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国学解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古至今,《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因其“音韵铿锵,辞藻华丽,妙不可言”,因而风行全国,拥有众多读者。

刘勇编著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对《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这两部经典读物进行了全面解读。

一个人身上显现出的传统文化的印记是他文化身份的标志。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应该继承对联这一传统文化,学会使用、鉴赏并撰写对联。

内容推荐

《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是我国最优秀的两部对联创作教科书。《声律启蒙》的作者车万育,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据称他“在谏垣二十余年,发积弊,拒请谒,当路严惮之”,是一个有骨气的人。《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字笠鸿、谪凡,号笠翁,为清康熙时人。精词曲,是有名的戏曲家。著有《闲情偶寄》、《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一家言》等,今人合编为《李渔全集》。

刘勇编著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对《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这两部经典读物进行了全面解读。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是训练读者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让孩子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读经诵典,受益匪浅!

目录

声律启蒙(卷上)

 一 东

 二 冬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鱼

 七 虞

 八 齐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删

声律启蒙(卷下)

 一 先

 二 萧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阳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盐

 十五 咸

笠翁对韵(卷上)

 一 东

 二 冬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鱼

 七 虞

 八 齐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删

笠翁对韵(卷下)

 一 先

 二 萧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阳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盐

 十五 咸

试读章节

【国学故事】

出口成联

有人能出口成章,也有人能出口成联。这类人通常有以下共同点:1.阅读量大,甚至能背诵很多篇章。2.头脑反应敏捷。3.天生的好口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读诗读多了,你就会不知不觉地用诗的思维来组织自己的语言。作对联也不例外,读多了,见多了,脑子里整天琢磨的是对联,天长日久,语言风格也就对联化了。长期沉浸在哪种语境当中,就会受哪种语境的熏染。再加上天赋的才能,出口成联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群玉这个人,读者可能不是很熟悉。他是晚唐人,字文山,生于湖南澧州(今澧县)。工诗文,善书法,喜吹笙。他性情旷达,对仕途之路不感兴趣。杜牧在游澧州时遇见了李群玉,甚爱其才,鼓励他进京应试,但没有考中。从此以后,李群玉再也没有应试。回到家乡后,他垒筑土屋,广植竹木,吟咏自适,纵情山水,寄意田园。后来j在宰相裴度和名臣令狐绚的举荐下,向朝廷献诗三百篇,被授以弘文馆校书郎,名声大振。

由于长年吟诗作对,李群玉已经可以做到出口成对,并且喜欢用对对子的方式来对话,简直可以说是一个联癖了。下面讲一个他和一位私塾先生朋友看戏的故事。

话说有一天,二人乘船来到一个市镇,晚饭后和船家一起到街上溜达,正碰见一个小戏园子里在演戏,于是就走了进去,欣赏一下地方戏曲。戏园子不大,观众也不多,戏刚开演。塾师指着戏台,感慨地吟出一支上句:“不大点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李群玉听罢,指着台上的几个演员道:“这几个角色,能文能武能圣贤。”这看起来不经意的一副联,却精炼准确地把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总结出来了。

那私塾先生也是个联癖,当他看到有些观众在为剧中人物的遭遇感叹时,忍不住又吟出一句:“故意装腔炎凉世态。”李群玉有不同的看法,他说道:“现身说法游戏文章。”此话有理,演戏,作为艺术,有夸张之处,但绝不是装腔作势。中国的戏曲有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传统,也有传授知识、宣传教化的功能。所以,人们把戏曲艺术称为“高台教化”,是合乎实际的。看来,李群玉对艺术的理解,要高于那位私塾先生。

塾师又对戏里的内容评论道:“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须臾时。”这一次李群玉同意他,也接过来评论道:“眼前何足道?且看他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塾师又道:“人情到底好排场,耀武扬威,任他放开眉眼做。”李群玉随即接茬:“世事原来多假局,装模作样,唯我脚踏实地看。”这句下联,倒是和李群玉不争名逐利的处世态度相吻合。

入场看戏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个子高的人站到了前面,挡住了后、面人的视线,园子里的秩序有点乱。李群玉主动站出来维持秩序,对站在后面的人说道:“看不见莫吵,请问前头高见者。”这一句,说是一支上联,没有问题,但更觉得像一句比较文雅的口语,从中可以体会到李群玉的话语中已经蕴含了充足的对联意识。那塾师也不含糊,张口接道:“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来人。”这句话是对前面的人说的。面对这样妙趣横生的维持秩序的方式,恐怕就连某些不太自觉的人,也只好苦笑着收敛起自己的恶习了。

有人看戏喜欢边看边评论,而且要与旁边的人交流。意见不一致时,声音便越来越高。那时演戏没有扩音,议论的声音压过了台上的演员,这戏就没法看了。李群玉忍不住,又以一句上联相劝:“且莫说谁奸谁雄,看他如何结果。”塾师也马上帮腔:“亦只在或歌或舞,劝你不必盘根。”这一唱一和,大概比台上的戏还有意思。

看完了戏,在回客船的路上,二人和船家余兴未尽,边走边谈。船家说,老话说得好:“唱字两个日,曰喜怒曰哀惧,无妨借口说话。”原来这船家也有两下子,他把一个唱字拆成了三块,并且把“唱”的本质说得清清楚楚。李群玉接过话头,对道:“戯字半边虚,虚山河虚社稷,谁知动干闹戈?”这个“戯”字也拆得好,演戏尽管是虚的,但有时还得大动干戈。

就看了一场戏,这三个人就对出这么多精彩的对联,算不算得出口成联?而且像他们这样用一连串的对联来评说戏曲,是不是也十分独特?

P86-88

序言

《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是我国最优秀的两部对联创作教科书。

对联,俗名对子,是汉语言文化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艺术形式。在这个世界上,凡是讲汉语学中文的人,无论居住在哪个国家,对于对联都是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尤其是过春节时,人们把自己的心里话写成对联,贴上门框,在辞旧迎新的时刻,用这种形式来敞开心扉,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感悟,对幸福未来的向往,是多么巧妙和得体啊!这种在春节期间贴在门框上的对联叫“春联”。可以说,绝大部分人是通过春联而熟悉对联并获得相关对联的基本知识的。

对联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除春联外,还有楹联、挽联、寿联、喜联等等。如果你留心一下各种古建筑:厅堂楼阁、宫殿庙宇,就会发现在这些建筑正门两侧的楹柱上,也镌刻着或悬挂着对联。这些对联多出自名人之手,词句精彩,寓意深刻,对仗严谨工整且富于巧思,可谓流芳百世之佳品。这种镌刻或悬挂在楹柱上的对联,即为“楹联”。相对于一般春联,楹联的艺术水准要高得多,因为春联多为普通家庭所用,且年年更新,而楹联多为重要建筑所用,一旦刻成则很难修改。至于挽联、寿联、喜联等的用途,顾名思义,无需多言。

对联绝不仅仅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它具有独立且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说它独立,是指它可以完全脱离实用性而作为纯文学作品被创作和把玩,并且很多作品本来就不是为实用而创作的;说它独特,是指它的形式和意趣都不同于诗、词、曲等其他文体。对联的特征在于“对”,其千变万化、亦庄亦谐、机巧睿智、妙趣横生,是其他文体所不及的。中国的文学史不讲对联,真是有失公允。

对联的实用性和文学性以及人们创作、使用、品赏对联的行为,构成了中国的对联文化。文人们用对联展示才华、陶冶情操、抒发胸臆、宣示哲理,或嬉笑怒骂,鞭挞社会上的坏事恶人;或巧斗才思,引出一段段传世佳话。在日常生活中,除过年贴春联以外,人们还用喜联送上吉祥、用挽联缅怀逝者、用寿联祝福老人,这样的表达高雅凝练,胜过万语千言。舞台上,相声艺人用对联编相声;商战中,商家用对联做广告;屏幕上,春节晚会的主持人也经常用对联为大家拜年祝福……就连土匪的黑话里,居然也有绝妙的对联。读过小说《林海雪原》或看过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人,相信都不会忘记座山雕和杨子荣问答的那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吧。这副对联,水平可是不低啊。总之。对联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是无可取代的。它贫富皆需,雅俗共赏,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宝贵财富。

一个人身上显现出的传统文化的印记是他文化身份的标志。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应该继承对联这一传统文化,学会使用、鉴赏并撰写对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国学解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68758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