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爷性的文字,最铁血的抗日军文。
1938年冬,日军借口保护侨民,悍然登陆青岛。
日血洗白云洞,外出采药的关成羽成为唯一幸存者。关成羽自此还俗,在下街混世,故事由此展开……
英雄草莽,男儿铁血,肝肠寸断,欲说还休!
图书 | 铁血抗战之草莽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最爷性的文字,最铁血的抗日军文。 1938年冬,日军借口保护侨民,悍然登陆青岛。 日血洗白云洞,外出采药的关成羽成为唯一幸存者。关成羽自此还俗,在下街混世,故事由此展开…… 英雄草莽,男儿铁血,肝肠寸断,欲说还休! 内容推荐 1938年冬,日军借口保护侨民,悍然登陆青岛。 日血洗白云洞,外出采药的关成羽成为唯一幸存者。关成羽自此还俗,在下街混世,故事由此展开。 一批江湖豪杰啸聚在关成现周围,合称“下街七虎”。老四杨武在地下拳场遭遇曾参与洗劫白云洞的一个鬼子,将鬼子送上黄泉路。老二杨文在回家探望妻儿的途中饮弹身亡。老五徐汉兴继续留守下街,其余弟冠投靠了土匪胡古山。 胡占山提出让七虎兄弟下山去盗“龙袍”作见面礼,关成羽与三弟张彪带着胡占山表弟的首级赴胡占山设的鸿门宴,胡占山被“关大炮”斩首的消息轰动江湖。 崂山旧本守军接连失利,日本陆军军部急调战法高明的吉永太郎前来餐导守备防务,太郎正是当年日本侨民撤退时与次郎兄妹失散的大哥。百惠出嫁之日得知汉兴被日本宪兵吊挂在旗杆上,不顾嫁娘的身份狂奔寻去,死予吉永太郎之手。 老六“喇嘛”和老七徐传灯被抓为民夫,两人从土匪周五常手中死里逃生,带着喇嘛盗来的金滕带回到山东,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波又一波不幸的消息…… 英雄草莽,男儿铁血,肝肠寸断,欲说还休! 目录 第一章 鬼子来了 第二章 飞来横祸 第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四章 少年英雄 第五章 码头风云 第六章 吉永太郎回来了 第七章 风起云涌 第八章 有汉奸 第九章 喇嘛还是一个贼 第十章 韩仲春大展威风 第十一章 私设美人计 第十二章 罪魁祸首 第十三章 祸起 第十四章 喇嘛大跳探戈舞 第十五章 锄奸 第十六章 英雄结义 第十七章 土鳖变老虎 第十八章 惊天大祸 第十九章 整装待发 第二十章 挠头的事情一起来 第二十一章 乱世英雄 第二十二章 拜见胡占山 第二十三章 盗龙袍 第二十四章 晕头转向 第二十五章 磨刀 第二十六章 火并胡占山 第二十七章 一路惊慌 第二十八章 纷乱山头 第二十九章 合力劫法场 第三十章 狼狈逃窜 第三十一章 死里逃生 第三十二章 当土匪 第三十三章 山雨欲来 第三十四章 一人肚里一本账 第三十五章 爱情的力量 第三十六章 汉兴死了 第三十七章 前程叵测 试读章节 民国二十六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El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 不久,日本人要打过来的消息风一般传出来,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传闻中遭了雷劈的纱厂是国民政府派人用炸弹炸的。 天空中的浓烟刚一散去,海面上就漂来了一层白花花的死鱼。 下街西边的海滩被海浪送上来的鱼尤其多,退潮时远远望去就像倒了米罐子。 那些天忙坏了顺丰大车店老板徐正义,因为大车店院子大,大家伙儿捞上来的鱼都送来存着,预备城里解除封锁以后拿去卖。 老辈人说,下街最早是个小港湾,明朝万历年来了一支守护海域的军队,老军们留恋这个地方,在这里建起一些简易房,以捕鱼捞虾为生。光绪二十七年,德国人修建铁路,附近的难民闻风聚过来了。由于地势低,加上靠近后海,这里又脏又潮,城里住的人很少过来。后来就不一样了,日本人建了tt太阳胶皮株式会社”,招来一大批工人,下街开始繁荣,徐老爷子瞅准空当,从城里迁来这里开起了大车店。 如果你是一只鸟,从天上往下看,下街就像一条头大尾巴小的虫子趴在海湾边,顺丰大车店就在虫子的中间位置。 国民政府的守备军一撤走,日本军队就从山东头海滩那边开进了市区,刚刚清亮一些的天空接着就得了痨病,雾蒙蒙一片。那时节,街头肃静,人气萧条,不是偶尔飞过一两架肚皮上画着膏药旗的飞机,整个天空就跟死了一般。飞机把天幕豁开一条大口子,雪片似的传单接着便飘摇下来,上面写着“欢庆共荣”什么的。乡亲们大都不识字,收了传单当厕纸,不几天,阴沟里漂着的满是花花绿绿的纸。 市区那边不时有零星的枪炮声传来,消停之后便是“啷啷啷啷”的军乐声,听上去有些疹人。 不长时间,一辆接一辆的军用卡车就开进了下街,从车上涌下来的日本兵蝗虫一般多,军哨声、口令声乱做一团。 下街人本以为日本军队来了,进城的封锁也就开了,谁知道更厉害了,板桥坊卡子门到下街以南全部戒严,里面的出不来,外面的进不去,就像下了“绝户网”。好在天冷,顺丰大车店大院里堆着的鱼全都冻成了冰橛子,有人想来拿条鱼吃,还得用铲子铲上老半天。 过了几天,街面上热闹起来,到处都是扛着大枪跑步的日本兵,嘴里噗噗地吐着白气,就跟吹着棉花糖似的,惹得孩子们看耍猴儿似的跟着闹嚷。那天下雪,街东老孙家的傻小子拿雪球砸一个扛着膏药旗的日本兵,被那个兵一枪托打歪脖子,转天死了。老孙家不乐意了,抬着棺材满大街走,哭天抢地要那个日本兵偿命,一些乡亲也跟着闹嚷。这一折腾,下街的“治安维持会”就成立了。维持会招的全是附近村庄的泼皮,打人,下手还狠,街上出来的人更少了,跟那年闹霍乱一样。 冬至那天一早,徐家闯进来几个维持会的人,他们是来找徐家大儿子徐汉兴的。徐汉兴是前年从礼贤中学毕业的,在大车店对面开了家杂货铺子,专卖日本玩意儿。维持会的人请徐汉兴去宪兵队当翻译,汉兴不去,维持会的人憋不住,要动手,徐老爷子横在中间不让,维持会的人不敢造次但又不想走。双方正在僵持,门外进来一个眉目清秀的日本人。那个日本人给徐老爷子打了个敬礼,留下一包点心走了,弄得维持会的几个混混面面相觑,走得灰溜溜的。没过几天,这个叫吉永次郎的日本人就去宪兵队当了翻译。 那些天总下雪,大街小巷白茫茫一片,大车店门楼上的冰凌被人一碰,掉在地上叮当响。 这天清早,在码头上扛大包的徐家老二徐传灯回来了,身后吆五喝六地跟着一大帮拿着铁锨和筐子的半大小子,进门就奔了鱼堆。 徐老爷子撵过来喊:“你们这是做什么?” 徐传灯摔了棉袄,抄起一张铁锨铲鱼:“卡子门开了,板桥坊那边赶集,小哥儿几个整点过年钱去!” 徐老爷子退到堂屋门口,远远地望着铁墩一样结实的徐传灯,摇摇头:“别毛愣,仔细着点儿,当心卖鱼杂。” 传灯说声“好嘞”,脱了汗衫,嘿咻嘿咻地挥舞铁锨,溅起来的冰屑在他身上冒出来的白气里横冲直撞。 徐汉兴从杂货铺里跑过来,从铲下来的鱼里挑了几条大的,用篮子装了,转身出门。 传灯在后面喊:“又去孝敬维持会那帮孙子是不是?软蛋!” 一个叫栓子的小子擦一把汗.冲传灯咧着嘴笑:“落后了不是?咱哥攀高枝了,不是去孝敬维持会,是去孝敬吉永次郎呢。” 传灯丢下铁锨,忿忿地蹲下,抓起一条鱼摔了几下,跳起来猛踹栓子一脚,又蹲下了。 装了十几筐鱼,传灯站起来招呼那帮半大小子将筐子抬到门口停着的一架马车上,跳上马车,呼哨一声往卡子门那边奔去。 马车刚一离开,徐家大院就热闹起来,一群接一群的乡亲拿锨提篮地涌了进来,噼里啪啦的铲鱼声响彻云霄。 大院子热闹到中午才消停下来,三座鱼山只剩下了一座,院子顿时显得大了许多。 吃饭的时候,徐传灯回来了,浑身鱼腥气。 徐老爷子问,卖鱼的钱呢?传灯咕咚咕咚灌了半天水,愣头愣脑地说:“给大家分了。” 徐汉兴说:“不给自己留点儿?” 传灯剜他一眼,抓起一块苞米饼子堵住了自己的嘴。 传灯的一口饼子还没咽进嗓子,外面就响起栓子挨了砖头似的喊声:“不好啦!日本人又封了卡子门,乡亲们的鱼被鬼子抢去宪兵队啦!”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铁血抗战之草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潮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4453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