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并不是要对近代以来禅史研究作一全面的综述性报道,而是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试图把禅史写作放到具体的思想史和学术史书写的脉络中去分析其流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英三大语系对禅史的研究都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本书的“入门”主要分成三部分来对其进行论述。
图书 | 中国禅学研究入门(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并不是要对近代以来禅史研究作一全面的综述性报道,而是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试图把禅史写作放到具体的思想史和学术史书写的脉络中去分析其流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英三大语系对禅史的研究都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本书的“入门”主要分成三部分来对其进行论述。 目录 前 言 1 中国近现代禅学史研究述评——从胡适到现代汉语世界禅学史的书写 一、胡适与近代形态禅学史研究的诞生 1. 从哲学史到禅学史 2. 胡适的禅学研究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3.一段禅学研究公案的再讨论: 胡适与铃木大拙 二、潮起潮落几多时:对胡适禅学研究的冷讽与热议 1. 胡适禅史研究与30、40年代中国学界 2. 印顺与《中国禅宗史》 三、胡适禅学史研究的余波 ——5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的禅学论述 1.胡适的“幽灵”与50、60年代大陆禅学史的写作 2. 吕 禅学述史的再讨论 3. 80、90年代大陆禅学史研究论评 2 日本近代以来的中国禅宗研究 一、中国禅宗史的建构 1.近代形成期的研究:从境野黄洋到忽滑谷快天 2. 敦煌禅宗文献与中国禅宗史的再建构:以阿部肇一、关口真大和柳田圣山等学者为例 二、日本的中国禅宗断代史研究 1.从铃木大拙到柳田圣山的早期禅宗研究 2. 多样化的中国禅宗断代历史的研究 三、 余论 3 禅学书写与西方世界 一、禅学西渐 1. 从古典佛教学到禅学 2. 从铃木禅到西方的禅哲学书写 二、铃木禅的衰微与西方禅史研究之嬗变 1.从哲学到批判的历史学:达摩与北宗禅 2. 经典、公案、经典性 3. “古典禅”(classical Chan)、宋代禅及其他 三、“禅的东方学”:铃木禅的民族主义及其批判 1. 佛尔的洞见 2.“日本民族主义之禅”:沙尔夫的历史批判 四、禅史论述中的方法意识:以佛尔与马克瑞为案例 1. 佛尔与马克瑞的禅学研究法 2. 从日本禅史学的批判到“行事的学术” 五、 结语 4 中、日、英文有关中国禅学史研究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禅学研究入门(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龚隽//陈继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687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6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5 |
宽 | 13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