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身边的禅(感悟生活中的禅意和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忙碌的生活,忙碌的人们,常常在稍有闲暇时就禁不住问:我欲何往?我忙何为?

我们文化里几千年以来沉淀下的佛心境,往往能像清风像明月,拂尘试垢,让我们的心灵宁静清透,回归和谐,回归幸福。

阅读本书,帮助我们感悟生活中的禅意和智慧。

内容推荐

身入禅境心自静,心入禅境性自明。禅固然是宗教,但是它关怀现实人生,注重当下的平凡生活。穿衣吃饭是道,担柴运水是道,它并不神秘,禅门从来都是对所有人敞开的。

与佛结缘,当我们感到厌倦了尘世喧嚣的时候,佛会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到一些宁静;当我们觉得内心被烦躁填满的时候,佛会让一股清泉浇熄我们心中的愁怨。佛是一种解脱的智慧,一种追求快乐适意生活的心境,佛以非凡的智慧道出超脱的人生心境,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明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

佛的智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不仅只是一些精深的禅理,也有诸多关于人生的通俗哲理。在佛教经典中,有不少经典是寓教于事,或因事而说的,这其中的事就是佛经中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看似质朴的形式中,闪烁着灵智的火花,它们就像晶莹的宝花点缀着佛教经藏这棵常青树。

讲佛经的这个“经”是佛之口,而另外有佛没有用嘴说的,是佛的内心境界,只有与他心心相印才能够明白,这就叫做“禅”。以禅这个字来说.左边是个“表示”的“示”,右边是个“简单”的“单”,“单示”也就是透视,直截了当、心心相印。充实而丰富的内在心灵境界,如果不透过“禅”,是没有办法契入的。

本书中每一则故事都充满了禅家智慧,佛教经典,隐含了无穷的人生真谛,是一本觉悟人生的绝佳书本。通过一个个经典故事,来悟出人生中的一些哲理,让你有所感悟,有所借鉴,有所发现,并从中得到启迪。

目录

壹 智慧祥慧眼看人生

 打坐与参禅

 送他一轮明月

 不要有一满了一的想法

 战胜自己

 马上剃度

 吃梨的学问

 清除心灵的尘埃

 一放下一的境界

 奸商

 盲人打灯笼

 人的声气

 虚暇的客套

 离地六寸

 不许说话

 脾气是父母生的

 皈依佛门的国王

 德山悟道

 从容处事

 本来面目

 远虑近忧

 慧可“谈”禅

贰 快乐祥心灵的瑜伽

 烦恼即是菩提

 一切顺其自然

 让人愉快的美德

 全然的快乐

 囚禁自己的年轻人

 没有时间老

 不为生气种兰花

 无价之宝

 盐的昧道

 仙崖禅师劝架

 慈悲之心

 事半功倍

 要懂得感谢别人

 小沙弥喂猫

 一坐四十年

 苦瓜的味道

 快乐是佛

 名医的烦恼

 防心中之贼

 妻子偷人

 无心茶

 忍他人之不能忍

叁 哲理禅

 羊的选择

 助人不该求回报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善恶正反

 谁缚谁解

 布施有度

 禅镜照性

 活在当下

 将军与和尚

 补鞋老头

 果报

 害人之心不可有

 摒弃杂念

 人生如茶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水满自溢

 沩山的火种

 一个与十个

 不敢任何解释

 归还别人的谩骂

 乌龟与野狗

 写字悟道

 方丈买佛像

肆 励志禅

 乞丐买饼

 剑道要诀

 化城

 求人不如求己

 生活禅机

 佛陀的施舍

 自了汉

 为谁忙碌

 现在就来拥抱我

 你是佛主

 坚持自我

 万事皆因果

 临济圆寂

 糖饼

 最甘美的苹果

 好东西不可独享

 门里还足门外

 我不是众生

 抛开我慢心

 智舜割耳

 真理与邪见

 圆梦

 滴水悟道

 出世人世

 一块被遗弃的石头

伍 教育禅

 禅之教育

 佛陀论马

 拳头与手掌

 以指见月

 和尚与鬼

 钱财乃身外之物

 真正的地狱

 到处是路

 保持平常心

 禅师插秧

 心与性

 园艺和教育

 荔枝之缘

 高与远

 良宽教甥

 无心禅

 不可替代的五件事

 临济开悟

 陈操悟禅

 寸丝不挂

 沉默大师

 复仇的故事

 生命是宝

 一切皆空

 无明苦海

陆 信念禅

 鹦鹉救火

 立雪断臂

 耐心等待

 国王赏赐

 聚沙成塔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

 慈悲不杀

 峭壁上的草莓

 酥油换水

 沙弥开悟

 得不偿失

 普愿吃肉

 两个挑水的和尚

柒 优美禅

 花雨不沾衣

 一片菜叶

 敬钟如佛

 禅师的洗脚石

 法力无边

 逍遥圆寂

 度人度心

 美丽的寺庙

 皆因绳未断

 黄金毒蛇

 时间纽扣

 色即是空

 僧与佛珠

 一堆牛粪

 行脚僧

 黄檗禅师和母亲

 葬礼

 圆泽投胎

 从心所欲

捌 顿悟禅

 与菩萨无缘

 收获

 贫公见佛

 三十两银子

 佛心可度

 四事不久长

 真正的老师

 佛化丑儿

 一只逃鸽

 非礼少女

 文殊菩萨的考验

 佛陀的爱怜无处不在

 500盲人见佛陀

 两兄弟劝化父母信佛

 观音菩萨和看门人

 谁能成佛

 国王与树神

 借钱敬佛

 渔人求度

玖 佛心禅

 如来不舍穿针之福

 洗涤心灵

 舍身布施

 剥皮济众

 贫妇施豆

 尼提得道

 阿难迷情

 淡泊生死

 无我

 洗足盆

 荒淫国的下场

 升天

 鬼子母

 无言的感化

 舍得放下

试读章节

打坐与参禅

慧能禅师见弟子终日打坐,有一次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弟子回答:“我参禅啊!”

慧能禅师说:“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弟子回答:“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守住容易迷失的心,清净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糊涂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宁,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道:“那么怎么样才能祛除妄念,不被世间之事所迷惑昵?”

慧能禅师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弟子终于有所醒悟。

送他一轮明月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领悟自性的般若。

禅师喜悦地走回住处,看见自己的茅屋里有一个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早晨,禅师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不要有“满了”的想法

一位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学禅,刚开始还非常专心,学到了不少东西。可是一年之后,他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想下山去四方云游。

这天,学僧来到无德禅师面前说:“禅师!在您座下参学多年,我感到学到的已经足够了,现在想跟您告假去行脚云游。”

“足够了是什么意思?”

“足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在你走之前,先去装一盆大石块来吧!”

学僧不明白无德禅师的意图,但还是按照他的吩咐,装了一大盆大石块,拿到他的面前。

无德禅师指着盆里的大石块问学僧:“现在盆满了吗?”

学僧回答:“满了。”

无德禅师随手抓了一些小碎石放进盆里,小碎石顺着大石块的缝隙滑了下去。无德禅师问学僧:“现在满了吗?”

“满了!”学僧肯定地说。

无德禅师又抓起几把沙子撒在盆里,沙子顺着小碎石的缝隙滑了下去。无德禅师再问:“现在满了吗?”

“满了!”学僧心想,这回可放不下什么东西了吧。

无德禅师又向盆中倒了一杯水。

“现在满了吗?”无德禅师又问。

学僧无言以对,从此不再提告假云游这件事。

战胜自己

以前,有位叫明慧的和尚一心向道。为了能够早日达成正果,便住在深山中的一座寺庙中潜心修行。

但是,明慧和尚每次打坐入定时,眼前都会出现一只大蜘蛛。那只大蜘蛛张牙舞爪,不住地跟他捣乱,他虽然不害怕,但是无法静下心来修行。

为此,明慧和尚十分苦恼,于是向祖师求教:“师父,每次我一入定,就会出现一只大蜘蛛,无论我怎么赶它它也不走,请祖师为弟子指点迷津。”

祖师听了非常惊异,说道:“居然有这种事情?这样吧,下次你入定时,拿一支笔,等蜘蛛出现时在它肚子上画个圈,看看它是何方怪物,我也好为你斩除。”

明慧和尚在下次人定的时候,果然拿了一支笔,等蜘蛛一出现,他飞快地在它肚子上画了一个大红圈。蜘蛛一点防备也没有,仓皇地逃走了,明慧和尚很快安然入定。待他出定一看,赫然发现自己肚子上有一个大红圈!

明慧和尚恍然大悟:原来阻挠自己修行的就是自己呀!

马上剃度

亲鸾上人是日本禅宗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禅师,记载亲鸾上人之言教的《叹异抄》则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佛教著作,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本。

在《叹异抄》里面,亲鸾上人彻头彻尾地说他自己的话,对世间没有丝毫的妥协。他只顾自己怎么想,自己怎么信仰,一路到底说下去。所以,《叹异抄》被许许多多的日本人所钟爱,不光是佛教徒埋头读《叹异抄》,甚至基督教徒也一样爱读。

亲鸾上人在9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还这么年少,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上人说:“我虽年仅9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为了探究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上人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年高,你也不能保证你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满心欢喜地说道:“对!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人生无处不是在一连串的“现在”中所积累的,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握好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

P2-6

序言

超凡脱俗的智慧

我们修炼禅宗之前,山脉是山脉,河流是河流;在修炼禅宗之时,山脉不再是山脉,河流不再是河流;修完禅宗之后,山脉仍然是山脉,河流仍然是河流。

禅是一种智慧的境界。身入禅境心自静,心入禅境性自明。禅固然是宗教,但是它关怀现实人生,注重当下的平凡生活。穿衣吃饭是道,担柴运水是道,它并不神秘,禅门从来都是对所有人敞开的。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人与佛密不可分,放得下、看得开的人就是佛。在这个世界上,名是绳,利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人间喜乐无常,尽情尽兴的狂欢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深不可测的空虚。所以说人不自由,连喜乐都不受自己的控制,必须接受种种制约。要想得到解脱,就必须放下心中的执著,必须具有“以退为进”的达观,无争无执,方能在万里晴空下,与清风、皎月,自然同在。

佛说,许多得与失就在一念之间。以出世之心对待入世之事,会让我们的人生开阔许多。从生命整体的角度看,一时的胜负得失转瞬即逝,只有合乎天地至理的安闲欣悦,才能够长久地存在。正所谓“天不坏道亦不坏”,以自己的心同化天地至理,才能够得到长久的安闲,不为愁苦所扰。做到了这点,就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即使在旅途中,依然有闲心欣赏身边的美景,似乎万物都是自己的兄弟,都能和自己有真正的交流。当自己从月亮中也能体悟到和自己一样的佛性时,真的就只想笑着对它行一个礼。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佛性?说起来很难,其实做起来,却一点也不复杂。既然是返本还源,回到自己的根本,那只需要不被外面的诱惑带着跑,不迷失真我,自然就能做到了。

与佛结缘,当我们感到厌倦了尘世喧嚣的时候,佛会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到一些宁静;当我们觉得内心被烦躁填满的时候,佛会让一股清泉浇熄我们心中的愁怨。佛是一种解脱的智慧,一种追求快乐适意生活的心境,佛以非凡的智慧道出超脱的人生心境,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明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

“生活是禅”,是要人们在生活中体悟禅道。离开了生活去求禅问道,无异于缘木求鱼,无从可悟。正如六祖慧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为心,尘埃源于生活,用禅的智慧去清扫,便自现宁静天地。

佛的智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不仅只是一些精深的禅理,也有诸多关于人生的通俗哲理。在佛教经典中,有不少经典是寓教于事,或因事而说的,这其中的事就是佛经中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看似质朴的形式中,闪烁着灵智的火花,它们就像晶莹的宝花点缀着佛教经藏这棵常青树。

品读经典的禅林小故事,让你在轻松自然的享受中领悟禅的独特思想魅力。让你知道,禅虽高深,但形式却极其简单、生动,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书中每一则故事都充盈了禅家智慧,佛教经典,隐含了无穷的人生真谛,是一本觉悟人生的绝佳书本。通过一个个经典故事,悟出关于人生中的一些哲理,让你有所感悟,有所借鉴,有所发现,并从中得到启迪。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身边的禅(感悟生活中的禅意和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沧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37656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4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