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市的岁月
内容
编辑推荐

丹孃,熟悉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摄影技术与艺术表达上颇具实力,且不懈追求理想的摄影师。当她拿起笔,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其精彩可与她的摄影作品媲美。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折射出她的人生感悟与一座城市的昨日和今天……

《城市的岁月》是作者丹孃更深层次地思考关于人性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思考现代人所面对的财富观、价值观、幸福观。

内容推荐

这本图文并茂的散文集是丹孃人生路上从摄影到写作的一次全新跨越。在历经一年多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丹孃从点点滴滴的往事记忆中进行提炼,完成的不仅是一篇篇优美文章,也是一次次精神升华。《城市的岁月》是一场深层次地对人性中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思考,对现代人财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的思考,同时也体现着丹孃对人生的探寻和追求。

《城市的岁月》中文字的定位不同于小说和回忆录,它是一种自由式的散文体,以作者个人的经历为素材,完成的是对于生命的记忆和人性的呼唤,以及逆境中的思考和奋进中的超越。

图片部分,以城市小品为主,既真实又含蓄,充满张力,又是唯美独特的,它呈现表述的是城市曾经的辉煌与衰落,岁月世事的轮回与变迁。

目录

序言

石库门风情往事

老屋的冷暖记忆

我家的老妈妈

小燕子

心中的“维纳斯”

一杯麦乳精

走过青春

我的阳光教室

我的石伽爷爷

故乡的云

北加贺屋

留学时光

不期而遇

佐佐木的故事

别了,千鹤子

我的日本女儿

紫色的风铃

谭盾之手

镜中于丹

人生的富有

摄影摘要

一条路一段情

一间屋一缕情

一座城一世情

后记

试读章节

老屋的冷暖记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童年,有的是一个值得炫耀的金色的童年,有的是一个不堪回首的灰色的童年,属于我的大概是后者,所以我的童年记忆也是灰调的。

记不得是从哪一天起,我来到了这个不太有亮光的屋子里,只是听老人们说我是被从长宁区兆丰别墅抱过来的。昏暗的屋子是爷爷奶奶的家,曾经的上海滩阔少名媛,那时已是历尽沧桑,勉强支撑着这个家。老屋里摆放着一些陈旧的家具,三面镜子的梳妆台,几只断了腿的凳子,少了胳膊的椅子,和一个吃饭时经常晃动的桌子。这些黯淡无光的红木家具就像褪了色的女子,更像一个没落的贵妇,想端着一点贵气却早已没了底气。 一个露出弹簧的旧沙发躲在暗角落里等待着它的末日,放在藤书架上的书东倒西歪着,因为,它的骨架不是断了就是残了,无力撑起那些厚重的书籍。屋里唯一的亮点要数那个从房梁上垂下的绿灯罩了,晚上亮灯后透出的那种翡翠般的淡淡的绿光给了我些许的愉悦,对着墙壁用手做出小动物的剪影是我童年的游戏。这个昏暗的屋子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放着一张极不协调的西式琴凳和一个还留着一点红漆的小圆凳,这两件东西就是当年父母留给我这个五岁孩子的全部家当了。

假如说,安徒生笔下的女孩是靠划亮一根火柴去想象温暖,那么,童年的我就是坐在那个小圆凳上,趴在我的小桌子上,闭着眼睛想象着曾经有过爸爸妈妈的那个家,想象着被妈妈抱一抱、被爸爸亲一亲的滋味。因一场政治运动,爸爸被打成了右派,导致了父母的离异、家庭的破裂。我幼小的心里怎能弄明白这人世间的种种“因为”和“所以”,又怎能料到这种结果带给我的是一生的伤痛?几十年后,我听到了当年家庭解体时的一个情景:那一天,眼看着家具将要被全部运走,我抢下了自己平时坐的那个小圆凳,一边叫着“这是我的”,一边拼命地跑着……即将离去的妈妈含着泪说:“再给她留个小桌子吧,以后可以做功课。”就这样,那张琴凳成了我的桌子,我带着自己的这套“家具”搬进了万航渡路上爷爷奶奶的家,从此开始了我的灰色的童年。

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自然能听到不少“那过去的事情。”我的太祖父年轻时就举家迁到上海谋生,是上海滩上较早的移民。年轻时的爷爷是个英俊而又风流倜傥的大少爷,凭着一口纯正的英语先后在上海工部局和一家外资银行里混得一个高管职位,同是杭州人的我的奶奶则是出身在一个中医世家,爷爷把这个中医世家中最漂亮的一朵花摘到了上海,完成了一段美满的姻缘。念过浙江女子师范学校的奶奶后来当了一名小学教员。没有继承父业的她唯一的一点医术就是刮痧,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我的背上、脖子后常被刮出一条条红印,据说此法可治中暑等多种疾病,而且颜色越深疗效越好。奶奶虽不太懂医道,但一提起自己父亲的医德医术却总是那样的神采飞扬,仿佛在数说着一件传世珍宝。据说,这位长者在行医时有其自定的收费标准,他给穷人治病不收钱,给富人治病则收费较高。在中国历代的各派医家里,确实有这样以仁术济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名医被百姓传颂为“仙”。这类朴素的家传对我当时幼小的心灵是极具感染力的。后来我还常听家人说起爷爷的故事,当年小日本侵略中国占领上海之后,还在工部局担任高级职员的爷爷不愿为日本人做事而愤然辞职,失去了一份高薪收入,全家人的生活一落千丈,最后靠典当度日,过惯好日子的爷爷却对此毫不后悔。善良与正直就在老人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当年昏暗的老屋里没有今天这样亮堂的书房,我常常坐在阁楼的木楼梯上,借着外墙的反光,啃完一本又一本中外名著。楼道里,掉着粉末的石灰墙上,一个大铁钉上挂着我的琴谱,不管“杀鸡杀鸭声”有多难听,我还是拉完了全套的《开塞》小提琴练习曲。当一首完整的《玛祖卡》舞曲从我指间流出时,我完全陶醉在了自己的音乐里。那个时候,抄歌并装订成册成了一种流行和时尚,做得最好的男孩成了我心中的偶像,就像现在对歌星的崇拜一样。表弟不知从哪搞来了一台老唱机和一大叠唱片,偷偷摸摸地搬进了小阁楼,然后,我们紧闭门窗,灭了灯火,三五个伙伴头挨着头围着那台唱机,倾听着《粱祝》、《命运》、《摇篮曲》、《嘎达梅林》……那种震撼灵魂叩响心门的音乐,点燃了我们心灵深处年轻的火焰,在文学艺术遭遇践踏的年代,许多人在用自己的方法满足内心的渴望,当年这种音乐的给力绝不亚于文学对于这代人的熏陶。我常常感慨这份幸运,因为,这种美好的情愫陪伴了我一生。

人在幼年时,无法预测自己的未来,更无法想象今天的生活可以过得如此宽舒。然而,人的幸福感并不是和物质的富裕有必然的联系。那遥远的求知路上闪烁的星星点点,照亮了我的那段灰暗的岁月,因求知而满足的那种幸福感依然温暖着今天的这颗心,所以,我一直在探求我的人生未知,拿捏属于我的幸福。P11-15

序言

丹孃,熟悉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摄影技术与艺术表达上颇具实力,且不懈追求理想的摄影师。当她拿起笔,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其精彩可与她的摄影作品媲美。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折射出她的人生感悟与一座城市的昨日和今天……书中的图片大多以城市小品为主,有不少是在上海世博会上拍摄的,这些含蓄却充满张力的精美照片,保留了作者独特的眼光和一贯的唯美主义风格。

一个有思想善于思考的摄影人是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丹孃就是如此。长期以来,无论在平面媒体做摄影记者,还是在电视台任专职摄影,她一直追求照片的内涵而不满足普通的记录。当年,在我担任东方电视台台长时,她曾是一名勤奋的员工,她以高质量的图片保留下了当时那些精彩的瞬间,如:APEC的焰火、阿依达的盛况、野斑马的绚烂……以后,她在摄影教学领域里又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与学生交流文化与思想,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我们民族百年的一个梦想,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次集中体现,科技的创新、文化的传承、国民素质的提升,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共同话题。作者利用这次世博会,找到感动自己的文化和写作的灵感,尤其是她在书中把人的心灵环保作为重要的内容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

这是一本凸显人文情怀的散文集,书中有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追求,她可以让读者领悟到: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领域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完成不同领域问的跨越。

后记

2009年夏天,我在上海新天地举办了第四次个人摄影展,此展名为《城市的岁月》。后来,自己又在好友黄惠民的建议下,尝试着写了这本同名的散文集。

今天,当我写完这本书时,心情既沉重又舒畅。沉重的是,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又将自己的人生旅途“走”了一遍,亲历的往事,熟悉的人物,在自己痛苦与幸福的情感交织中真实而自然地流淌出;舒畅的是,这本处女作圆了自己童年的一个梦。我自幼到今一直喜爱着文学,因为是文学帮助我树立了人生的理想,也是文学让我明白了许多生活的道理。自己是一名职业摄影师,一生与相机为伴,曾用快门留住了许多的历史瞬间,也留下了无数的珍贵记忆。在物欲且浮躁的当下环境中,我想以个人成长的足迹和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也是文学给了我这份纯真与勇气。

虽然,这只是一本自己初写的散文书,但它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的升华。文字是心灵的呼吸,图像是生命的轨迹,它们帮我共同见证了一些曾经的岁月。在这些并不完整的碎片和痕迹里,我努力采摘着人性的花朵,我相信在任何时代,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叵的。

我常常感慨我的好运,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在自己需要帮助时会有无数双手伸向我。感谢盈石资产管理公司对这本书的出版所给予的支持;感谢简庆福先生、羽西女士、赵丽宏先生、谭盾先生、司徒文聪先生对于本书的鼓励;感谢申明先生对本书创作的无私奉献;感谢出版界的资深编辑黄惠民先生的一路指导;感谢我的先生葛洪在创作上的一路陪伴!

丹孃

2011年2月8日

书评(媒体评论)

摄影与文字的对话,思想与灵魂的交融,丹孃的散文让我们在她的艺术瞬间里领略历史的永恒。

——简庆福

不论是用眼看城市,还是用手书岁月,我们都能感受到丹孃一颗与美和爱不能分割的心。

——靳羽西

摄影家用镜头追求美妙瞬间,作家用文字表现心灵波澜,丹孃的散文,以一个真字,将两者融为一体。

——赵丽宏

丹孃的摄影像她的文字,而她的书更像她本人,质朴中渗出优雅,既人情又人文。她的摄影艺术如同一杯清幽的绿茶,余味深长,回味无穷,这是为什么我喜爱她的书。

——谭盾

丹孃,她以女性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去观察、感受、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书中所展现的质朴情感、对老上海的回忆、对新上海的展望和对生活的热爱,都让我深深感动。

——司徒文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市的岁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丹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06525
开本 24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1
14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