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哪这人(尼采自述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为什么这样智慧?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好书?——《看哪这人》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精神自传。尼采的思想影响了佛洛依德、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福柯、德里达、里尔克、鲁迅等诸多大师。

内容推荐

《看哪这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自述,它代表着尼采后期的思想。作者本人认为:“这本书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它为我本人和我的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人们对我的情况将人一目了然。”了解尼采其人及尼采的思想,均不可不读此书。

目录

尼采后期思想文集》译序

《看哪这人》译者说明

序言

我为什么这样智慧

我为什么这样聪明

我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好书

悲剧的诞生

《不合时宜的思想》

《人情味的,太人情味的》及其两个续篇

《朝霞》——论道德即是偏见

《快乐的科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本写给所有人的书,也是无人能读的书

《超善恶》——未来哲学序曲

《道德谱系》——一篇论战文章

《偶像的黄昏》——怎样用锤子进行哲学阐述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为什么我是命运

尼采年表

参考书目

《尼采后期思想文集》跋语

出版说明

试读章节

营养问题同地点和气候密切相关。谁也不能随遇而安。凡是肩负伟大使命,而使命又需要他全力以赴的人,对这些条件的选择尤其严格。气候对新陈代谢的影响(使之延缓和加速)是相当大的,以致在选择地点和气候方面的任何失误不仅会使人与肩负的使命相异化,而且可能完全阻止其使命的完成。他根本无法正视这种使命。他身上永远不具备足够的动物性元气,以取得那种汹涌冲击最精神事物的自由。处于那种情况下,人就会认识到:唯有我能胜任此事……轻微的内脏惰性一旦成习,就足以使天才变成平庸,一种德国式的东西;德国气候本身足以使强壮的、富于英气的内脏意志消沉。新陈代谢的速度,是与精神步伐的轻快或迟滞成精确的比例的。的确,精神本身只不过是新陈代谢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列举出曾经产生过,或正在产生人杰的地点:那里,诙谐、狡猾、阴险属于幸福的一部分;那里,天才必有宾至如归之感,他们大家都能呼吸干燥爽快的空气。巴黎、普罗旺斯①、佛罗伦萨、耶路撒冷、雅典——这些地名证明:天才都有赖于干燥的气候和晴朗的天空——即,通过快速的新陈代谢,通过坚持不懈为自己获取无穷力量的可能性。我想起一个例子,一位具有伟大而自由心智的人,仅仅由于受气候的影响,缺少了自然本能,结果成了狭隘委琐的专家和抑郁的人。假如,我不是因病被迫认识理性,思索现实性中的理性,那么我本人最终也会是这个下场。

P32-33

序言

2000年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逝世的百年祭。这位在历史上一波三折、大起大落的名人,到今天,国内国外,都还没有定评。也许随着这《尼采后期思想文集》的问世,对此能有所补益,这就是拙译的根本目的。

尼采是哲学家吗?——这好像不成其问题,工具书中无一例外都是这样注明的——德国哲学家。可是,1985年冬,在一位德国朋友家中,因着手翻译《权力意志》偶与凯泽斯劳滕大学副校长克劳斯·兰特弗里特教授闲谈,他说:“尼采并不是哲学家,而是个音乐家。”当时,我确实感到愕然。后来,我国出版了《尼采散文选》,内中选译的内容全部是摘自尼采的主要著述。这说明尼采的东西也可以视为散文……其实,据译者近20年译述尼采著作所得的浅见,这些看法都对,却是不全面的。尼采之哲学,是以文艺的各种形式为外观,以当时他所能了解的各学科为内容,以冥想与思辨为论述方式的新式哲学。它是对以往概念推理式的哲学的一种反叛,也可以说是一种清算和终结。就像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现代派绘画毁掉了真正的美感一样。近日报载,毕加索以其情妇为原型的《端坐花园的女人》,在纽约以4950万美元的高价拍卖成交,但那样面容的女人怕是连作者也不会去爱的。尼采的哲学也可以说是哲学的现代派,之所以难读、难译、难于置评,其原因恐怕就在于此。恕我直言。

他的哲学主张到底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让我们来大致追溯一下他的思想发展过程。尼采的处女作叫《悲剧的诞生》。据他自己说,此书腹稿产生于法国东北部的梅斯城下隆隆的炮声之中,这就是爆发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尼采当时在瑞士的巴塞尔大学已提升为正教授,普法之战本与他无关,他却投笔从戎,跑到前线当了志愿看护兵。这一情节从未见于他的叙述,别处亦找不出有关解释。但起码这位哲学家是双手赞成这场战争的。梅斯城是通往巴黎的要津,占领此城之后,普军便可长驱直人,最后连拿破仑三世都成了俾斯麦的俘虏。不过尼采却没有跟着打到巴黎参加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庆典,他本来就多病的身体,因患痢疾而被遣送回校,于是诞生了这部处女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哪这人(尼采自述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张念东//凌素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2111
开本 32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4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