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长的礼物(初中卷1年级)/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是一套皇皇大书,浙江师范大学方卫平教授摆脱了传统鉴赏眼光以及文学史定论和编选迷信,以纯正而独特新颖的艺术眼光,梳理和精选了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艺术积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和审美总结,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具有专业指导性和阅读新意的原创儿童文学读本。整套选本在分年级段设置、主题单元概括、美学呈现以及导读文字上都配合了人教版语文课本的编排设置,在紧扣语文学习的现场感和梯度感的同时又拓展和纵深了阅读的广度和宽度。

本册为《成长的礼物》。

内容推荐

《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记录了儿童文学百年精华,引领现代阅读分级体系,开辟经典作品解读视角。本册为“初中卷·1年级”。

全书分为成长的风景、季节的诗、与自然为伴、网络世界里的童话等部分,收录了宋街、拯救伶仃草、大山里的梦、冰糖葫芦、吹柳笛放风筝、苦恼的作家、遗失城等精彩文学作品,每篇作品都有“分享阅读”和引言,精美的插图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目录

成长的风景

 灾难的礼物

 斐济的阳光

季节的诗

 橙色变奏曲

 秋天的小名

 花树下听鸟唱歌

与自然为伴

 与秋虫为伴

网络世界里的童话

 谁也不知道谁是谁

周锐:穿越时空的童话幻想

 宋街

 拯救伶仃草

童年叙事中的民俗与文化

 大山里的梦

 冰糖葫芦

 吹柳笛放风筝

 布袋戏

秦文君:书写少年成长的足迹

 苦恼的作家

 小丑

神奇的幻想故事

 遗失城

张之路:少年小说的滋味

 蟋蟀也吃兴奋剂

 题王许威武

人与自然的故事

 长白山的塔娜莎

 可敬的母狼

曾经的童年

 海滨的孩子

 谁是未来的中队长

 亲妈妈

试读章节

伯伯的屋子很小很乱,到处放着书和纸,大写字桌上有一块蓝墨水渍、一块红墨水渍,一小条烟灰被风推着,在桌上骨碌碌地滚。而以前我家总垂着白色窗幔,还挂着一盆金边吊兰。我心里很别扭。

伯伯家住在一栋小楼里,小楼里住了不少户人家。到黄昏时候,楼梯上不一会儿就咚咚咚有人走过,那是别人家下班的爸爸妈妈回来了,提着黑包包,黑包包里大概会有新买的苹果和红肠。有时候楼梯被压得嘎吱嘎吱地响,那是扛自行车的人。楼下公用厨房里一会儿一阵爆油锅的声音,隔壁洁洁家总把收音机开得很响,听明天的天气预报,有时急脾气的洁洁妈妈会逼尖声音吩咐洁洁:“明天要冷,穿上那件厚呢衣服!”洁洁常“哎嗯哎嗯”地反抗,真娇气。

这时候我就想回育红学校。那儿大家都是孤儿,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现在我常可怜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说:“庆庆,你是一个可怜的孤儿啊,你爸爸妈妈都死了。”这时我紧紧闭住嘴,生怕一张嘴,就会大哭起来。从夏天到春天,我已经懂了,哭没有用。

伯伯在楼下做饭,他一直忙,翻译了一本很厚的外文书,正在校对。那时伯伯已经是第十九年没有工作了,当了右派,工作就没有了。以前靠卖爷爷奶奶的遗产,现在靠翻译的稿费。伯伯日日夜夜坐在大写字桌前译着俄罗斯文学,有时候从辞典和书的小山里抬起头,默不作声地点一根烟抽。伯伯做的饭里总有股焦味。伯伯家的碗总等存得多了一块洗,伯伯说这是大生产的方式。实际上我觉得他是对家务很没兴趣。伯伯的小屋的确不像家,就是住下了,心里也不安宁。哪像我家,那时候爸爸下班回来一看妈妈还没回来,就一头钻进厨房去做他拿手的烙薄煎饼,一边得意扬扬地预言妈妈要吃得有人打她也不放。我家才有家的欢乐。爸爸笑起来像炮在轰。

天一点点暗下去了,在昏暗里我恍惚又听到杨树叶的声音。自然,这声音是再也听不到了。那排高大美丽的杨树已经被倒下来的六层楼房压死了,就像妈妈被迎面倒来的大柜砸在下面一样。妈妈就死在我眼前,当时她想来推醒我。

伯伯推门进来,打开灯说:“吃饭吧,今天我又把饭给做糊了,嗐!”

饭真是难以下咽。

我去和洁洁家合用的洗澡间洗碗。盆里一大堆,锅里一大堆,真是没治。洗脸池旁边的地上总堆着洁洁的凉鞋和球鞋。球鞋总臭得要死,因为她老爱穿球鞋打球。洁洁妈老骂她乱扔鞋,洁洁总忘。

这时候门开了,洁洁走进来,站在窗前一动不动,原来哭了。楼里只有我和她是同岁的女孩,她老缠着我讲悄悄话,可我讨厌她,她那两条腿多长啊,结实极了!

她抽抽搭搭告诉我老师让准备游泳衣,可她妈妈给了她一件从前自己上中学时穿的老式游泳衣,大得不能穿。她哭咧咧地说:“一湿了爬上岸的时候,总往下荡,可我妈说:‘你上到一半的时候先用手挤挤水好哕!’什么话!”

我看着她,心里有点高兴,我被自己变得那么刻毒吓住了。

那天伯伯早早地在大写字台那边支上行军床。因为屋子小,放不下两张床,伯伯总支行军床睡,白天拆。P3-4

序言

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

记得许多年前,我在参与主编一套课外语文读物时,曾对一起承担其中儿童文学作品选编任务的伙伴们说,作为一套汉语课外语文读物,我们要格外重视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遴选工作。从中文世界的儿童文学阅读实际看,虽然翻译儿童文学和原创儿童文学均以现代汉语的言语形态呈现,但是很显然,两类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言语风格等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翻译儿童文学的文化认知和言语体味价值自然无可否认,但是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在展示母语的特色、丰富性和独特魅力方面,在儿童的母语体验、习得和语感培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及其重要性上,却是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所不能替代的。

整整一年的搜寻、阅读、比较、筛选之后,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我们的初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呈现。在那套颇受各方关注和重视的语文读本中,本土儿童文学作品所占的篇幅并未达到我心目中预期的合适的比例。因此,尽管读本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对我来说,内心也同时留下了一份难以释怀的遗憾。

这些年来,我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弥补多年前内心留下的这份遗憾。在我看来,大约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值得珍视的历史遗产、一个有待不断发掘和重新解读的文学矿藏。

事实上,有关中国儿童文学的各种选本已称得上汗牛充栋,其中一些选本的史料价值、欣赏价值也显而易见,但是,我依然认为,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必要,秉持自身的人文情怀和审美理念,从散落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长河和阅读记忆里的文本存在中,去重新勾勒、编织现代汉语儿童文学的历史脉络和艺术模样。我们也许会发现,在既有选本所提供的“历史叙事”和艺术眼光之外,中国儿童文学还可以被描画、呈现为另外一些可能的艺术风貌。这套“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就是期望以一种符合当代人文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反映我个人儿童文学审美理想的选编立场,来为当代的儿童读者以及那些儿童成长过程的陪伴者们,提供一套比较纯净、独特的原创儿童文学读本。

坦率地说,在漫长、大量的搜寻和品读过程中,尽管我已有了比较充分的现当代儿童文学史方面的阅读积累和知识准备,但是,那些传统的、深入我们作家艺术骨髓的儿童文学创作理念和文化习性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影响甚至伤害,仍然让我深感震惊。例如,许多作品,包括名家笔下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不时出现的暴力、杀戮、侵害等情节和元素,成为了这些作品一种本能的叙事构成,而作家和一些选家对此可能浑然不觉。又如,不少作品怀着教育儿童的动机和“自信”,总是把儿童设定为一个被质疑、被否定的对象,作品中所潜藏、体现的童年观,也总是表现出一种否定性的而非建设性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与童年为敌”,成为了历史上许多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所呈现给我们的一种基本的文化姿态。因此,如何以今天的观念——其中涉及哲学上的、教育学上的、心理学上的、文学上的,等等——去重新梳理、选择和呈现原创儿童文学中所裹藏着的那些具有纯粹而永恒潜质的作品,正是这套读本最主要的选评动机和方向之一。

为了实现这样的选评设想,在具体做法上,我主要拟定和遵循了这样一些选评策略。

其一,摒弃传统文学史观念和定论所给定的有关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框架及其内容的束缚,以我个人的人文和审美理念、阅读和研究积累为依托,重新描绘一幅个人心目中的有关中国儿童文学的艺术图景。

其二,更进一步,对一些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的择选并不囿于惯常的判断结果,而是从个人的眼光和阅读体验出发,来进行某些重新选择和布局。

其三,对于某些以往并不被专业人士及公众看重或重视不够的作家,而我个人认为其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在不同程度上处于被忽视甚至被遮蔽的状态的情形,这套选本则凸显了某些打破常规的重视和安排。

其四,在“分享阅读”板块,我希望这些赏析文字不仅是个人阅读体验的交流,同时也希望能够开辟一些有关中国儿童文学的新的解读视角和思考方向。

总之,设定和践行上述目标,不仅是为了呈现个人的专业追求和审美趣味,同时也是想为读者、为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提示和参考。当然,我也期待在这样的选评工作之中,重新发现和解读中国儿童文学的心愿,也能够得到切实的实现。

“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的选评工作历时一年有余,其间得到了许多作家朋友或他们的亲人的支持和帮助。版权授权联系工作在多方努力下,尤其是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历时一年多的全力工作下,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已经入选并进行了精心评析的作家作品,最后还是未能收入读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选本还只是部分地实现了我的上述工作目标。

对于我来说,这套读本或许只是一个起点。我相信,重新发现和解读中国儿童文学,将是一个永远富有价值和挑战性的话题和目标。

方卫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长的礼物(初中卷1年级)/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卫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62036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3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1
17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