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史并不如烟(第4部开元盛世)
内容
编辑推荐

曲昌春的《唐史并不如烟4 开元盛世》讲述了诛杀韦后之后,唐睿宗李旦被扶上皇位,但这个和中宗一样软弱的皇帝,完全成了太平公主的政治傀儡。自认有功的太平公主野心逐渐膨胀,也开始做起了女皇梦,这自然就引发了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最终,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亲率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的势力,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之主。为了表明励精图治的决心,他把年号改为了开元,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来临了!

在吏治上,李隆基展现出了高超的用人智慧,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相继拜相,各种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在武功上,他改革兵制,任用哥舒翰、王忠嗣、张守珪等名将,开疆扩土,唐军所向披靡,横扫天下;在个人生活上,李隆基开创了皇室兄弟和睦的记录,并留下了众多妇孺皆知的风流韵事……在他的领导下,唐朝的国力达到鼎盛,开元盛世也随之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内容推荐

《唐史并不如烟》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唐朝的历史,《唐史并不如烟4 开元盛世》是其第四部,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开元盛世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

全书致力于从各个角度展现出开元年间的风采,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不断的挖掘深化,让读者在轻松了解这段历史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一些更深一层次的东西。可以毫不避讳地讲,在各种唐史读物中,这部书是最有营养的通俗读物。

《唐史并不如烟4 开元盛世》由曲昌春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姑侄恩怨

 六味地黄丸/001

 谁是主角/003

 失算/005

 矛盾渐起/007

 宋璟出招/010

 太平公主的反击/013

第二章 兵戈相见

 左右为难/015

 翻云覆雨/017

 大洗牌/019

 偷鸡不成/020

 磨刀霍霍/024

 刀兵相向/028

 机关算尽太聪明/033

第三章 来来往往

 重新洗牌/037

 翻身做主/040

 勾心斗角/043

 卸磨放驴/046

第四章 救时宰相

 管理的学问/049

 下车伊始/051

 蝗虫事件/053

 无限风光/055

 罢相/057

 发挥余热/060

 一世冤家/062

第五章 宋为相

 有脚阳春/065

 感谢你八辈祖宗/068

 良臣本色/070

 坟头的高度/072

 赐箸表直/074

 意料之外/076

 虎父犬子/078

第六章 三人行

 不折腾/081

 张嘉贞传奇/083

 张说归来/088

第七章 张说时代

 一张一弛/095

 智斗张嘉贞/097

 一箭双雕/100

 泰山封禅/101

 人生顶峰/107

 致命错觉/109

 政坛新贵/111

 张说罢相/114

 张说余生/119

第八章

第一家庭

 兄友弟恭/123

 四个贵族/128

 结发夫妻/133

 危机四伏/135

 方寸大乱/137

 咫尺天涯/141

第九章 看守内阁

 清廉宰相/143

 十字路口/148

 你来我往/149

 意外之祸/153

 重建瓜州/155

 萧嵩拜相/157

第十章 百日宰相

 宇文融拜相/159

 假想之敌/161

 众叛亲未离/164

 论资排辈/166

 短暂和平/169

第十一章 矛盾四伏

 奴才互斗/171

 误读高力士/173

 一击不中/176

 再击致命/177

 宰相出缺/180

 天下必肥/183

 双双罢相/186

第十二章 九龄时代

 张九龄其人/189

 九龄拜相/193

 张守珪拜相?/194

 法与情/197

第三只眼/199

 渐行渐远/205

 张李角力/210

第十三章 天注定

 九龄罢相/213

 落井下石/217

 咫尺天涯/222

 出人意料/225

第十四章 太阿倒持

 名将落马/227

 开战吐蕃/230

 兵制改革/232

第十五章 两只老虎

 安禄山崛起/235

 李林甫掌权/240

第十六章 贵妃醉酒

 曾经沧海/245

 神秘梅妃/247

 贵妃出场/248

 恩宠无双/251

 第六人/255

第十七章 口蜜腹剑

 两裴相争/261

 一箭N雕/266

 丝丝入扣/271

 痛下杀手/275

 野无遗贤/278

第十八章 机关算尽

 木秀于林/281

 风必摧之/287

 登峰造极/293

 防不胜防/295

 矛盾渐起/298

 花落去/300

试读章节

如同现在很多孩子有明星梦一样,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一个泰山封禅的梦。

“封禅”,《史记封禅志》如此解释:登封报天,降禅除地,也就是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在封建王朝,“封禅”是首屈一指的大典,其对王朝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当今举办一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同时,“封禅”也有条件要求的,一要天下太平,二要天降祥瑞,两者具备其一,才能封禅,而历朝历代前去封禅的皇帝一般都是因为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天下太平。

秦始皇封禅泰山,因为他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武帝封禅泰山,因为他雄才大略,扫除边患。

太宗李世民也一直有一个封禅梦,不料却经常被国内突发事件打乱计划,不是因为天灾,就是因为有大臣强烈反对,终其一生,都没有实现自己的封禅梦。

唐朝第一个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就个人能力而言,他不配与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可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站在太宗李世民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现在张说把李隆基引到了汉武帝建立的后土祠,泰山封禅呼之欲出。

我们平常人有自己的偶像,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有偶像,他们的偶像有的是秦始皇,有的是汉武帝,隋炀帝的偶像就是汉武帝,他曾经想模仿汉武帝开拓疆土,不料画虎不成反类犬。

李隆基想不想学汉武帝呢?他也想学,他的心中也有一个“大国梦”。

由此,李隆基“封禅泰山”的念头呼之欲出,而张说的心也在蠢蠢欲动。

开元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张说的一箭双雕计划收获了初步成功,在张嘉贞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张说被委任为“兼中书令”,这就意味着张说已经成为与源乾曜完全并驾齐驱的宰相。

九个月后,张说作为礼仪大典总监全程策划组织了李隆基的长安郊区祭天仪式,算是泰山封禅的一个前奏。

时间走到开元十二年末,封禅泰山的呼声越来越高,张说第一个呈递奏疏,建议李隆基封禅泰山。随后,文武百官群起响应,封禅泰山已经“群情激昂”。

眼看文武百官如此迫切,李隆基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决定在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十日举行封禅,以满足文武百官的呼声。

张说兴奋不已,源乾曜却不断摇头,在封禅泰山的问题上,他俩少有的唱起了反调。

张说第一个提出封禅,源乾曜却自始至终表示反对。

两人大相径庭,其实是性格和观念的差异造成。

张说是一个诗人,骨子里有浪漫情怀,同时也有追求大场面的冲动基因,他进入官场不是像源乾曜一样通过明经举,而是通过武则天亲自当考官的制举。

制举是皇帝不定期进行的考试,这类考试考的是考生的现场反应和实际能力,张说便是在洛阳参加了武则天主持的制举考试,于万人对策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不过唐朝开制举以来还没有给过考生甲等,因此张说明明是甲等,却以乙等身份进入仕途。不过这也够牛了,一等奖空缺,他是二等奖,这就是不是一等奖的一等奖。

由于这个特殊的经历,使得张说不像源乾曜那样保守,也就不囿于以往的经典,从而与源乾曜的政治理念格格不入。  源乾曜讲究的是“清静无为与民生息”,封禅大典必定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是源乾曜所不愿意看到的,而张说却恰恰认为,为了封禅大典,必要的付出是值得的。

一个追求开天辟地的大场面,一个追求清静无为与民生息,两个追求不一样的宰相前所未有的发生了矛盾。

从此,源乾曜对张说产生了成见,而春风得意的张说却不以为意,只要赢得李隆基的支持,别人又能奈他何。

张说的感觉没有错,李隆基对他的恩宠越来越深。

开元十三年四月初,张说将拟定好的封禅大典仪式呈递给李隆基,李隆基阅后基本满意,便召集所有参与礼仪制定的官员在集仙殿饮酒。

饮至高兴处,李隆基说:“神仙都是虚幻的,我是不信的,贤人才是治理天下的工具,今天我跟你们这些贤人一起在这里饮酒,这个殿应该改名叫集贤殿”。

掌声四起!P102-103

书评(媒体评论)

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笔者用淡淡的笔触将盛世唐朝娓娓道来,既呈现出恢弘大气的大历史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最真实的人和事还原到我们面前。

——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作者)

好,竟然能够把沉闷的历史放在轻松幽默的文字里面搅拌,再用原味的Q版语言加工,再来点野史传闻做调味,表面上看起来是平常无奇的炒冷饭,其实是精雕细琢,高深莫测,不愧为皇帝炒饭的称号!

——和尚如水(天涯网友)

写得真好,语言幽默机趣,论史有据。《唐史并不如烟》《如果这是宋史》《明朝那些事儿》??如出一辙,却又各具特色。作者真是让人敬佩万分。

——李白后裔(天涯网友)

历代帝王都有奇怪的心理,都希望找个很强的接班人,但当接班人显示出强势的时候,又害怕过早失去手中的权力,又开始握紧手中的权力棒!这时候,权位挑战者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帝王的心理大做文章。一句话!当太子难!要能装孙子,又不能太孙子。尺度、火候的把握,非集厚黑大成者不能掌握者。

——夜狼啸西风(新浪网友)

将《隋唐演义》旧戏新唱,引经据典并夹杂各类嘲讽,引今说古,光此一点,钦佩之至。楼主如果能把李唐三百年的历史用这种通俗的手法写下来,那真是妙透了。

——西游记06(新浪网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史并不如烟(第4部开元盛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曲昌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39689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2.0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