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夏红一直以来对法律史学有着深厚的研究兴趣和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对法律人的研究成果颇丰。本书是这种研究径路的继续。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我们熟知的人物背后可能鲜为人知的历史,这些政法往事为我们呈现了法律人成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在那种背景下的政法风云。
图书 | 政法往事(你可能不知道的人与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陈夏红一直以来对法律史学有着深厚的研究兴趣和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对法律人的研究成果颇丰。本书是这种研究径路的继续。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我们熟知的人物背后可能鲜为人知的历史,这些政法往事为我们呈现了法律人成长的时代背景,以及在那种背景下的政法风云。 内容推荐 近世以来,西风东渐,冲突碰撞,法治徘徊,中国是个茶几,上面摆满杯具,每个法律人的精神家园都在政治博弈的角斗中飘摇。本书试图拂去遮蔽历史真相的尘埃,以史学之眼光、文学之笔法、法学之思维,研究、访谈、阅读等多般器械轮番上阵,在政法舞台上钩沉往事,呈现一部可思可叹的政法史。 目录 灯下剪影 发现伍廷芳 钱端升:“我大大地错了” 压伤的芦苇——“文革”中的钱端升 郁华之死 谁之变?——王造时与国民党关系一瞥 斯人独憔悴——再访王名扬先生 师徒“二人转”——庞德、杨兆龙恢复和重建中国法制的尝试 具体法史 立宪百年祭 宪政编查馆与张之洞的“四色菜碟” 政治风浪中的“冤家” “年十二而志于学”的吴经熊 铁骨钱端升 陈霆锐的雅量 法院里面能不能出政权? 一从宋教仁案说起 浪子回头金不换 “国体攸关”——从钱端升的口头禅说起 何兆武评说张奚若 林棨侧影 培仁一死为晋矿 谁是萨师炯? 陶希圣妙划“重点”,法科生罢考未遂 王宠惠与梁启超:不“打”不相识 为慈禧讲立宪的曹汝霖 王宠惠的国难烟 为曹汝霖说几句公道话 为学当如严景耀 徐道邻的三次辞职 写给国联调查团的信 袁氏称帝前后的一段师生缘——闲说古德诺与顾维钧 张耀曾梦想的未来中国 政治系女生的忧伤 中医存废原是法律事件 不务“政”业的金岳霖 口述法史 熊先觉:旁听审判金璧辉 戴铮:从北京政法到中国政法 江平:我只向真理低头! 张晋藩:人生与学问 宁致远:我亲历的政法往事及其他 书边闲话 一位晚清游历使眼中的外国政制——读傅云龙著:《傅云龙日记》札记 一个家族的口述史——评沈宁著:《刀口上的家族》 “杀君马者道旁儿”——评江平著:《我所能做的是呐喊》 是非功过说润田——评曹汝霖著:《曹汝霖一生之回忆》 边鼓敲两下,有声胜无声——评马克昌主编:《特别辩护》 眼含热泪读“谬论”——读《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集》有感 后记 穿过你的往事我的政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政法往事(你可能不知道的人与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夏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799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9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