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上海酝酿申请世界博览会以及世界博览会立项的过程,由于作者亲历这一过程并保存了原始资料,所以本书资料完整,内容翔实,披露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解密了“申请世博最早是谁提出的?哪些人为世博的成功申办付出了心血?对世博的主题最初构想是什么样的?……”一系列问题。
图书 | 立意上海世博会的历史回眸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记录了上海酝酿申请世界博览会以及世界博览会立项的过程,由于作者亲历这一过程并保存了原始资料,所以本书资料完整,内容翔实,披露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解密了“申请世博最早是谁提出的?哪些人为世博的成功申办付出了心血?对世博的主题最初构想是什么样的?……”一系列问题。 目录 第一部分 上海世博会立意历程 1 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最早提出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 2 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立意阶段 3 上海举办世博会立意阶段取得的重要成果 4 上海举办世博会的项目准备阶段 5 上海方面与日方专家关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研讨 6 最早参加上海世博会可行性研究的机构 7 最早提出的上海世博会主题 8 上海世博会规模容量的最初估算 9 上海世博会最初的选址与变迁 10 上海世博会经济预算的最初方案 11 对上海世博会的参展、参观人数与城市容量的最初预测 12 对上海世博会交通服务设施的最初构想 13 提出举办1999年上海世博会的设想 14 对上海世博会交通条件的最初预测 15 最早提出的上海世博会总体布局与构想 16 日本长期信用银行五次派员来沪的情况 17 日方曾为上海世博会制定了作业顺序 18 一份报告再度引起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注 19 上海市有关部门1993年完成的举办1999年世博会的设想 20 上海世博会管理体制的最初设想 21 再次恢复与日本坍屋太一先生的联系 22 “盼望‘上海国际博览会’” 第二部分 申博历史访谈录 1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访谈郁鸿胜 2 始于1984:三位亲历者讲述的上海世博会“前传” 第三部分 上海世博会立项的历史过程 1 关于 1985年10月上海国际博览会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2 关于 上海国际博览会入场人数的测算(附件二) 3 关于 1985年10月上海国际博览会对外交通优化结构的初步探讨(附件三) 4 关于 1995年10月上海国际博览会旅馆接待能力的分析(附件四) 5 关于 1995年10月上海国际博览会总体布局的设想(附件五) 6 关于1995年10月上海国际博览会资金筹措及偿还方式的报告(附件六) 7 上海市有关方面与日本坍屋太一等人士关于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会谈纪要(附件七) 第四部分 上海社科院团队参加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研究实录 1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沟通手册(摘录) 2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示内容(摘录) 3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展示策划的基本要求(框架摘录) 4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总述(摘录) 5 中国馆一改革开放的城市与和谐智慧(摘录) 6 第三主展区:城市世纪(摘录) 第五部分 参阅材料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立意上海世博会的历史回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郁鸿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308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8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