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刷卡(信用帝国亲历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到202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信用卡拥有量最多的国家!

你是信用卡用户吗?你周围的朋友在刷卡消费吗?你细查信用卡账单吗?

知道哪些费用可以从中节省下来吗?

你知道肆虐的信用卡欺诈的最新形式吗?你又该如何自保?

你的信用状况已登记在案,终身如影随形,这会怎样影响你的生活?

目前中外已出台了哪些保护信用卡用户的法规?

哪些可以为你所用?

《刷卡(信用帝国亲历记)》(作者张川)通过主人公王蜀南往返于大洋两岸的与信用卡有关的故事,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信用卡的知识,并厘清怎样使信用卡成为福音,而不是噩梦。

内容推荐

《刷卡(信用帝国亲历记)》(作者张川)通过主人公王蜀南往返于大洋两岸的与信用卡有关的故事,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信用卡的知识,并厘清怎样使信用卡成为福音,而不是噩梦。

信用卡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复杂。这本《刷卡(信用帝国亲历记)》讲的就是信用卡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样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它利用!

目录

引子 二十一世纪经济危机下的金融帝国

无处不“债”的信用卡

第一章 万能的天使,还是诱人犯罪的魔鬼?

近乎万能的信用卡带来的问题

第二章 六十年历史,十五亿张信用卡

信用卡的历史和发展

第三章 全球通用,十秒之内完成交易

使用信用卡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世上有免费的午餐?

信用卡的各种附加优惠

第五章 出来混,还是要还的

信用卡的利息成本,信用卡债务拖欠及后果

第六章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档案制度

个人信用征信记录和信用分数

第七章 从手工压单到POS机刷卡

信用卡网络和信用卡公司的盈利模式

第八章 骗你没商量

信用卡公司和用户承受信用欺诈风险

第九章 形形色色,数量众多

不同种类的信用卡公司和信用卡

第十章 五十四亿份信用卡促销信

残酷的银行竞争和兼并

第十一章 大厦将倾,还是百足之虫?

美国的信用卡危机和奥巴马的“新”新政

第十二章 国内的故事

躁动和阵痛中飞速发展的信用卡行业

后记

试读章节

国际广告业有这样一则经典案例:一个电视广告创意,在从1997年到现在的十二年间,已经用四十八种语言在全球一百零五个国家播放。直到如今,这个广告还在电视、广播、报纸、印刷品、互联网、户外广告牌等各种平台上,不断地推出新的版本。1997年这则广告在美国首次播出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步人中年已见谢顶的父亲,带着他十一岁的儿子去看美国热门的体育赛事——职业棒球赛。在入场的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比赛的一阵阵喧嚣中,在父亲指点着赛场,向儿子解释赛事时的亲切音颜中和男孩子捧着汽水、玉米花露出的笑容里,旁白和字幕娓娓道出下面的内容:

“球票两张:29美元……”

“热狗两个、玉米花两盒、汽水两杯:18美元……”

“明犀答名的棒球:45美元……”

“与11岁儿子真情交流:无价……”

“在世上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而其他的一切,万事达卡可以代劳。”这个由美国麦肯广告公司策划的“无价”系列万事达卡广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球第二大信用卡支付组织——万事达卡通过这个广告,成功地塑造了和消费者情感温馨相连的品牌形象。当万事达卡在中国大陆推出中文版“无价”系列广告时,这个广告词的翻译,又几乎成为一个“信、达、雅”的经典。中文版万事达卡广告讲述了一对中国情侣在西欧各国旅游的场景:

“在威尼斯预订水上游:180欧元……”

“在伦敦购买高级时装:125英镑……”

“在慕尼黑为乐队买啤酒:30欧元……”

“亲身体验世界无界限:无价……”

“万事皆可达,唯有情无价。”

万事达卡广告的温情,让人们体会到信用卡带来的便利和对消费者价值观念的肯定。在现代社会,维萨信用卡和万事达信用卡几乎可以在世界各国的每一个角落通行。世界第一大信用卡网络维萨卡拥有17亿张信用卡发行量,在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80000万联网商家和140万联网ATM机。世界第二大信用卡网络万事达卡也拥有9.8亿张信用卡发行量和2 800万联网商家。在北美和西欧,几乎每一个消费场所都可以使用信用卡。

十三年前,当王蜀南踏上美国土地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信用卡的无处不在。从机场行李车自动收费,到机场停车付款;从学生宿舍租约付款合同,到每一个商店的门口,王蜀南处处看见这么几个符号:

这就是美国通行的四种信用卡的商标:维萨卡(VISA)、万事达卡(MasterCard)、发现卡(Dicover Card)和运通卡(American Express)。人们只要看到商店里有这几个商标,就可以使用信用卡,而不必现金交易。当年王蜀南和女朋友在伊利诺伊州库克郡政府登记结婚时,用信用卡缴纳了40美元的结婚证费。王蜀南的大儿子在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出生的时候,也是用信用卡结账出院的。王蜀南儿子出生后,每个月的托儿所收费,都自动从信用卡上缴纳。王蜀南家交电费、煤气费、水费、垃圾费、物管费、排污费,订杂文报纸,在超市买菜,出去下馆子,都是用信用卡支付的。在美国,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每天都和信用卡打交道。

美国人常常说,人生有两件事是无法避免的:死亡和缴税。美国国税局(IRS)是美国众多官僚机构中唯一一个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履行职能的高效率政府机构。美国公民的收入,无论是在美国国内的还是在海外的,无论是工资收人还是失业保险金,也无论是赌博收人还是贩毒收人,山姆大叔都要依法征收所得税。。而这无法避免的两件事,现在居然都可以用信用卡来结账:国税局1040号税表说明书第75条详细地解说了如何用四种不同的信用卡支付税金。在一次葬礼上,王蜀南发现相同的四个信用卡商标也被贴在了殡仪馆玻璃大门的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角落上。

因为信用卡通行,在美国大额现金的携带和交易机会很少。除了警匪片里的毒枭们拎着装满现金的皮箱满世界跑以外,普通人只会随身带一两张信用卡和一点儿零钞。王蜀南的钱包也不例外,只有驾驶执照、ATM卡、两张信用卡和一些零钞。在国内的时候,王蜀南还是个穷学生,很少为携带成沓的人民币担心。但在出国留学前的几个月,王蜀南却为此伤透了脑筋。过完春节,大学四年级学生王蜀南从四川老家回北京,怀揣着老爹老妈全部存款的一半——两万元人民币,坐在成都到北京的7次特快列车的硬座上,二十九小时没敢合眼。王蜀南不仅需要随时警醒提防小偷,两百张硬邦邦的钞票缝在内衣里摩擦着肤肌,也不能让人人眠。那种感觉,王蜀南多年以后还记得:

“交大学培养费:10000元人民币……”

“到美国的单程机票:8000元人民币……”

“购买带到美国的锅碗瓢盆和四季衣物:2000元人民币……”

“爹娘的含辛茹苦:无价……”

在信用卡日渐普及的今日,大概很少有人能够体会王蜀南当年怀揣“巨款”的窘迫和凄然。

信用卡不仅带来现金使用上的便利,也具有临时融资功能:用户可以先使用信用额度进行消费,在信用账单周期到达后再付款。一般信用卡都会提供一个二十天到一个月的信用付款的免费宽限期,如果用户每月在免费宽限期内付清账面余额,就不必支付利息。这样,从刷卡消费到支付信用卡账单,信用卡用户可以得到高达五十天的免费融资。王蜀南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常常靠信用卡进行周转:每月一号发工资先存进银行,每个月的柴米油盐都刷卡购买,下月初再付清信用卡账面余额,这样就可以多得到一些利息。几块美元的利息实在不多,但对于花钱小气的留学生王蜀南来说,它带来的心理愉悦也不算小。

与现金和其他支付方式相比,信用卡的保护功能很强。维萨卡、万事达卡和其他主要几种信用卡都规定,如果个人信用卡丢失被盗,或被他人冒名使用,信用卡用户没有任何经济和法律的责任。一些金卡和白金卡还具有很多的保险功能,比如使用美国万事达白金卡购买飞机票可以免费获得50万-100万美元的飞机失事保险;使用白金卡租车能够免费获得车辆碰撞和被盗保险;使用美国运通蓝色卡购物,可以自动延长产品保修期一倍。每次跟人聊起这些,王蜀南都忘不了讲他在旧金山出车祸的那段奇遇,说他如何靠一张花旗银行万事达白金卡,赔付一辆被自己撞得面目全非的租来的汽车。

如今的北美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信用卡公司不得不一再推出新的优惠。1986年成立的美国发现卡,发明了给信用卡用户以现金回扣,消费者使用发现卡每消费100美元,可得到高达两美元的现金回扣。大通银行和壳牌石油公司联合发行的万事达卡,在壳牌公司加油站加油可以享受3%的回扣。花旗银行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联合发行的运通卡,每一美元消费可以兑现一英里联合航空里程。P8-11

序言

王蜀南站在芝加哥奥海尔机场国际航班A号到达处的等候线外面,手里拿着一张A4号打印纸,上面用蓝色圆珠笔写着一个名字:李小炜。从北京飞来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850次航班的旅客正在出港。A号到达处的海关出口,熙熙攘攘地走出来推着大包小包的中美旅客。相比之下,五号国际航站楼另一侧的B号到达处,从伦敦到芝加哥的英国航空公司295次航班则显得冷冷清清。处在经济危机中的美国,很多航班因为旅客稀少被取消了,而飞中美航线的航班却几乎总是满员。面临全面亏损的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大概只有在中美航线上才可以盈利。

A号到达处的等候线外面,拥挤着前来接机的各种肤色的人群。有像王蜀南一样的华裔,多半是拖家带口地接国内来探亲的父母和亲戚的。王蜀南右边这对中国夫妇抱着小孩,伸着头往海关出口张望:“出来了!出来了!小宝,看见奶奶了吧?”有举着跨国公司标牌的美国公司接待人员。王蜀南左边就有一位摩托罗拉的金发女职员,拿一个“Motorola China Conference”(摩托罗拉中国区会议)的大牌子,热情地招呼着自己公司来自中国的员工。还有穿着制服的豪华车专职司机。王蜀南前面就有位西装笔挺的白人老先生,不苟言笑地把带有Ritz—Carlton(丽思卡尔顿酒店)水印的铜版纸拿在胸前,上面赫然用黑色中文宋体字印着:赵处长。王蜀南暗想:现在从国内来美国的人真是越来越牛了。我们刚来美国的时候,连Ritz—Carlton是个五星级酒店都不知道。

王蜀南对奥海尔国际机场很熟悉。十四年前,他就是在这里踏人美国的。当年怀揣五百美金的王蜀南推着装有自己全部家当——两个大纸箱——的行李车,走出海关,看着这个当时还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有点头晕。美国联航的一位大妈级黑人地勤人员热情地帮他办好行李转运,又指点他到一号航站楼转机到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王蜀南当时还闹了个笑话。黑大妈操着南方乡音的英语告诉王蜀南:“Sir,please take train to Terinal onefor your connection flight.”(先生,你得先坐机场小火车到一号航站楼转机。)王蜀南当时就懵了,新东方俞老师三个月调教出来的托福627分英语马上露了馅,一着急语法时态都混乱了:“Ibuy plane ticket,why do you tell me to take train?”(我买的是飞机票啊,你怎么叫我去坐火车?)这么一闹,差点误了转机。万幸的是,奥海尔机场以航班晚点而著称,而“911”以前的美国机场安检,基本上是走过场。王蜀南到麦迪逊的航班正好晚点,刚好让他及时赶到登机口。“那时候觉得这个机场大得不得了。”奥运期间,王蜀南回了一次北京,在北京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几乎跑断了腿,回到芝加哥以后才发现,奥海尔机场好像缩小了。“过了十几年,这个机场几乎一点没有变,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王蜀南想:“不知道是美国发展太慢,还是美国人的维护工作做得太好了。”

“您是王叔叔吧?”一个声音把王蜀南拉回到了2009年。面前站着一个衣着光鲜、样貌精神的小伙子。“啊,是小炜吧?一路上还顺利吧?”王蜀南赶忙答应。“你行李都在哪里?”“都在这儿了。”王蜀南一看,小伙子就拉一个土黄色带LV符号的小拉杆箱。“我爸说美国东西都挺便宜的,叫我在这边买生活用品。”“也对,这样省事。咱们这边走。”这个李小炜,是王蜀南大学时代铁哥们李博恪的侄儿。小炜家境非常殷实,高中毕业就来美国西北大学读本科。小伙子闯劲很足,不让父母送,非要一个人飞过来。这样,王蜀南就义不容辞地成了美国接待方。王蜀南带着李小炜出了航站楼,上了汽车,开车排队等着出停车场收费站。“这机场怎么这么旧啊?”李小炜问道。“可不是吗,这个机场六十年代就建成了,一直到前几年还都是美国最繁忙的机场。不过美国人的维护工作做得挺好,你看,机场的设施都还不错。”正说着,汽车“咣”地一声开过路上的一个大坑。“嘿嘿,”王蜀南苦笑一声,“芝加哥冬天路上又是铲雪,又是撒盐化冰,好好的路都给搞坏了。自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的各级政府都人不敷出。这不,连路也没有人修了。”“就是,我一路上看着美国的机场真破。美国政府每年借几千亿美元国债,不知道都干什么去了?”李小炜好像对美国的经济很了解。

正说着,车开到了停车场出口。“十六美元。”操着西班牙口音英语的墨西哥裔收费员说。王蜀南费劲地去掏钱包,李小炜递过来一张信用卡:“王叔叔,刷我的卡吧。这是万事达卡,在美国可以通用的。”王蜀南赶忙说:“不用,不用。”连忙掏出一张钞票递给收费员,一边有点惊讶地问:“你都有信用卡了?”“我爸给我办的,是招行的万事达白金卡。我上个月在香港和曼谷都用过,全球通用的。”“你们现在真是比我们来美国的时候强多了。”王蜀南不禁感叹。

十三年前,也是在八月,王蜀南经过三次转机,共二十几个小时的旅程,终于到达了威斯康星州的大学城麦迪逊。来接机的是系里的中国师兄。师兄开一辆十二年“新”的本田雅阁,虽然引擎的声音震耳欲聋,却也让王蜀南敬佩万分:才来美国两年,就买了车。当师兄出停车场付钱时,递上一张小塑料卡片,说了一句“cred∥(信用卡),王蜀南越发觉得自己是个乡巴佬了。在路上,王蜀南攒足勇气,问刚刚才见面的师兄:“你刚才付钱用的是什么东西啊?”“哦,那个是信用卡,维萨卡,全球通用的。”

十三年后的今天,来接机的王蜀南觉得自己还是个乡巴佬:来美国之前,只从报纸上读到过中国银行有个长城卡,工商银行有个牡丹卡。而现在国内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都有白金卡了。现在国内出来的年轻人,信心都很足。不过这也不奇怪。这次美国碰上五十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道琼斯指数从一万四千点掉到六七千点,房地产市场跌得一塌糊涂,一个又一个百年招牌的银行和公司轰然倒下,就业市场里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没有了工作。再看看国内,光是每年百分之七八的保底增长率就让美国人羡慕万分了。

“我叔叔说您是做信用卡的,您对国内的信用卡应该很了解啊。现在我的同学、朋友什么的都有信用卡。您知道,刷卡挺方便的,我们逛街、吃饭、网上购物什么的,都刷卡。而且白金卡还有打折优惠。”李小炜挺健谈,有点他叔叔的样子。谈到老本行,王蜀南就很顺溜了:“看来国内很快就要赶上美国的步伐了。在美国,信用卡是人手七八张,基本上每个商店都收信用卡。不过在美国,信用卡也是问题一大堆。很多人刷卡太多,欠一屁股债。奥巴马前一阵才推出了一个新法律,来保护信用卡用户。”

美国的信用卡的确是个很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美国有一亿四千四百万消费者拥有信用卡,平均每人八张卡。由于信用卡泛滥,很多人过度消费,超过了自己的偿还能力。目前美国的信用卡债务总额已经超过9700亿美元,平均每个信用卡用户家庭欠信用卡债务多达一万多美元。信用卡的欠费和利息已经是很多美国人的沉重负担,而信用卡坏账损失也几乎成为美国仅次于房贷的另一个经济问题。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时候,就把信用卡作为一个竞选议题。现在,奥巴马总统正轰轰烈烈地推动这方面的改革。

李小炜说:“是吗?我知道好几个朋友在国内就是乱刷卡,结果被银行追债呢。银行追债的电话都说得挺难听,其实他们才拿到卡几个月,根本还没有什么信用卡的概念,结果就给套上了。”王蜀南想,中国的发展确实快,就这么几年,信用卡就快普及了。美国信用卡行业市场五六十年的发展,中国大概五六年就能够完成。中国消费者对信用卡的接受速度真是非常之快。不过,美国信用卡的问题,诸如过度信贷消费、坏账、欠款这些问题,好像在中国也有了苗头。美国人使用信用卡已经有了五六十年的历史,尚且有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它而陷人债务陷阱;而在中国,信用卡还是个新鲜事物,如果不了解就盲目地使用,对消费者和银行来说,要交的学费恐怕会有很多。

“对啊,信用卡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复杂。不过对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全然没有概念,就开始猛刷卡,是会出麻烦的。我在美国的信用卡行业干了十几年,要是有机会,我倒是可以给你的朋友们讲一讲信用卡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样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它利用。”

后记

经历了十二个半小时的越洋飞行,王蜀南居然没有什么倦意,甚至还有点兴奋,因为这趟美国联合航空公司851次航班降落的地点,是北京首都机场。王蜀南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十四年前离开北京的情景: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的出境处拥挤得有点像火车站。王蜀南好容易排队办完了出境的一切手续,才发现自己还得拖着随身行李,去挤摆渡巴士,从航站楼一直开到机场另外一边,然后和众多的旅客一起,从舷梯一拥而上,挤上美国联合航空的波音747。十四年前,王蜀南从北京到东京,到芝加哥,一路上,不断有文化冲击。十四年后,王蜀南从芝加哥到北京,从美国回到中国,竟然也是一路不断的反向文化冲击。

王蜀南发现,在美国的中国人,他们的思想和文化理念,常常停留在他们离开中国的那一年。王蜀南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八十年代出国的老留学生。这位前辈是美国NBA芝加哥公牛队的球迷。那时候的公牛队,还在乔丹的带领下霸占着NBA全美总冠军。每次遇到这位老前辈,不管王蜀南愿不愿意,前辈都会向王蜀南传授NBA知识。有一次,前辈向王蜀南解释NBC球队的所有权,一口一个芝加哥公牛队的东家怎样怎样,湖人队的东家又怎样怎样。王蜀南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位仁兄不是要说《半夜鸡叫》里面的地主东家和长工的故事,他要说的是公牛队的老板和湖人队的老板。因为这位前辈出国太早,在他的汉语词汇里,“老板”这个词还局限于资本家和杂货铺业主一类人物。当他要形容NBA球队的产权所有人时,就自然地用上了中国北方农村以前对地主的尊称。

王蜀南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也定格在九十年代了呢?这次王蜀南回国,让自己在北京上大学的小侄女倩倩给定一个酒店。回国之前,王蜀南在电话上告诉小侄女:“喂,是倩倩吧,这次叔叔回来,你先帮我定一个旅馆好不好?”王蜀南还没有说完,电话那边的小女生就格格地笑:“叔叔,你不是要找海淀黄庄那种地下室小旅馆吧?您回来好歹也得住个星级酒店吧?”在王蜀南的汉语词汇里,“酒店”和“旅馆”是同一个东西,在英语里都叫:hotel。在王蜀南记忆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汉语中,“酒店”的定义是餐饮企业,而在如今的北京,“酒店”和“旅馆”虽然都是指提供旅客短期住宿的地方,然而,它们却不是同一类人居住的地方。经过小侄女的仔细解释,王蜀才知道,虽然一些海归在“海待”的过程中,也和其他北漂人员一样,在北京的形形色色的地下室小旅馆里吃盒饭熬日子,但像自己这样的美国高管,在北京应该定位为高端海归,该住酒店,而不是旅馆。听完小侄女的解释,王蜀南觉得自己好像有从乡下进城的感觉。

“各位驴客,我们即将降落被京国际机场……”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空中大婶”的变调汉语,把王蜀南从回忆中拉回来。这是王蜀南第二次从北京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人关。这次王蜀南有了经验,特意穿了一双合脚的新百伦运动鞋: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实在太大了。上次王蜀南回来的时候,深知国内讲究衣着。虽然别人不一定会以貌取人,但最好还是不要给别人以貌取人的机会。众多美籍华人回到中国,都会作衣锦还乡状。王蜀南虽然还是华籍美人(怀揣中国护照外加美国绿卡),但是为了打破留美学人穿着土气的偏见,维护众海归们的光荣形象,还是有意打扮了一番。王蜀南读过小资经典——保罗·福塞的《格调》,知道一个男人的鞋最能暴露他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王蜀南把自己平时在面试工作时穿的哈特·马克斯西装装进了行李箱,临行前又特意买了一双凯尼斯·柯尔西装皮鞋。哪知道到北京下了飞机,出了机舱,走出甬道,迎面看见一个牌子:“从此处到行李提取处,步行15分钟。”之后的十五分钟,王蜀南对北京机场这个世界第一大航站楼,有了直观的认识:穿着新鞋的王蜀南走得脚快起了泡!

有了前车之鉴的王蜀南这次特意穿上了运动鞋。虽然在机场航站楼里走路的时间也很长,但是人关的效率却很高。王蜀南享受了中国公民人关的优惠,很快办理了入境手续,提取了行李。王蜀南推着行李,刚刚出了海关,就听见老同学李博恪的声音:“嘿,这儿呢!”王蜀南看见李博恪站在接机的人群里,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西装,大概是胡戈·波士牌的,显得与众不同。不过这次见到的李博恪,比上次还要低调点。上次回国的时候,李博恪被一群下属、秘书和司机簇拥着。女秘书一上来就用牛津英语介绍:“This is our CEO,Blog Lee……”弄得王蜀南反应了半天,才把博恪·李首席执行官和大学睡自己上铺的那位兄弟联系起来。王蜀南大步过去,和老朋友握手,不忘调侃他几句:“哥们,你这一身黑西装,要是放新宿去,人家肯定以为是混暴力团的。”李博恪哈哈一笑:“我这也是没办法。前一阵换了辆宝马750Li,结果我开车出去,因为我平时穿衣服太随便,人家老以为我是司机。每次到外面去见客户,人家都直奔后座去开门,把我给撂一边了。这不,现在就改穿波士西装了,好歹不会被人当成司机。”王蜀南笑道:“都怪你发财太早。人没有见过这么年轻的老总,老是想到后座上去搀扶个把超重的老头儿什么的。”

李博恪的宝马750Li确实平稳安静,王蜀南坐在里面,顿时与高速路上嘈杂喧嚣的车流隔绝开来。不过,在北京拥堵的车流中,王蜀南还没有机会体会宝马750Li那浑厚的马力和惊人的加速度。然而,和老朋友一起聊天,堵车也不觉得烦躁。李博恪说:“想想你们当年到美国去,像是土老帽进城去见世面。你现在回北京了,我可得带你在北京见见世面。我常常在中美之间跑,发现凡是美国有的,我们都有;美国没有的,我们也有。”

王蜀南答到:“可不是吗,以前从北京到芝加哥,觉得美国的什么东西都大一号。现在可好了,北京建设得比美国还大一个数量级,现在郊区都搞到河北去了。赶明儿,还不得和天津合并了。”

李博恪问:“你还在那家美国信用卡公司?干嘛不回来干啊?现在在北京大伙儿都使信用卡了。”

“哈哈,这个也得要看有什么机会吧。”王蜀南打个哈哈,回避着要不要海归的I司题。

李博恪道:“给你看看我的招行白金卡。就是你们说的Platinum卡。20万的信用透支额度。”

说到信用卡,王蜀南有了兴趣:“我听说国内的信用卡都是要年费的。你这个年费是多少啊?”

“这个啊,本来要3 600元的年费,我这个免年费。”

“真的?”王蜀南惊异道,难道中国的信用卡公司也开始像美国信用卡公司一样,因为竞争,不得不向消费者让利了?

李博恪说:“在招行存款50万以上的就可以免年费。”

原来免费的白金卡不是人人可以拿到的,不像美国的花旗白金卡,王蜀南在读研究生上学的时候就有了两张,拿国内的标准,那应该改叫花旗白菜卡。“看来这个白金卡在国内还真是个身份的象征啊。”王蜀南感叹道。  李博恪不屑地说:“不会吧?现在只要月收入几万的人,都可以申请到白金卡。你还记得我们班的老卢吧?就是我们班同学中最有钱的那位。人家现在用的是无限卡,根本没有信用额度限制,想透支多少就透支多少。”

“那不是和美国运通的黑卡差不多了?就是那个007用的信用卡。”

“对啊,这个无限卡不是人人可以申请的,要招行对贵宾专门邀请才行。每年一万块年费。不过我们卢总可不用交年费。”

“难道老卢在招行也有关系?”

“不是,要是你在招行有理财项目超过500N,人家照样可以免年费。赶明儿咱也去申请一个。”

王蜀南笑道:“那可是你们高尚成功人士的东东,我们美国郊区菜农可玩不起。”

宝马750Li在看不见头尾的车流中缓缓行驶着,经过一片高技术开发区。路两边是望不到边的楼群。李博恪指着外面一家接一家的公司,说:“蜀南,你记得这一片地方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这里还是海淀郊区的一片菜地。我们曾经经过这里,从北大骑自行车到昌平十三陵去玩。”王蜀南看着余晖中的车流和一栋栋玻璃外墙的公司总部,怎么也想不起曾经骑自行车经过的菜地是什么样子了。忽然间,王蜀南想到,这片五环外的开发区,十几年前也和中国的信用卡一样,一片空白。才过了十几年,自己已经根本认不出当年的样子了。不知道十年以后,这片生机蓬勃的开发区会是怎样?中国的信用卡业又会是怎样?

宝马750Li在黄昏中汇人看不见头尾的车队,慢慢消失在一片红色尾灯的洪流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刷卡(信用帝国亲历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73882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2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45:16