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海涛今年41
内容
试读章节

提起王海涛这个人,这一片没有不知道的,他今年四十一了。

王海涛这四十一年,常被他挂在嘴边,真可谓异彩纷呈,没白活!王海涛八岁死了爹,十岁又有了后爹;十一岁辍了学,十二岁起挣的钱比娘和后爹加在一起都多,十六岁进过少管所,十九岁被拘留过,二十多岁进过监狱;结过婚,离过婚;丢过人,受过表扬,上过电视;发过大财,亏过血本……旁人听着挺传奇,可王海涛还真没给自己掺水。

这一天,王海涛跟往常一样,哼着歌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可是就在走进去的那一瞬间,他的好心情结束了,一个不速之客正坐在沙发上等他。这个人叫万老黑,六十多岁,虽然西装革履,但仍然掩盖不住一身的农民习气。

王海涛沉着脸问:“万老黑,你有何贵干啊?”

看到王海涛一脸的不屑,万老黑倒也不生气:“海涛,我一直非常佩服你……”

“你有话直说吧,少跟我套近乎。”王海涛不耐烦地打断万老黑。

万老黑眯着眼睛边笑着边伸出大拇指:“王老板,就是因为你了不起,在咱们这个行业里,你是这个!”

虽然心存反感,但是听到万老黑这么说,王海涛也是有些得意的。

万老黑接着说道:“当然我的企业规模也不小,咱们俩强强联手,那以后这市场上有个风吹草动的,咱们绑在一堆力量强了,也就不怕了啊!”

万老黑这么一说,王海涛原本松弛下来的心又紧绷了起来。

“我王海涛本来就谁都不怕,跟你万老黑绑在一堆儿,我成天得提心吊胆你算计我!行了,你就别废话了。我问问你,铁粉八百块一吨的时候你干吗不跟我联手,现在涨到两千四了,要货的人排着队,你跟我联手?!做梦吧你!”

万老黑也不罢休:“这铁粉的价格,跟着国际市场动,今天两千四,没准哪天就跌下去了!再说了,我有矿,你有选厂,咱俩联手这不就是一条龙吗?”

“我还是清一色的好!秘书,送客!”

看到王海涛态度这么坚决,万老黑也不再勉强,冷笑了一声走出办公室。望着万老黑的背影,王海涛心情复杂。

王海涛所在的这座小城,铁矿资源丰富,可是最开始谁也没有认识到铁矿的价值。当年的万老黑不过也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改革开放之后和别人合伙买了辆货车跑运输,这去的地方多了眼界也就跟着开阔了。后来恰逢小城政府放开政策,允许私人经营铁矿。就在大家都犹豫的时候,万老黑看准了时机,卖掉车,倾其所有一口气买了四五个矿,几年之后铁矿石价格飞涨,万老黑也就一夜暴富了。算起来万老黑开矿已经=十多年,家底自然是非常雄厚。虽说王海涛这几年也算是业内崛起的新贵,可是在这么一个劲敌面前,他还是不禁感到了一股寒意。

其实,看上去乐呵呵的王海涛还有别的烦心事,万老黑这事儿还不算什么,现如今真正困扰王海涛的是他和前妻李佳的问题。

王海涛的前妻李佳大专学历,是中学英语老师,家庭条件也很优越,当年嫁给王海涛的时候,他连个正经工作也没有,因此遭到了李佳父母的强烈反对。李佳为了让父母同意,无奈之下让弟弟帮忙找了两个空安眠药的瓶子,里面放上维生素片以死相逼,最终才得以成就婚事。

两人婚后的生活一直平淡而且幸福,后来王海涛发迹了挣了点儿钱,就不知道姓什么了。他架不住哥们儿忽悠,一年去了三回开在中缅边境的赌场,不仅输得倾家荡产,还欠了一屁股的债,李佳也在绝望之下跟他离婚。不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一群好朋友的帮助下,王海涛近几年终于又东山再起,开起了选矿厂,一下子成为了知名企业家。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离婚后的李佳也一直都是单身。看到王海涛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李佳决定重新回到王海涛身边,于是带着儿子又回到家来。可是,在王海涛眼里,前妻回来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自己又有钱了。以往对李佳决绝的恨,加上如今的偏见,让王海涛无法释怀,他顿时陷入到一种纠结当中,不能自已。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友,税务局的侯局长。说起这位侯局长,与其说是王海涛的好朋友,倒不如说是王海涛人生和生意上的高级参谋。王海涛深知自己读的书少,所以不管大事小事,总是会来找侯局长商量。

王海涛踏进侯局长的办公室时,侯局长已经恭候多时,他给王海涛泡上一杯茶端了过去。

“什么玩意儿。”王海涛接过茶嘟囔了一句。

“说谁呢?”侯局长显得有些不悦。

“嗨,我又不是说你,我说的是李佳。”王海涛急忙解释道。

“李佳怎么了?”对王海涛的婚史侯局长是再了解不过的,王海涛已经很久没有提起过前妻了。

“回家了,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跟我们没办过离婚手续似的!”

侯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严肃了起来。王海涛接着说:“一个人回去的,还带儿子!”侯局下意识地问:“回来几天了?”王海涛苦恼地说:“俩礼拜了。”侯局眉头皱起来又问:“怎么住啊?你们家两居室两张床吧,是你跟儿子睡啊,还是她跟儿子睡啊?”

“我儿子毛病多,他不愿意跟别人一起睡。”

“那是你睡的沙发,还是她睡的沙发啊?”

王海涛气呼呼说:“我让她睡沙发,她不睡!”

侯局追问:“那你呢?”

“我凭什么啊,我的家!”

“都睡到一被窝了还让我出什么主意啊?复婚!”侯局长把脸一沉。

“不复,坚决不复!哪有她这样的,不声不响地说回来就回来,连个错也不认!”

“人家李佳有过错吗?”

侯局长这突然的一问让王海涛沉默了,气氛也尴尬了起来。王海涛仔细一想,侯局长说的也是,当初要不是自己胡来,也不会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可是现在覆水难收,不过,男人吃回头草心里总不是那么个味儿。

两人接着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王海涛便跟侯局长告别。正当王海涛走出税务局大厅的时候,迎面碰见了自己的弟弟王海兵。

“你怎么跑这儿来了?”王海涛一脸的诧异。

“我给你办公室打电话,秘书说你来税务局了,我离这儿近呀。”

王海涛纳闷地问:“找我有事?”

“请你吃饭……”王海兵有些不好意思。

王海涛瞪大了眼睛,不知道弟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这弟弟,再加上那个弟媳妇马丽红,从来就是掉个芝麻,捡个西瓜,净琢磨着揩人家的油的主。

见哥哥一脸狐疑,王海兵连拉带拽,把王海涛拽上车,来到一个西餐厅。王海涛这下更是疑窦丛生:“你找我到底有啥事?”

“哥,你都跟嫂子离婚这么久了,就没有什么打算吗?”王海兵试探着问。

“我才四十一,我要重新开始我的生活!”王海涛说得十分坚定。

王海兵连忙拉住王海涛的胳膊:“哥,我给你介绍一个新嫂子怎么样?”

“行啊。”听到王海兵这么一说,王海涛两眼里直冒光。今天正为李佳不请自回的事情恼火呢,如果自己有了女朋友,李佳也该知难而退了吧。

王海兵笑了,他告诉哥哥,这人他认识,小时候经常见面呢!王海涛糊涂了,他印象里没跟哪个小姑娘青梅竹马过啊。王海兵提醒说,再想想,以前他摆小人书摊的时候,哪个小姑娘常来光顾,他还不收人家钱。P1-4

序言

我今年不到四十一,可能是成熟得早,开发利用过度,且不知道节省,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早在写《王海涛今年四十一》那年就四十一了。

这部作品写于三年前,正是慈父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悲伤而疲惫的我想在承德——我的家乡休息一下,却没能如愿。四十而不惑,这个年龄想消停,没那么容易。想想从青年变成壮年,从家里的小辈儿变成顶梁柱,从一个草根变成有能力担当社会责任的一分子,该做的事儿跑不了,该管的闲事儿和不想管的麻烦事儿,接踵而至。你就等着吧,等着挨你该挨的骂,等着花你该花的钱,等着体验飘飘然的荣誉感,等着满足以前不敢想的虚荣心,等着一切都过去了,心底一片瓦凉。可是慢慢恢复点儿热气后,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接茬主动找事儿,不是犯贱,而是男人四十一了,要有责任心,要勇于担当。

有人说王海涛身上有我的影子,甚至有人说郭靖宇就是王海涛,我不否认;有人说他郭靖宇凭什么没几天就编出个剧本来,因为那全是他家里的事!行,我不否认,也不敢否认;如果我否认了,可能会有一堆哥们儿跟着倒霉。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有好几个四十一岁的哥们儿陪着我,把他们家里的故事,心里的话讲给我听。在《王海涛今年四十一》这部戏里,全家上上下下,有一个算一个,没有哪个是让他省心的,甚至长辈们没有长辈的样儿,做了好多不该做的事。我要是不承认,那些哥们儿回家怎么交差?全算我的!

十七年前,我母亲辞世。母亲是学俄罗斯文学的,由于身体不好,在我小时候没怎么照顾我。她鼓励我做家务事,作为奖励,就是给我讲故事。

母亲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每一个都那么完美,那么好听,充满戏剧化。我曾经以为母亲的故事多是因为她看的书多。后来我找到了那些书,发现母亲讲的故事跟书上的不大相同,她用自己独特的理解讲述人和事,像放电影一样形象生动。因此,我从小爱编故事,长大成了编剧、导演。这一点,我大家庭中的长辈和兄弟姐妹都知道。就算这些故事全是我的,被观众当成是发生在我们家里的,我的亲人们也能理解,这是故事。

我怎么写要看剧情需要,剧中很多人物被放大了缺点,那是为了让这些形象更生动鲜明,更能让观众记住。我对剧中每个人物的评价不代表我郭靖宇对亲人的评价。

为我讲故事的哥们儿,万一遇到麻烦,就全往我身上推吧。

也许您看了《王海涛今年四十一》之后有共鸣,也许您刚好就是四十一,王海涛的事您全赶上了,那么请您一定要认真看我下面的文字:我是爱他们的,爱我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我会竭尽全力为他们做我能做的事;我会竭尽全力让每一个亲人的心中都能感受到温暖。我是健忘的,会以最快的速度忘却一切不愉快的、有矛盾、有冲突的瞬间,忘得干干净净;我是善于记忆的,我会记住所有美好的时刻,如笑容、拥抱和干杯;我是善于发挥想象的,我会把我记住的所有美好都无限放大,在我的想象中爱是那么具体而又无限,包围着我,包围着整个大家庭,包围着社会,包围着世界。

其实在承德,真有一个叫王海涛的人。起初他是我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感谢王海涛无私地把自己的名字和职业提供给了我。

我永远不可能当上一官半职,但是我说过“王海涛是半个市长”。对这种说法,我是这样理解的:今天的政府最大的职能就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要想让社会和谐,首先要家庭和谐,王海涛为他的家庭和谐作出了巨大努力。在王海涛生活的那个小城市里,有一半市民直接或间接地认识他,认识他的人如果把他的故事带回自己的家里,那么王海涛的努力就有可能会感动半个城市的家庭。

我一直说拍电视剧是为人民服务,谢谢王海涛和我一起为人民服务!特别要对王海涛的亲人说,在王海涛的言语里,你们都是善良可爱的。《王海涛今年四十一》这个故事里如果有您讨厌的角色,一定不是以您为原型的,而是我为了剧作需要创造的。

一直想对这个故事说点什么,这篇文字权当小序,写给自己,也写给我那些“四十一”了的朋友们……

您“四十一”了吗?

向您带去最真诚的祝福与问候。

内容推荐

《王海涛今年41》——一部男人的中年史!

不惑之年的王海涛有着所有中年男人的困扰,他要面子,想挣大钱,同时要为赡养双亲、维护弟妹、抚养子女尽心竭力,为此丢光了面子和金钱。人生的无常都要这个男人来扛,他就像是家里的“消防员”,哪里有火苗,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面对家庭、婚姻和亲情,王海涛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倾其所有。然而当金融危机袭来时,公司面临倒闭,他得了白血病,弟弟妹妹却闻风而散,避而不见。他心灰意冷,留下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正是这封遗书唤醒了亲人的良知和悔意……

这个男人进过少管所,拘留所,蹲过监狱;丢过人,见过报,受过表扬,上过电视;吹过牛,发过财,赌博倾家荡产,时来运转又东山再起……他这半生异彩纷呈,算是没白活。

挟《铁梨花》之余威,新晋导演编剧郭靖宇在《王海涛今年41》中,再现都市中年男人的苦辣酸甜!

编辑推荐

挟《铁梨花》之余威,新晋导演编剧郭靖宇再现都市中年男人的苦辣酸甜!《王海涛今年41》——一部男人的中年史!

王海涛,一名典型的“中国式男人”,今年四十一岁,总喜欢吹嘘自己丰富多彩的经历:八岁死了爹;十一岁辍了学,十二岁起挣的钱比娘和后爹加在一起堆的都多,十五岁进过少管所,二十岁进过监狱;结过婚,离过婚;丢过人,见过报……

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生被安放在一个名叫王海涛的市井小人物身上,并以他为故事核心,用一种平实、厚实的口吻,讲述了在北方一座小城,一个再婚重组的大家族里发生的一系列纷纷扰扰、啼笑皆非的家长里短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海涛今年4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靖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58583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