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胎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某市公安局刑警队队长贺之光,在侦破一起杀人案件时遇到了钱、色、权的干扰;一起发生在“文革”时期的纵火案又将他卷入其中……光阴荏苒,时过境迁。面对如此复杂的历史积案,贺之光和他的同事们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同时,还得面对上级和下级、同事、朋友、夫妻、父女等各种关系……

内容推荐

马攀开始脱衣服。瞬间,她的裸体就呈现在余新面前。余新看到马攀的背上有一块胎记,红红的,好像一朵飘落的桃花。又像悬画家在不经意间随意泼洒在画纸上的余彩……

贺之光—个箭步扑上去,紧紧抓住李明的两只手。鲁知非紧跟着扑上来夺下了李明手里的导火索。匕首也被腾出乎韵贺之光夺下来。俩人很快把李明制服。没想到鲁知非掏出手枪对准李明的脑袋就是一枪!李明头一歪倒在地上,脑浆流了一地……

纪文革原名纪怀玉。“文革”开始以后他就改了名字。因为他后背有一块狗头形状的胎记,而让他感到羞于见人。夏天他不敢穿背心,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他也找各种借口拒绝参加。有的同学见过他身上的那块胎记,从此就不再愿意和他交往。受到歧视和冷落的纪文革流着眼泪问妈妈:“我身上为什么会长胎记呀?”

目录

一、余新感觉,这个女孩与他认识的其他女孩不一样。

二、亡命之徒,想杀谁就杀谁。

三、孙小明没想到何小鹿会死。

四、这是强人所难,是对公民的人格不尊重。

五、小叶一听贺之光说“有门”,搂着他“叭”的亲了一口。

六、孙俞对小叶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男人们难以拒绝的。一个是钱,一个是女人……”

七、秀珍说:“蒙蒙,你爸把这个月的工资不知给他哪个相好的了……”

八、小叶说:“要抓住了孙小明。那军功章应该有我的一半吧?”

九、这天晚上,贺之光一家三口闹翻了天。

十、即使是收了五十万,我也不能献身啊。把我当什么人了?

十一、她跟余新的事早已是明的了。

十二、小叶心里想:贺之光人是不错。可怎么会有这么个女儿?

十三、她就想永远呆在这里,直到永远。

十四、此时蒙蒙有一种期待,就像猜测一场足球赛的输赢那样。

十五、文士学是副市长的儿子,尽管不是亲生的。但这并没人细究。

十六、孙俞的眼前出现了一线曙光。

十七、她认真地回顾了一下,夸她声音好听的都是男人。

十八、贺之光的爷爷和父亲都殁于农历大年初一。

十九、作案人一定是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

二十、抓蛇的差点让蛇缠住胳膊。

二十一、上一次是查无实据,这一次呢?

二十二、如果贺之光撒了手,田永平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二十三、小叶觉得这枝野菊花另有一番味道。

二十四、你怎么知道人到六十岁以后就没有激情了?

二十五、贺之光偏不说话,等着她先开口。

二十六、看来,田永平把工作都做到鲁知非这儿了。

二十七、这一切都是贺之光给她的,她早把余新忘在脑后了。

二十八、当小姐的手触到贺之光时,突然被他一把抓住。

二十九、只是不能太嗲,不能让他认为是用色相骗供。

三十、要快,跑步上楼!不管局长在干什么,请他立即阅批。

三十一、小叶到了这个地步,今后在这个城市怎样生活呢?

三十二、共产党、老百姓要咱当警察的干啥?

三十三、贺之光两只手抱住头躺在地上一声不吭,任他们拳打脚蹋。

三十四、小敏说:“还不如齐茬儿,什么也不知道,爱找谁找谁去!”

三十五、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逐步缩小调查范围,最终查出关键人物。

三十六、米永忠说:“小敏,是不是你把材料又当废纸卖了?”

三十七、“红指”共有六个头目。共查出同名同姓的两千多人。

三十八、小叶说:“让我当你爸的情人也行,一月一万,还得有房子。”

三十九、小叶一听大同宾馆,顿时面红耳赤。

四十、这俩人的关系已经紧张到剑拔弩张的程度。

四十一、突然,他发现其中一幅画像很像孙俞。

四十二、周永红对纪文革耳语道:“我觉得革命也不能放火杀人啊……”

四十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尾声

试读章节

一、余新感觉,这个女孩与他认识的其他女孩不一样。

余新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他喝了太多的酒。

余新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场合。自从他当了处长以后,几乎每天都有人请。

他只记得身子飘飘地被人搀着,来到这个散发着淡淡香水味的房间里。搀他的人把他扶到床边坐下,又轻轻地推他躺倒。其实根本就不用推,酒喝到他现在这个程度,没人招呼就是一摊稀泥。

后来,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醒来的时候是下午六点。中午只喝酒吃菜,没吃饭。到了饭点饿醒了。人醒了酒没全醒。头晕,眼发直,喉咙干,想喝水。他见床头柜上放着一杯茶,就撑起身子端起那杯茶一口气喝光。散了架的身子这时候才有了点活力。现在,他知道什么叫起死回生了。他无数次发誓戒酒都没办法兑现。请他的人太多。

他听到轻轻的敲门声之后,说:“请进。”

他看到房门把手转动,门被推开。一个笑容可掬的女孩向他走来,同时说了声:“先生你好。”

余新回应说:“你好。”

女人,是社交场上各种交易中的最后一道菜,是吃饱喝足之后的雅兴。

在余新看着女孩向他走来的同时,一股香气也向他扑来,感觉好像是走在苗圃里突如其来的某种花香。当女孩坐在床边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这场面有着某种意味。

女孩说:“先生,我是来为你服务的。有人已经替你埋了单。你只管说哪种服务,其余就是我的事了。你对我不满意可以换人。”

在这种时候,余新才认真地看了看身边的这个女孩。她身材很好,蛋形脸,披肩发,化淡妆。

余新说:“那就聊聊天吧……麻烦你给我要份快餐。如果你需要也来一份。”

女孩说:“好。”又拿起电话问:“先生你要什么?”余新说:“来份米饭套餐吧。你随便。反正有人埋单。”女孩冲他笑了笑说:“不好意思,我也没吃饭,让你破费。尽管有人埋单,但这都得记在你的名下,你得落份人情。”余新说:“没事。”

女孩打电话订了餐。

余新问:“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你干吗来干这个?”

女孩说:“你干吗要问这个?这与我为你服务有关系吗?”

余新说:“随便问问,没什么别的意思。你别误会,我不是警察。”

女孩说:“警察怎么啦?”女孩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余新一眼,接着又说,“警察不也是人?不也有七情六欲?有人说婚姻不过是社会需要男人女人所扮演的角色。婚姻维持到一定的时候,双方都会心猿意马……警察不也是这样?”

余新一听惊了,这女孩还懂得真多。余新“嗯”了一声。

女孩又说:“至于你问我干吗来干这个,问得多余。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生活为了钱!”

女孩这么一说,余新真的觉得自己问得多余。为了调解一下气氛,余新说:“你长得挺漂亮。猛一看像是哪个女影星。”

女孩一笑说:“是吗?长得漂亮你就好好享受。等会儿吃了饭,我还是给你服务吧。你要哪种?如果你对我还满意,我就报钟了。陪你聊天也行。”女孩的眼睛貌似不经意地看了看床头柜上的表。她的服务是有时间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客人所需要的服务,然后再次打电话告诉账台。做完服务后让客人签字。先记账,月底分红。  余新点了点头。既然是聊天,跟谁都行。女孩拿起电话说:“88号上钟。”

这种场合余新有过多次经历,余新大都是跟女孩聊天打发时间。他所在的省农业银行信贷处,经常有人请,他不好拒绝。拒绝了有人会说他是假正经。尤其是喝醉了酒,就更由不得自己。但余新对这种事没兴趣。余新有女朋友,是对他很钟情,也很会心疼他的那种。相互之间打个电话之后的幽会是经常的。

余新说:“你还没说你叫什么名字呢。”

女孩说:“马攀。”

余新觉得这女孩应该有个不俗的名字,“马攀”让他很失望。就冲她的名字,就知道她是来自农村。不过,她现在的言谈举止已经没有一点农村的味道了。

余新说:“你干这个是为了钱,这没错。但是除了干这个,就不能干别的?”

马攀一笑,说:“已经有人给我讲过不少道理了。可是,我问你,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女孩子,家在农村,又没有足够的体力干粗活,我还能干什么?初到城市时,我也曾问过自己能干什么?有人建议我去学电脑,学成了到哪个公司当文秘什么的。可是,我首先学会的是城市女孩的穿着和打扮。我没法不学。我受不了城里人对农村人那种歧视的白眼。我咬着牙要改变现状。曾在一家电脑学校学平面,其余的时间给人服务,就像现在这样。每天早上九点我去上课,老师要求我坐在前排。因为我已经多次在上课时打瞌睡。我必须用这种办法挣学费。结果我交了学费,因为我上课老打瞌睡,最终什么也没学会……学了一个月学费也白缴了。从家里出来时,我妈只我给三十块钱。你以为我情愿干这个?我没有生存的本事……闲的时候我只能看看书打发内心的空虚。”马攀说着眼圈红了。

余新听着,对马攀有了一种陌生的同情,就像在街上碰见了乞丐。余新有个感觉,这个女孩与他经历过的其他女孩不一样。他能看出这个女孩不失真诚。

这时候,两个人的眼光在刹那间相撞。但双方又很快把眼光收回。

有人敲门,是服务生来送饭。

两个人边吃边聊。余新知道了马攀家在四川农村,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生活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家里的地被开发商征用,父母用征地款给弟弟娶了媳妇。父亲在城里做小生意。母亲在家闲着。

饭吃完了,马攀放下餐具说:“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最长不能超过三个小时。现在已经过去快一个小时了。你算是个好客人,没一见面就对我动粗。虽然你也喝了酒,但与平常那些喝醉了酒的客人不一样。就按你说的,我们现在就开始聊天吧。”

余新说:“是不是时间越长你得到的就越多?”

马攀说:“当然是。如果是最好的服务,我会得到更多。但这得你说了算。”

余新说:“那就要最好的服务,最长的时间。”

马攀开始脱衣。其实,她穿的衣服只需把关键之处的带子轻轻一拉,浑身上下马上一览无余。刹那间,马攀裸体呈现在他的面前。余新此时却不知如何应对了。在这种场合和其他的女孩在一起,她们都没有这样过。那些女孩一听说他只是聊天,就用不着付出这种代价,时间一到就一甩手走人。可是这个马攀好像是一定要让客人觉得物有所值。

P2-4

序言

随着我国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反映法律与犯罪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这类作品越来越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但遗憾的是,作为一种文艺现象,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文艺理论方面的足够重视。因此,这类文艺作品长时间缺乏科学的界说和艺术探讨。1981年9月作家魏军在北京文艺学会常务理事会上,率先提出并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简称‘中国法制文学’)”这一崭新的文学概念和文艺理论学科,并由他发起成立了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二十九年来,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为推动法制文学理论研究、繁荣法制文学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在原司法部部长邹瑜的支持下,由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并会长魏军发起,经中国法学会批准,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于2009年1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法律与文学交叉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也为加强我国现行立法和执法的建议、建言提供了新的视角,开拓了以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全民普法教育的渠道。

针对如何引导中国法制文学创作坚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正确方向;在中国法制文学作者队伍中,建立一个意境高远的思想道德体系和价值导向;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尊重艺术规律;发现和培养新人;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与时代同行的好作品;探索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的创作、出版、发行等产业运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在成立之际便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大赛征稿时间从2009年1月11日起至2009年7月11日止,历时半年。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初评、复评、终评,大赛圆满落幕。

第一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共有35名作者计34篇原创作品获奖。获奖类型如下:长篇小说11部,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中篇小说4篇,均为三等奖;短篇小说16篇,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1名;文学理论2部,其中,特别贡献奖1名,二等奖1名;散文随笔1篇,三等奖。获奖结果表明:中国法制文学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文学理论方面,创作的势头十分强劲,这无疑是令人可喜可贺的一种态势。

为集中展现本届大赛的创作成果,我们特遴选出10部获奖长篇小说组成一个原创作品获奖书系隆重推介出版。期盼以此抛砖引玉,催生更多更好的法制文学作品面世,不断地推动中国法制文学走向繁荣,以法制文学作品所独有的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和透视力,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本届大赛得到了上级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还得到了《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文艺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中国文化报》、新华网、新浪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现代世界警察》杂志等媒体和出版单位的大力协作,在获奖书系即将出版之际,谨此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

2009年9月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胎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东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97499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