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燃烧的法兰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拥有300万大军作为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不足两个月就投降了?为什么法国人的“钢铁长城”马奇诺防线交到德军手中的时候几乎完好如初?为什么法国维希政府缺席审判戴高乐将军死刑而当时的总统贝当不肯签字?……阅读本书,寻求答案。

内容推荐

马奇诺防线一举成“名”,法兰西没有秘密!

左翼牵制,右翼包抄,进驻巴黎,德军占领西欧的“十字路口”!丘吉尔声名鹊起,“黄色方案”泄露始末!

伞兵空降荷兰要塞,最坚固防线沦为笑谈!

凯旋门上升起德国国旗,投降或者灭亡!法国最屈辱的一刻!

“弩炮”计划覆灭了最后的法国海军,丘吉尔对话戴高乐!

1940年5月10日凌晨,行军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法国空军基地进行了轰炸,法军大量飞机未能起飞即在地面被毁。

目录

第一章 战争一触即发

 1.马奇诺:举世闻“名”的防线

 2.法国: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3.荷兰:中立的政策即将受到考验

 4.比利时:狂飙中的一叶小舟

第二章 闪击,依然是闪击

 1.“黄色方案”泄密始末

 2.两军布阵马奇诺

 3.空前规模的“闪击战”

 4.炮声惊醒不列颠

第三章 西线总攻

 1.荷兰女王上了飞机

 2.神鹰天降荷兰要塞

 3.比利时国王无条件投降

 4.突破欧洲最坚固的防线

第四章 梦断法兰西

 1.强渡马斯河

 2.深入法国腹地

 3.敦刻尔克炼狱

 4.缔造“魏刚防线”

 5.巴黎不设防

 6.最后的马奇诺

第五章 屈辱的法国

 1.血染法兰西长空

 2.“弩炮”计划与法国海军的覆灭

 3.又见贡比涅森林

 4.来自不列颠的声音

试读章节

1.马奇诺:举世闻“名”的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的战略着眼点几乎都在防御上,这是法国对一战的反应。1914年至1918年,法国人伤亡过大,主要是由进攻引起的。法国为了避免战争,永远不让法国成为战场,开始谨慎地保护人力资源,避免发动伤亡惨重的军事进攻。

与1914年相比,1939年法国军队人数缩减30万。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法国对即将开始的西线战事的反应就是加强防御力量。为此,法国大规模兴建防御工事,并对依赖重型大炮保护的法军重新部署。

法国人对防御战略的深信不疑体现在马奇诺防线的兴建中。

从1919年开始,法国国防部开始研究边境工程防御问题。1925年,法国国防部制定构筑独立堡垒地域配系计划。1927年,计划先在法国东北边境修建梅斯、劳特尔和贝尔福3个堡垒区域,并于1928年正式施工。

德国加紧备战的消息传来,法国军民强烈呼吁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1929年12月,马奇诺就任法国陆军部长,经过他的提议,1930年法国国会以多数票通过在法国东北边境修建堡垒防线的巨额拨款。从此,马奇诺防线开始全线施工,到1936年完工。这一巨大的工程耗资60亿法郎,挖了1200万立方米的土方。马奇诺防线是以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命名的。

由于德国1935年占领了萨尔区,1936年吞并了莱茵兰,1937年,法国不得不从马奇诺防线北端,沿整个法国一比利时边境直至北海边缘,修建了达拉第防线。达拉第防线是以当时的国防部长达拉第的名字命名的。同时对马奇诺防线也进行了加固,工程一直修到1940年5月德军进攻法国时。

马奇诺防线从隆吉永至贝尔福,长达390公里。它连接了梅斯堡垒地域、萨尔地域、劳特尔堡垒地域、下莱茵堡垒地域和贝尔福堡垒地域。防线的宽面由纵深4—14公里的保障地带和纵深6—8公里的主要防御地带构成。

整个马奇诺防线最坚固的是梅斯和劳特尔。萨尔地域遍布江河和沼泽地,1935年以后开始修建,防御最为薄弱。下莱茵堡垒地域有个天然屏障,即莱茵河、罗讷河。在莱茵河沿岸地区,法国修建了大量射击工事。

在梅斯和劳特尔堡垒地域的一些重要地段修建了地面和地下相结合的环形防御工事群。地上由装甲和钢筋混凝土组成机枪和火炮工事群,地下多达几层。

地下工事拥有指挥所、休息室、储藏室、弹药库、救护站、电站、通风室等。工事之间均有通道连接,甚至能通电车。射击工事里的武器都是由军事专家精心设计的。

马奇诺防线共修了永久工事约5800个,多达每公里正面15个工事。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300毫米,可抗420毫米炮弹两发直接命中。

另外,还修建了大量的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埋设了大量地雷。防线上遍布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许多地段修建了通电铁丝网。

大型地下工事完全靠电力提供能源,拥有从厨房酒窖到牙医设备、从监狱到太平问在内的所有设施。每一座大塑地下工事都相当于小城镇,拥有独立的水井、食物供应和发电设备,能够独立生存三个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毒气。但在马奇诺防线上,法军可以用通风过滤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炮手作战时非常安全,并不直接观察目标,而是由地面观测员用潜望镜观测,再用电话通知炮手。

这些大型地下工事就像一棵棵地下树,指挥和生活区是树根,有许多长长的通道,抵达各个装备着加农炮、迫击炮和机枪的地堡。

在大的地堡里甚至装备大量武器,加农炮装在自动升降的钢铁炮塔里,炮塔固定在圆形钢铁转台上。平时地面上仅露出钢制的圆顶。作战的时候,钢顶迅速上升2英尺,一对炮管露了出来,可以自由旋转方向进行炮击。  在每一个加农炮塔内,围绕塔壁,绘有田野的地貌实景,方便炮手们将射击的目标形象化。法国军事专家们事先计算了每一门火炮控制下的每一平方码,依次设定了它们的坐标。

在大型地下工事入口的地方,增加了47毫米反坦克炮,修建了反坦克堑壕,必须穿过上面的钢吊桥才能进入入口。通过七吨重的钢门,还要经过长达三英里的水泥通道,才能到达山腹中118英尺的深度。如遇战争,800多名战士三班倒,就像在超大型潜艇上一样。

另外,如果战争时需要狙击步兵,法军可以用悬在头顶上的轨道将坦克炮收回,很快,一挺先进的机枪就冒了出来。马奇诺防线的很多机枪下拥有升降凸轮,使得机枪火力能够覆盖更大的火力控制区,射出的子弹保持距地一英尺高度。

假如德军侦察人员渗透机枪火力来到工事外墙,类似滑槽油筒的手榴弹发射器能将敌人轻易消灭。一旦敌人冲人大门,进入地下通道,他们会被工事内的地堡机枪随便屠杀。

即使大量敌人越过了这座地堡,只要指挥室一揿按钮,就能引爆整个地下工事。即使引爆地下工事还没有消灭敌人,法军士兵也可以立即从秘密出口撤离,通过一个很小的通道,来到一个垂直的出口。

这一设计是完美无缺的,可见马奇诺防线的设计构想多么精细。

……

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燃烧的法兰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62075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5.2
丛书名
印张 14.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