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凤翰题辞
南阜山人小像砚
云海孤鹤图
高凤翰自序
李果序
孔继铄序
包世臣序
史例
砚史摹本第一至第百十二
姚世鎗题识
吴廷扬跋
王相跋
南阜山人生圹志铭
杨翰题诗
图书 | 砚史笺释(精) |
内容 | 目录 前言 高凤翰题辞 南阜山人小像砚 云海孤鹤图 高凤翰自序 李果序 孔继铄序 包世臣序 史例 砚史摹本第一至第百十二 姚世鎗题识 吴廷扬跋 王相跋 南阜山人生圹志铭 杨翰题诗 内容推荐 《砚史笺释》:《砚史》清代著名书画家高凤翰所藏砚品之谱录,又名《西园砚史》。全书收砚一百六十五方,所拓砚图一百一十二幅,据说最初是用彩墨拓印,并在模糊处用笔勾勒填补。原书设色以浅淡,并配朱墨、藤黄、赭石等色,钤以朱印,色泽古雅可爱。高凤翰去世后,《砚史》原本为宿迁王相在高氏后人处得,并延请太仓王应绶摹刻上石。王氏去世后,由清吴熙载用枣版摹刻补成,至此,《砚史》一书方得流传。 《砚史》原册原藏于王应绶藏书处——池东书库。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华东,《砚史》原本在变乱中散佚。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于宿迁发现残页十六幅,并发现王应绶所刻原石四十五块,后交南京博物院保存。 《砚史》一书浓缩了高凤翰一生藏砚、制砚、铭砚的艺术成就。《砚史笺释》据王相重摹之原拓本制版,系《砚史》各本中最早并且最为精良的拓本,世所稀见;并由藏书家田涛、书法家崔士箎两位先生合作详加笺释。 编辑推荐 《砚史》乃清代著名书画家高凤翰所藏砚品之谱录,原书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散佚。三联书店近日在京发布《砚史笺释》一书,完整再现了《砚史》最早和最精良的拓本,并由藏书家田涛和书法家崔士箎合作详加笺释。 《砚史》又名《西园砚史》,高凤翰平生癖好收藏砚石,据说最多时达千余方,且又择其佳品镌刻铭跋,将题署的心爱之砚加以收集,著成《砚史》四卷。全书收砚一百六十五方,所拓砚图一百一十二幅,据说最初是用彩墨拓印,并在模糊处用笔勾勒填补。原书设色以浅淡,并配朱墨、藤黄、赭石等色,钤以朱印,色泽古雅可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砚史笺释(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高凤翰 |
译者 | 田涛//崔士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66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0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5.4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1 |
宽 | 219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