他们的大好时机。有一个民族叫做女真,位于契丹的北方,女真人悍勇善战,又愤恨契丹人的统治。如果陛下能够联合女真,北伐幽云,则十六州的失地唾手可得也!”

赵佶听得一头雾水,就问大臣们,这女真族是什么来头?

女真人的祖先原本是靺鞨族的黑水部,被契丹征服以后称为“女真”或者“女直”。女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被契丹人迁往辽阳以南,编入国家户口,叫做“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在老家粟末江(今黑龙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省扶余县)以东的,则叫做“生女真”。

生女真居于苦寒之地、茂林之间,社会生产比契丹人落后,民风之剽悍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原人看来,女真和先他们崛起的突厥、契丹,以及后他们崛起的蒙古都是一样的“北虏”,但其实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突厥、契丹、蒙古都是游牧民族,女真却是渔猎民族。

所谓游牧民族,其特点是以放牧牛羊为主要生产活动,间或狩猎,迁徙不定,逐水草而居。渔猎民族却不同,捕渔、打猎是主要口粮来源,间或农耕,也养牲畜,多为鸡、猪这种不用放养而可以圈养的动物,所以渔猎民族的生活地比较固定,也不大迁徙。

想想看,契丹人在草原上碰到最凶猛的野兽不过是狼而已,而女真人却在密林中追杀野猪、狗熊和老虎,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契丹人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他们曾经编过一句民谣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里所说的“满万”,当然不是指全部人口,而是指青壮年男子,也就是部族兵力。好在女真的兵力长年不满万,根本不是契丹数十万大军的对手,因此女真人只好暂时蛰伏,服从契丹人的统治。因为地处荒蛮,不太好管理,契丹人也就不把那些还留在老家的生女真划归朝廷统一指挥,援引对待其他游牧民族的例子,由得他们自治,只要别闹事,按时进献贡品就好。

需要进献一些什么贡品呢?其实契丹贵族最喜欢的生女真的特产,是一种名叫“海东青”的猎鹰,他们喜欢打猎,实在离不开这种好帮手。贵族们的胃口从来就是无底洞,尤其当国家稳定、外无战事以后,除了打猎、玩女人,还能干什么呀?所以几乎年年要求生女真进贡,也根本不管对方是不是拿得出来。

后来有一本书叫《松漠纪闻》,是南宋大臣洪皓写的,内中记述契丹贵族欺压女真人的事情,说:“辽国强盛的时候,经常派遣腰佩银牌的使者到女真族里去催取贡品,公开提出要玩女人。女真人没有办法,只好把贫穷人家没嫁人的姑娘献出来陪床。后来催取海东青的使者去得越来越多,仗着是大国来使,自己挑选陪床的女人,只论相貌,根本不管对方是否有丈夫,对方家族地位有多高。女真人愤怒了,于是起兵叛乱。”

两个民族之间,或者说帝国与其藩属之间的关系,当然不会因为几个女人就彻底破裂,洪皓所说,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契丹人对女真人的欺压。年年催贡,索取海东青和美女,契丹贵族们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对女真人的身心都造成很大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女真人还可能不反抗吗?  但是女真人的情况,契丹人了解,宋人却不了解,虽然李良嗣反复说明情况,宋朝的大臣们仍然纷纷表态,反对发兵。他们认为,宋朝和契丹两国间的和平局面已经维持一百多年了,怎能擅自撕毁盟约开战呢?况且女真偏处僻远,看不见,摸不着,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呀?

虽然最终还是没能说动宋朝君臣采纳自己的献策,但李良嗣本身的目的倒是达到了。因为赵佶挺欣赏他——伐不伐辽还在其次,这个李良嗣心怀故土,忠心实堪嘉奖——于是赐给国姓,让他以后改名叫赵良嗣,并且官拜秘书丞,虽然只有从七品,好歹也算在宋朝立住了脚跟。

然而,联合女真,北伐契丹,夺取幽云十六之事,并没有因此落实,因为很快的,不用宋朝相帮,女真人自己就动起手来了。

……

P10-13

序言

有一个地名叫做“河中”。

顾名思义,所谓河中就是由几条河流包夹起来的地方,中国有个河中,也就是今天的运城市,正好位于山西省的最西南端,西、南两面都是黄河,北面有汾河流过,因此元朝初年定名为河中府。

从中国的河中府向西北方向划一条直线,将近四千公里以外的中亚细亚地区,也有一个河中。这个河中,西北面是咸海,注入咸海的两条大河——锡尔河和阿姆河——一北一南包夹出了这个河中地区。非常凑巧的是,河中的中心城市撒马尔罕,中国史书上或者音译为“萨末犍”,或者纯意译,也称它为“河中府”。

河中地区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范围广阔,一望无际,相当于现在的整个四川省那么大。虽然沙漠、戈壁纵横,但其间也星罗棋布着很多绿洲,加上可以挖渠引阿姆河、锡尔河水灌溉庄稼,因此自古以来农牧业就非常发达,物产丰富。

不仅仅如此,著名的丝绸之路从东欧、西亚接到波斯以后,就会分为三条线路逦迤向东进入中国境内,其中北线正经过河中府也就是撒马尔罕,因此河中地区的商业也很发达,无数的骆驼、马队行进在戈壁和绿洲之间,把中国的丝绸、陶瓷等物产源源不断运向西方。

农牧业发达、商贾辐凑,这河中地区真是一块风水宝地。而正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如此优越、经济发展如此繁荣,周边势力莫不垂涎三尺,争夺河中地区统治权的战争也时有爆发。古代史上,东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汇,在这里碰撞,东西方的军队在这里展开一场又一场激烈的决战。

让我们的思绪溯着历史长河蜿蜒而上,把目光移向大约一千年前的撒马尔罕吧。撒马尔罕北面是泽拉夫尚河,渡过河去是一片广袤的平原,被称为卡特万草原,在公元1141年,也就是回历的五百三十六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改变河中地区归属,甚至影响到整个中亚细亚和西亚细亚命运的大决战。

根据波斯史料记载,战斗发生在萨法尔月的第五天,换算为公历就是9月9日。这一天,当炽烈的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两支大军旌旗蔽天、盔甲耀日,浩浩荡荡地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进入了这个名叫卡特万的战场。

当然,那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河中地区的统治权能够在一天之内就得以确定,而整个中亚和西亚的局势,也将由这一仗来做彻底的颠覆。

以撒马尔罕为大本营,渡过泽拉夫尚河,从南面进入战场的是一支联军,包括来自呼罗珊、西吉斯坦、伽兹纳、马赞德兰和古尔等地的国王们所统率的部队,总数超过10万。

上述地区大致位于里海、成海和印度河之间,包括今天伊朗、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的大部分领土,几乎和14年前灭亡的中国北宋王朝(亡于1127年)差不多大。然而,这些占据中亚要冲、波斯故地的国王们却都不能完全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命运,从很多年以前,他们就被迫低下高贵的头颅,匍匐在一个人脚前,而此人就是这次战争的召集者、这场决战的指挥者——塞尔柱苏丹桑贾尔。

塞尔柱王朝,或者翻译为塞尔柱克王朝,乃是由突厥种的土库曼人在公元1040年,也就是在卡特万大战的101年前创建的大帝国,疆域全盛时期东起河中地区,西到小亚细亚半岛,北接黑海,南抵印度洋,包括今天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除哈萨克斯坦外的中亚五国的绝大部分领土,有现在大半个中国大。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南北分裂,北方的辽朝,南方的北宋王朝,都比不上塞尔柱王朝的疆域来得辽阔,可以说,塞尔柱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王朝君主的名号是“苏丹”,这个名词出自阿拉伯语,本义为权柄,引申义为“摄政王”或者“世俗之主”,乃是当塞尔柱人杀进巴格达,控制了伊斯兰世界政教合一的最高君主——哈里发——以后,由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嘎义木所封赐。此后伊斯兰世界就有了两位君主,即名义上的、精神上的教主——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以及真正握有实权的皇帝——塞尔柱王朝苏丹。

桑贾尔是塞尔柱王朝的第六位苏丹,当他的父亲、苏丹马里克·沙于1092年去世以后,同族争权,帝国曾一度陷入混乱,最终担任呼罗珊总督的桑贾尔从兄弟之中脱颖而出,1117年登上至尊之位。随即在桑贾尔如同烈火疾风一般的统一攻势面前,西方的同族藩王们纷纷承认了他的宗主地位,东方各王国也陆续拜服在他脚下——桑贾尔基本上完成了帝国的中兴,因为他是皇帝,是王中之王,因此也被冠以塞尔柱大君的名号。

把视线重新拉回卡特万战场,大君桑贾尔此次召集了麾下几乎所有东方诸侯,聚集了十万雄师杀入河中,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救援西喀喇汗国。西喀喇汗国也是塞尔柱王朝的附庸,其君主马合木汗数年前就曾经写信给桑贾尔,说:“有一支异教徒的军队突然从东方侵入我的国土,穆斯林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请求您尽速赶来救援。”于是,在稳定了帝国西部局势,腾出手来以后,桑贾尔立刻召集大军,浩浩荡荡向东开进。据说仅仅整合和检阅这些部队,他就花费了整整六个月的时间。

其实大君桑贾尔并没有把什么“来自东方的异教徒的军队”放在眼里,况且据马合木汗后来的汇报,那些“异教徒”在取得了一定优势以后就退兵了,似乎并没有继续西进的意图。桑贾尔真正的目的是讨伐在西喀喇汗国内造反作乱的葛逻禄人,同时威慑河中以西叛服不定的花刺子模国,以彻底稳定帝国东部的局势。

然而,最终他还是当面撞上了那些“异教徒”,因为“异教徒”首领竟敢藐视塞尔柱大君的权威,跳出来为葛逻禄人撑腰。于是在马合木汗的引导下,联军如同潮水一般开向河中地区的中心城市撒马尔罕,并决定在撒马尔罕北方的卡特万草原消灭敌军。

塞尔柱军队武器锋利、铠甲厚密,人人都抱有必胜的信心。众所周知,联军中无论波斯人、突厥人还是阿拉伯人,个个都是天生的勇士,而上述这些民族此时所占据的地区,也都是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产地。世界三大名刃中最负盛名也最精美的“大马士革刃”,其主要产地不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而是在波斯的呼罗珊,也就是大君桑贾尔的根据地;武器的原料则大部分来自印度河流域,也就是当时塞尔柱的附庸古尔王国境内。同时将原料产地和制作地囊括为一的塞尔柱,士兵们的武器装备还能差吗?

况且,根据哨探所报,“异教徒”军队的数量也不如塞尔柱联军,最多只有三分之二强,也就是七万人。在大君桑贾尔看来,这次远征是胜利在握,毫无悬念的。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桑贾尔很可能并不了解那支“异教徒”军队究竟来自何方,他们的机构组织、指挥模式、武器装备究竟达到何种程度,他们向西挺进(被马合木汗惊呼为“穆斯林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在面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敌手的时候,真的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自称“必胜”吗?

就在联军开入战场的同时,“异教徒”军队也在东方出现了。那也是一支联合部队,包括他们前几年征服了的东喀喇汗国的军队,包括刚归附的葛逻禄人,也包括一些不知民族的“异教徒”战士。这些“异教徒”穿戴着形状奇特的盔甲,手持无论在波斯、伊拉克还是印度都见不到的样式古怪的兵器,就连他们旗帜上的文字也是非常奇特的,笔画独立,很少弯曲和黏结,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方块。

随着双方阵列的排开,苏丹桑贾尔的身影伫立在西方,而“异教徒”的首领也终于出现了。那个首领冠着一个在中亚细亚常见的称号“汗”,只不过既不是东喀喇汗国的“阿儿斯兰汗”,也不是西哈喇汗国的“桃花石汗”,而是异常狂妄的“菊儿汗”(也写作“古尔汗”)。“菊尔汗”的意思是众汗之汗,是统领众王(汗)的皇帝。在大君桑贾尔刀剑所及之处,又怎能容忍他人自称皇帝呢?

然而,桑贾尔并不知道,这位“菊儿汗”其实正有一个用方块字写成的名号——“天祐皇帝”,他是来自极东至海之处的中国人。此次引导桑贾尔出兵卡特万草原的西喀喇汗国,君主的世袭称号桃花石汗(“桃花石”即指中国)也可以翻译为“东方和中国之王”。但是这个中国之王是假的,今天桑贾尔将要面对一个真正来自中国的皇帝。

那么,这个来自中国的天祐皇帝、“菊儿汗”,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来自中国哪一个地方,又出身于哪一个民族呢?是什么促使他千里远征,来到中亚细亚,并企图染指富庶的河中地区?两虎相争,最终谁胜谁负,谁将真正成为河中地区的统治者呢?想要解开这种种谜团,先要从30前的一幕讲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辽帝国传奇(彩图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赤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1764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6.1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4: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